王婷婷
摘 要:2014年《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指出要“建立中小學學生藝術素質評價制度”,將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重新審視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目標定位,進一步明確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探索出一套合適的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機制和方式方法,積極推動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音樂教育;素質評價;目標定位;途徑方法
一、從“選人”到“育人”,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目標定位
音樂素質教育評價旨在改進在既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藝術與人文”的某種缺失,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來提高其社會競爭力。在音樂素質教育評價中,無論是音樂教育工作者還是管理者,都必須以“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而不是進行統(tǒng)一化的教育。音樂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素養(yǎng),它需要教師具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而作為后天培養(yǎng)的“素質”,它還需要教師具有一種育人的使命與情懷。因此,測評應該是督促學生學習音樂的方式而不是衡量音樂素養(yǎng)的尺子。
二、從“發(fā)現(xiàn)”到“發(fā)展”,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目的意義
1.以評促教,提升整體水平
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主要方式,一是學習性測評;二是學科性測評;三是發(fā)展性測評。將測評結果運用于教育教學管理,可以讓教師改進教育教學行為,對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以評為導,落實教學本體
以測評的內容和形式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讓教師主動關注每一名學生,可促使音樂學科學習全面發(fā)展。
3.回歸本義,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
使“義務教育階段藝術素質測評”回歸教育的本義,最終使測評達到促進學生、社會、國家等音樂素養(yǎng)整體提高的目的。
三、從“單一”到“多維”,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途徑方法
1.多維視角,讓評價內容全面化
教師對音樂素質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要重視其學科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既要重視音樂知識能力,也要重視其學習的熱情度和參與度;既要重視校園音樂學習生活,也要關注學生以各種形式參與社會文藝活動的情況。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考核評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實踐,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2.多方參與,讓評價主體多元化
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展示自我的機會,然后再通過評價,使學生認識自我、教育自我,促進學生進步,充分體現(xiàn)評價的促進作用和激勵作用。其次是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斗志,提高學習效率。再次是家長評價,家長評價最為中肯,對孩子的促進作用不可低估。學校要積極組織家長參與評價,發(fā)揮家長評價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評價的主體,是學生自評和互評角色的組織者,是與家長的溝通者。教師是評價主體多元化的核心,要發(fā)揮其在評價中的積極作用。
3.量性結合,讓評價方法多樣化
評價方法還包括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評價時應把握“日常性評價是階段性評價的基礎、階段性評價是終結性評價基礎”的原則。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一個學年或某門課程在某個學段結束時的學習情況的評價。其目的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質量做出總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既要對學生有一個較為客觀、公正的形成性評價,也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一個引導、激勵的作用。
四、從“統(tǒng)一”到“分層”,音樂素質教育評價的實踐操作
不同的學校因音樂教學條件、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情況,以及專職師資的配備情況和社會環(huán)境不同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評價效果。就學校而言大體可以分成三種不同類型的學校。
第一,教學條件較好、重視音樂學科等各學科均衡發(fā)展的學校,可以采用綜合評價方式:學生課堂學習中的形成性評價;期末或階段性的聽賞、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評價;學生自評;同學、家長的他評等。
第二,教學條件相對薄弱、學校管理相對滯后的學校,可以采用期末的演唱考試、以樂理知識考試為主,也可兼有一些器樂的演奏考試評價。評價的結果主要反映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對學生學習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情況做適當?shù)脑u價。
第三,教學條件薄弱的學校,這些學校主要為集中在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學校,學校專業(yè)教師配備不齊,相關人士不重視音樂教學。
總之,做好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評價工作對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將起到關鍵的作用,各類學校應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制定評價制度,建構評價系統(tǒng),并有效地推進和實施,以不斷促進學校音樂課程的建設,推動音樂教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重啟音樂教育的“育人引擎”。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知識教學”辨[J].教育探究,2007(9).
[2]繆斐言.音樂課程實施:評價建議[J].中國音樂教育,2003(5):10.
[3]趙秀芝.音樂教育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探究[J].中國音樂教育,2003(11):3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