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小學素質教育主要以德、智、體、美方面的提升為標準,實現(xiàn)小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提升其綜合素質。美術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意義分析
美術教學的改革不僅強調了要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為基礎,同樣也強調了藝術審美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要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師首先就要從審美感受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兩方面著重入手。審美感受的能力就是學生在欣賞一項事物的時候可以通過自身的審美思維產生一種內心感受,當學生可以對一項事物產生一種內在和外在的情感認知就能逐漸轉化為審美的感受能力。其次,所謂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就是學生在進行審美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主觀意識和行為,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思維模式和想象力去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梢哉f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能夠讓學生的藝術個性得到全面的釋放,同時也有利于他們對社會形成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2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2.1培養(yǎng)方式單一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技巧,對于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一些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手段較為單一。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缺乏有效的引導方式,教學手段較為單調,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阻礙了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2.2教學理念陳舊
部分美術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偏差,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不利于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受以往美術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仍在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過于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技巧,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轉變教學觀念,深入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
3.1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
現(xiàn)階段,一些小學生對于美術不感興趣,審美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教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美術教師可以從視覺方面入手。藝術源于生活,教師可以收集生活中的物品給學生欣賞。如,在人教版《五彩的煙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煙花的視頻,邀請學生一起討論、分析,然后讓學生完成相關的美術作品。之后,學生可以相互評價對方的作品。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于審美的興趣。
3.2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相結合
藝術源于生活,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作品主要是生活中事物的寫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加強學生對于美的事物的真實感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生活實際與理論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審美的真實感受。如,在《豐富多彩的玩具》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玩具,并讓學生描述玩具的顏色、外形等方面,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玩具,并與課堂中教師展示的玩具進行對比,然后分小組展開創(chuàng)作。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又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通過不同課程的特點去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4.1通過美術鑒賞課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欣賞課在整個教材當中處于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而教師就可以通過美術欣賞課去加強學生的審美體驗。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及學校的教學資源去帶領學生去欣賞一些知名、優(yōu)秀、容易產生共鳴的藝術作品,教師還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與學生加強交流與互動。再次,教師也可以自己從網絡收集一些更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美術作品,這樣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也容易與學生的內心產生共鳴,為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4.2通過設計課程去豐富學生的審美意識。
隨著近兩年新課改的不斷改革,美術教學中也呈現(xiàn)出了一些美術設計類的課程,這個課程對于學生而言也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展開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向學生展示一些比較好的設計作品,并告訴他們設計作品當中所呈現(xiàn)的藝術價值,再告訴他們如何選擇設計材料以及如何搭配不同的色彩,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就可以去收集材料了。
4.3在素描繪畫課中去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當中,繪畫課程是整個美術教學體系當中的重要核心,它是對學生的繪畫技能所進行的一項重要訓練,通過繪畫課程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最適合不過的。教師在展開繪畫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在學生進行繪畫的時候對他們進行一些指導,可以是美術技能方面的指導,也可以是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的指導。例如在講臨摹課的時候,教師首先就要對臨摹作品的特點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像線條的粗細、事物的整體結構和藝術特點都是要通過仔細觀察和分析之后才能去創(chuàng)作的,例如梵高的作品特點就是色彩和線條表達的非常直觀,學生不僅要去理解和分析畫者的作品藝術表達特點,也要深刻體會繪畫者在創(chuàng)作這個作品時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樣一來,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會慢慢提高,且美術綜合素養(yǎng)也會隨之提高。
5結語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美術教師肩負的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以理論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卿毅.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6(18):146.
[2]包玉榮.探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才智,2016(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