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陽
摘要:馬克思提出的幸福理論揭露出資本主義社會剝削人的實質,他表明應根據(jù)勞動獲取幸福,不僅有利于勞動者的個人幸福,而且有利于社會文明的發(fā)展。
關鍵詞:勞動 幸福論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233-02
一、馬克思勞動幸福論的主要內容
(一)勞動獲得幸福
人類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幸福,這是不可否認的。首先,幸福是客觀的,它不是憑空捏造、無中生有的,也不是無法理解、虛無縹緲的事物,而是人類在實際生活里憑借勞動獲取的真實的事物,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有著至關重要作用的事物,是人生一種圓滿狀態(tài)的體現(xiàn);其次,源自幸福的主體性,幸福是人的內心體驗,而要達到這種幸福的感覺就必須通過勞動,因此,幸福是通過人類自由自覺的勞動實踐產生的。在勞動里,人類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不僅締造了龐大的物質財富,還產生了輝煌絢麗的精神文明。
(二)異化勞動引發(fā)不幸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引起了人類的幸福缺失,其中這種幸福缺失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私有制。他指出,勞動者在這種異化世界中生存,不僅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就連自身的幸福也要聽從于他人,異化就是勞動者幸福缺失的關鍵因素。馬克思在闡明這些問題的同時,更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的剝削實質。他表明在表面上勞動是由勞動者作出的,但先決條件應該是勞動者自由地占有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事實卻是資本家掌握支配著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無產階級勞動者只有追隨聽命于資本家,作為其生產工具的一部分。勞動者得到的收入也僅夠其勉強維持生存罷了,如果勞動者出現(xiàn)任何狀況,沒有可供剝削的剩余價值的時候,資本家就會把勞動者看成生產廢料,毫無感情地丟掉他們。
(三)尋求人們的現(xiàn)實幸福
馬克思的勞動幸福論是引導人們謀求現(xiàn)實幸福的理論,提倡的是眼前的、今生的幸福生活,而不是探尋來生的幸福。他指出,每個人的幸福都必須放眼腳下,立足實際,才會有真實的、真正的幸福。
(1)個體幸?!,F(xiàn)實幸福最初就顯現(xiàn)在每個個體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努力。每個個體都不僅努力尋求著物質幸福,對精神幸福也有著強烈的渴望,而這兩種幸福都必須通過每個個體踏踏實實、實事求是的勞動來換取。也就是說勞動才是個體尋求幸福的正確道路,個體在勞動中保證了物質精神條件,進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馬克思高度贊揚了個人幸福,他指出每個個體都具有尋求幸福的權利,是發(fā)展的正常表現(xiàn),是人類的至善追求,只有個體有了幸福,社會才是進步向前發(fā)展的。馬克思強調了個體幸福的重要地位,個體獲得了幸福,就會有利于自身的發(fā)展與進步,有利于自身良好品格的形成,有利于整個社會的進步與和諧。
(2)個體幸福與階級幸福。馬克思在充分肯定個體幸福的同時,也強烈反對把個體幸??闯扇松闹辽献非螅@種情形的實質就是利己主義,而馬克思提倡追求的是全體無產階級者的幸福。全體無產階級的幸福是每個人實現(xiàn)自身幸福的牢固基礎和堅實后盾,如果無產階級的幸福無法實現(xiàn),個體的幸福也無法得到有效的維持與保護。因為人生存在社會之中,人的活動隨時隨地處在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之中,因此,個體幸福是有先決條件的,必須以社會生活中個體與他人的聯(lián)系作為保障。
個體要通過階級獲取自身的幸福,階級是每個個體的實現(xiàn)條件。馬克思認為,勞動只是無產階級勞動者實現(xiàn)幸福的重要途徑之一,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階級基礎。他強調全體無產階級必須團結一致,擺脫資產階級的束縛,只有這樣才會遠離被壓榨的生活,實現(xiàn)真正的幸福。因此,換言之,階級幸福不僅是個體獲取幸福的條件和保證,也是無產階級通向解放路途的體現(xiàn)。
(3)階級幸福與人類幸福。馬克思的勞動幸福論并不是只看到無產階級的幸福,而是在無產階級的基礎上繼續(xù)向前,邁向全人類幸福的高度上。他指出無產階級必須讓全人類都獲得幸福,才可以實現(xiàn)和獲得無產階級的幸福。從這一點看,馬克思的勞動幸福論突破了階級觀念,探尋的是整個世界所有人的幸福。無產階級既要全心全意為自身的幸福而奮斗,更要全心全意地為實現(xiàn)全世界人們的幸福而奮斗,這也是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這也和馬克思的另一處觀點相對應,無產階級的解放必須首先是全世界所有人的解放,只有達到全世界人們的解放,無產階級才能真正解放,所以個體獲取幸福的前提就一定要實現(xiàn)社會幸福。
馬克思一生都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前行,不斷探索解放全世界人民的真理,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必須讓全人類都獲得解放,才可以實現(xiàn)和獲得無產階級自身的解放,這是馬、恩立足于無產階級解放事業(yè)的實踐的理論成果,體現(xiàn)了蓬勃的生命力。
二、馬克思勞動幸福論的當代價值
無論我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還是我們是否認同,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在不斷追尋著幸福。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出,幸福觀不只是和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密切聯(lián)系,還和我們的勞動觀緊密相連??梢赃@么說,科學的幸福觀需要以科學的勞動觀為根本,科學幸福觀的首要條件即人們應該持有科學、正確、良好的勞動觀,因此要求國家與社會大力倡導群眾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和幸福觀。這種環(huán)境下,馬克思的勞動幸福論有著十分豐富的理論內容和當代價值。
(一)弘揚勞動幸福,引領人們的價值追求
大力弘揚勞動幸福論,可以幫助人民群眾樹立科學的勞動觀與幸福觀。人民群眾在這種可以表明人的本質的工作實踐中,為達到自身的夢想、為“中國夢”的形成筑造了牢固的物質根基和可靠的力量源泉?!爸袊鴫簟苯^不是口號,也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它是我們國家和政府為人民群眾打造的美好生活的宏偉規(guī)劃,通過大力形成有利條件,給老百姓搭建各種能夠達成夢想的平臺,是立足于社會的實際情況考量,是絕對能夠成真的夢想。但是這些所有夢想的達成都必須靠勞動來實現(xiàn),只有具備良好的勞動前提,構建健康的勞動氛圍,筑造達成夢想的勞動平臺,才會促使廣大勞動者廣泛施展勞動才能,在推動中國夢的道路上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
(二)展現(xiàn)勞動價值,維護人們的勞動尊嚴
國家、社會、人民應推崇勞動是偉大的、是驕傲的、是美好的、是高尚的科學勞動理念,如果社會能夠打造出健康的勞動環(huán)境與勞動氛圍,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喚起勞動者的勞動能量,喚起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就能夠有效地凸顯勞動的社會價值,有利于中國夢的盡快實現(xiàn)。
全社會必須大力筑造推崇勞動,能表明勞動價值,保障勞動尊嚴的整體環(huán)境?,F(xiàn)如今社會上還存在許多勞動異化的情況,以及唯金錢是從、行享樂之道、揮霍浪費的現(xiàn)象。這些年里,國家一再提出勞動人民有尊嚴的勞動的觀點與措施,最真實地體現(xiàn)了社會群眾的想法。社會要想進步,走向長遠,群眾必須有科學的勞動觀、幸福觀,社會更應該解放勞動,形成尊崇勞動的良好氛圍。勞動幸福論在社會上的實踐,為個人通向幸福奠定了基礎,為全體社會的向前推進作出了保障。
(三)提高勞動待遇,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
實踐勞動幸福論,應該有效提升勞動人民的報酬,培養(yǎng)勞動人民的勞動幸福感與自豪感,讓崇尚勞動、有尊嚴的勞動的社會氛圍有效形成,這對于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對于筑造美好的社會未來有著無可替代的現(xiàn)實意義。生活在社會中的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是筑造“中國夢”的主力軍,是最重要的力量,勞動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中國夢”最本質的追求。
(四)完善勞動制度,打造人們的幸福中國
勞動人民是勞動的主體力量,給勞動人民形成一個健康和諧的勞動氛圍,保障勞動人民的合理訴求,是首要且必須滿足的前提標準。只有形成合理的勞動制度,給勞動人民應得的尊敬與待遇,勞動人民才會充分發(fā)揮其本領才能,才會真正地實現(xiàn)國家富強。因此,政府需要積極完善相關勞動制度,監(jiān)督有關部門落實情況,為保障勞動人民的合理訴求與合法權益作出成績。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