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瑱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使用以人為本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通過合理應用教材中的圖片、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整理教學語言三個方面對教學策略進行總結,并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提高學習興趣,了解教學內(nèi)容,具備一定的法治能力,希望為關注這一話題的小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故事教學法;課堂教學
隨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應用,其教材內(nèi)容相比過去的內(nèi)容更加廣泛,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難以使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教學。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使用故事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提高法律意識,并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成為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現(xiàn)狀影響教學效果:第一,由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較為枯燥,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還將自身作為教學主體,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而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帶領學生觀看相關視頻,但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下載視頻內(nèi)容,學生沒有通過視頻了解教師想要傳遞的信息,影響教學效率。第三,一些教師在使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沒有將故事帶入實際生活中,導致學生只是理解部分教學內(nèi)容,沒有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主義價值觀的目標。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故事教學法的策略
(一)合理應用教材中的圖片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故事教學法時,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教材中的圖片進行教學,進而能夠達到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教學目標,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由于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具有豐富的圖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使用教材中的圖片,例如:在學習《路上的溫暖》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下雨天姥姥接我放學”的圖片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通過這一附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這時,一些學生會說道:“下雨天,我沒有帶傘,但姥姥只帶了一把傘,她怕我淋雨就把傘向我這邊傾斜,我說,姥姥,我們一起打傘,你別淋到雨?!敝蠼處熆梢韵蜿P心家人的方向引導,使學生能夠?qū)W會感恩[1]。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并通過圖片進行組內(nèi)編故事,例如:在學習《我是小學生啦》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書中描繪的上學圖片進行組內(nèi)編故事,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
(二)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故事教學法時,教師可以使用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在學習《我認識您了》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拜師的教學情景,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古代拜師的情景,并為學生準備古代服裝,模仿古代拜師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這樣過程中,了解傳統(tǒng)文化,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童話故事的情景中,例如:在學習自我保護模塊時,教師可以設計童話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用夸張的表情說:“同學們,你們最近有沒有聽到過奇怪的聲音?奇怪的聲音中,有一個是陸地妖怪,一個是壞人妖怪。當你們在馬路中跑時,陸地妖怪會在馬路中變出一塊大石頭,將小朋友絆倒。壞人妖怪能夠讀懂小朋友的內(nèi)心,用好吃的糖果把小朋友騙走,小朋友就再也找不到媽媽了?!敝蠼處熆梢韵?qū)W生提出問題:如果你遇到這兩個妖怪,你會怎么做呢?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能夠積極討論這一內(nèi)容,使學生懂得不能被身邊事物誘導的道理。
(三)整理教學語言
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使用有趣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小學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活潑的語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為學生講故事時,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改變聲音,并增添一些肢體動作,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課堂教學時間較短,所以,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教學內(nèi)容,詳細講解教學重點內(nèi)容,進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集中注意力,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使用故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將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另外,教師還需要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融入故事情景中,使學生了解中華文化。
參考文獻:
[1]崔家靜,崔梅花.小學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研究:與舊版《品德與生活》比較[J].才智,2017(36):1.
[2]桑麗虹.小學低段道德與法治非紙筆測試的改進思考:基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的實踐[J].中小學德育,2017(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