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要求的落實,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也發(fā)生了一些改變,由以往的應試教育重點向英語素質提高的方向發(fā)展,文學閱讀教學也重新得到了重視?;诖耍疚难芯苛烁咧杏⒄Z文學閱讀的現狀,并提出了幾點閱讀教學方法,以供高中英語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 英語 文學閱讀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092-02
閱讀是高中英語教育和考察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屬于基礎性的英語技能之一,而英語文學是以語言為工具反映社會行為和客觀現實的藝術形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和閱讀能力。還能夠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分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悟不同語言形式帶來的美感。
一、英語文學閱讀的教學情況
全球經貿和政治活動聯(lián)系的加強,使得英語學習的重要程度進一步地提高,受到了學校和學生的重視,也關系到高考成績的高低,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其一,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學重點往往是圍繞教材的文章和相關的練習習題為主,忽視了將富含文學氣息的課程資源引入閱讀教學中,影響了教學效率和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其二,文學閱讀教學材料較少。從語言的實質來看,與文學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簡單來說文學是語言的升華,語言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但高中文學閱讀的教學情況明顯存在較大的問題,文學材料的選擇和數量上嚴重不足。此外,教學模式、方法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形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1]。
二、英語文學閱讀的高中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是一項綜合性較高的英語學習部分,涉及到了句型、語法、詞匯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只依靠單一的習題練習,對成績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顯,而文學教學的引入恰好可以滿足閱讀教學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要求,具體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尋找文學切入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重點的教學部分,教材中的文本更是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主要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學現象。高中英語教材的內容多是以每課一主題的形式選擇,涵蓋了中西方各層面的內容,文學作品的選用更是十分多,教師可以從文中的某個文化現象推及開來,將其他的知識點引進課堂。在進行文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文本的難度,最好與課文的連接,并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和需求對文本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體裁和種類上也要盡可能的豐富。
例如,高中英語教材中的“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這一課,內容上就是馬克吐溫的作品《百萬英鎊》的節(jié)選,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文章中重點的句型為切入點,如“Thats why weve given you the letter.”引導學生聯(lián)想事件的前后原因,之后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的內容。在完成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對文本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如“A small clerk went out to sea, unfortunately lost his way. He was saved by the ship and came to London…”。通過對這一課程的文學講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還能夠發(fā)散學生思維,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或者在講解閱讀材料中的“Shakespeare often used fools in his plays as vehicles for wisdom and telling truth.”這個句子時,可以就莎士比亞所處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背景和生平經歷、作品進行講解,并且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莎士比亞的相關作品知識[2]。
(二)改變英語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閱讀教學的難度和枯燥程度都比較高,即使引進文學閱讀也沒有改變這一問題,甚至會因文本選擇的難度高而加劇學生興趣不高的問題程度。所以,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進而提高學生參與文學閱讀課堂的積極性。
一方面,討論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傳統(tǒng)的英語文學閱讀教學是以學生閱讀、教師講解、習題練習的模式進行,過于重視書面習題和語法等內容,忽視了英語學科的實踐性,嚴重地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效率。對于這一現象,討論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英語思維僵化的問題,促進文學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針對文學材料中的重點語句和句型進行討論,并按照不同的文學作品長度分別開展,如短篇作品就可以將其作為家庭作業(yè)或可課上學生自主討論的材料,并要求學生對主要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而篇幅較長的作品大多是對某一部分進行截取,就需要教師將中心思想、作者信息、背景等內容簡要地概述,讓學生對文本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對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和討論。
另一方面,采用表演教學模式。高中生的思維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自主意識較強,對文學閱讀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差別,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對作品的獨到見解,并且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了解的閱讀作品進行改變和表演,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以及提高知識點的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閱讀是教學和考試的重點,需要教師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采用教學效果更好的文學閱讀教學方法,通過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等對策,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華.如何利用英美文學教學提高高校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5(28):158-160.
[2]劉琪雯.挖掘作者情感,享受文學之美——淺談如何提高文學作品類閱讀理解的解題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89.
作者簡介:
楊笑春(1970.6-),女,甘肅臨潭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