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沉
摘 要:韓少功的小說《爸爸爸》以一種寓言和象征的方式,通過描寫一個原始部落雞頭寨的歷史變遷,展示了一種封閉、凝滯、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態(tài)。小說以巫楚文化的地理條件為背景,具有濃郁的神秘色彩。
關(guān)鍵詞:韓少功;《爸爸爸》;尋根文學;巫楚文化
韓少功,一個高呼“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則葉難茂”的現(xiàn)當代文壇的領(lǐng)軍人物,一個執(zhí)著于湘文學、巫楚文化的地道的民族文化的守護神,他透視著巫楚文化的博大精深、腐朽墮落,仰望歷史文化星空,面向世界文藝大海,哀痛著、堅守著、書寫著巫楚之地的湘民族史,湘文化根。
一、《爸爸爸》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一)“尋根”思潮的興起
尋根文學在中國文壇興起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皩じ弊鳛椤皩じ膶W”的標志,在中國最早由韓少功提出來的?!皩じ彼汲钡膭?chuàng)作起因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與當時全世界的文化熱潮不可分離。中國經(jīng)歷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毀滅性沖擊,在很大的程度上必定造成了文化的斷裂。且不說中國此時社會問題造就的文化斷裂要求對之的接續(xù),世界的文化發(fā)展潮流,魔幻現(xiàn)實主義等外來文學傳入中國,也一定會影響到我國的文化建設,和影響我國的文化創(chuàng)作對文化問題的重視。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涌入中國,中國的翻譯家與評論家的大量介紹也促進了尋根文學的誕生。而且,從產(chǎn)生文學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離開了文化的文學,也沒有離開了文學的文化。
其次,與文學的自身發(fā)展也有著很緊密的聯(lián)系?!拔膶W‘尋根是‘傷痕、‘反思乃至‘改革文學歷史演進的必然?!毙聲r期的“傷痕文學”與“改革文學”雖然與“文革”時期的文學有了質(zhì)的飛躍,但還糾纏于個人的思想、政治路線斗爭等政治話語模式,所以無法適應于改革開放的現(xiàn)實,也難以融入世界文學中來。人們對中國社會諸多問題和文學自身諸問題的疑慮和追問,必定要引向?qū)Α膶ふ遗c小說文體的重塑。于是,一些作家就清醒地認識到要與世界接軌,就應主動善于吸收國外的先進文化,如拉美文學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
因此,當一些作家在自身的創(chuàng)作中提到了某些有關(guān)文化文學問題時候,如韓少功發(fā)表《文學的根》開始“文學的根”的理論探討,一場文學上的“尋根”思潮在中國的文壇上蔓延開來。
(二)受到傳統(tǒng)的巫楚文化影響
巫楚文化是以江漢區(qū)域為中心,在原始宗教、巫術(shù)、神話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支由楚人創(chuàng)造的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地域文化。巫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崇神、信巫、畏鬼。在古人的心中,他們認為祖先和天是能夠給人施以禍福的,他們崇拜祖先,畏忌天地的神秘力量,天和祖先就成了他們崇拜的對象。為了表示對天和祖先的尊重,通常會采取祭祀和巫術(shù)占卜通靈的方式來求平安或者占卜大兇大吉。
在巫楚文化的圖騰崇拜中,最常見的就是鳳的圖騰。因為在古人看來,鳳凰是高貴的象征,鳳凰的性格高潔,喝的必須是早晨的露水,吃的要是嫩竹,必須睡在千年的梧桐樹上,一切不愿意將就。更有傳說,鳳凰每次死的時候,身上都會燃起大火,鳳凰就會在大火中獲得重生,于是便應了“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說法。
自然崇拜,天人合一也是巫楚文化所提倡的,他們堅信萬物有靈。這不僅是一種思想,也是當時人們的一種狀態(tài)。在中華悠久的文化史上,巫楚文化在大部分時候是作為一種自然形態(tài)的文化遺傳,始終處于社會文化的最底層,大多數(shù)靠人們口耳相傳得以繼承。
二、體現(xiàn)在《爸爸爸》中的巫楚文化
韓少功以《爸爸爸》這部小說蜚聲文壇。小說描繪了一個原始村寨——雞頭寨的歷史變遷,把一種具有遠古意識、初民思想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作者站在現(xiàn)代意識的角度,揭示了封閉、愚昧落后的文化形態(tài),展現(xiàn)了民族文化形態(tài)中理性的迷失,體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主體批判精神。
(一)塑造了巫性的人物形象
《爸爸爸》中塑造的白癡式的“丙崽”這一形象是來自楚地民間的,是楚地民間巫性的寫照,具有強烈的巫性文化特征,其特征包括以下兩點。
一是民間語言的運用。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形象奇特,自身就擁有了巫楚文化的特征。他只會說兩句話:“爸爸”和“X 媽媽”,前者是尊稱也是這篇小說的題目,后者是民間低俗口頭語?!斑@個只會說兩句話的白癡是中國式兩極思維的一個象征,肯定一個事物必定否定它的對立存在,這是一種典型的巫性思維?!?/p>
二是民間教育的體現(xiàn)。幾千年來的巫性文化傳統(tǒng)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中罪惡而又頑固的流傳。丙崽的母親,一個接生婆這樣來教導丙崽:“你這個奶崽,往后有什么用?。?你不聽話啰,你教不變啰,吃飯吃的多,又不學好樣啰。養(yǎng)你還不如養(yǎng)條狗,狗還可以守屋。養(yǎng)你還不如養(yǎng)頭豬,豬還可以殺肉咧。呵呵呵,你這個奶崽,有什么用呀,睚眥大的用也沒有,長了個雞雞,往后哪個媳婦愿意上門啰? …… ”在丙崽母親的話語里,我們可以看出很大程度的受到了巫性文化的影響。
(二)具有巫楚特征的圖騰和信仰
1.尊鳳
楚地先民以“鳳”為圖騰,認為鳳是可以為人指點迷津的靈鳥。流傳在湖北大洪山區(qū)的《善歌鑼鼓》的神話體系中,佛祖住在西方,昆侖山在東方,鳳凰則充當了來往于東西方之間的天使。
《爸爸爸》中,在雞頭寨人歌唱他們祖先的古歌中,刑天的后代一路向西山遷徙是以鳳凰為前導的。雞頭寨人用丙崽占卜時,丙崽的手指向的是祠堂一個尖尖的檐角,它“像一只傷痕累累的老鳳,拖著長長的大翼,凝望著天空?!薄伴芙谴_實沒有什么奇怪,象傷痕累累的一只老鳳。瓦是寨子里燒的,用山里的樹,山里的泥,燒出這鳳的羽毛?!弊髡甙凳?,雞頭寨整個部族遺失了尊鳳的傳統(tǒng),也就失去了擁有一個美好未來的可能。能夠為他們指點迷津的鳳凰因為人們的遺忘而傷痕累累,它不再是傳說中的神鳥,而變?yōu)槠掌胀ㄍ?、自顧不暇的凡鳥。“雞頭寨”這個取名似乎也暗示這個曾經(jīng)以鳳為圖騰的部族的黯淡前景。作者通過丙崽的順手一指,暗示了雞頭寨如果想恢復先祖的光芒與榮耀,那么他們就必須重新以鳳凰為靈鳥,鳳在這里具有明顯的符號學特征,它象征著雞頭寨人的“根”,也象征著中國曾經(jīng)燦爛絢麗的楚文化。
2.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是民眾生活中自發(fā)地對超自然力和自然物的信奉與膜拜,是一種民眾世界觀和宇宙觀的象征體系。它也括原始宗教在民間的遺存、制度宗教在民間的滲透、民間俗信和迷信?!薄栋职职帧分械拿耖g信仰種類繁多,有巫術(shù)信仰、動植物崇拜等各個類別。
在對物的崇拜上,有著很多的體現(xiàn)。人們認為稻谷有谷神,直接決定收成的好壞;人染了挑生蟲的蟲毒,就會“眼珠青黃,十指發(fā)黑,嚼生豆不腥,含黃連不苦,吃魚會腹生活魚,吃雞會腹生活雞”,而唯一解毒的辦法是“趕快殺一頭白牛,喝生牛血,還得對牛血學三聲公雞叫”;雞頭寨年成不好,主要是有雞精在作怪,“雞頭峰正沖著寨里的兩垅田,把谷子都吃進肚子里去啦。”;蜘蛛可能是修煉多年的蜘蛛精,在被冒犯后會對人進行報復,“丙崽”長不大,就是因為他娘在多年以前弄死了一只“綠眼赤身,有瓦罐大,織的網(wǎng)如一匹布”的蜘蛛;迷路時應該用撒尿和罵娘來對付“岔路鬼”;“有些婦人,用公雞血引各種毒蟲,摻和干制成粉,藏于指甲縫中,趁你不留意時往你茶杯中輕輕一彈,可叫你暴死。這叫“放蠱”,據(jù)說放蠱者由此而益壽延年”;巫師扮演著與人、神和鬼三者之間溝通的角色,被人深信不疑,在雞頭寨里也一直沿襲這種習俗來決定重要的事件。此外,還存有求子的習俗,雞尾寨前的樟樹和水井象征著男女生殖器,被破壞后就會影響寨子的香火。
3.尚東
楚人有拜日的習俗,日出東方,故楚人以東方為尊?!峨x騷》中的天神和日神的名前均冠以“東”:“東皇太一”、“東君”;《鴻門宴》中項羽向東而坐,這種尚東的意識在楚地流傳至今。
在《爸爸爸》中有一細節(jié),雞頭寨的老人們在服了劇毒后都要面向東方而坐,“祖先是從那里來的,他們要回到那里去?!痹谛≌f的中間部分和小說結(jié)尾都出現(xiàn)這樣的一首古歌:
“奶奶離東方兮隊伍長,公公離東方兮隊伍長。走走又走走兮高山頭,回頭看家鄉(xiāng)兮白云后。行行又行行兮天坳口,奶奶和公公兮真難受。抬頭望西方兮萬重山,越走路越遠兮哪是頭?”
在這首古歌中,充滿著一種遠離東方之后所產(chǎn)生的深切的失落感。最后的最后頭纏白布的青壯男女們,在一座座新墳前磕頭抓土,齊聲唱著祖先古老的歌謠,向著遙遠的東方前行。
(三)封閉的思想觀念
在《爸爸爸》中,韓少功拋棄了大環(huán)境的描寫,而著重書寫了雞頭寨的小環(huán)境,僅用寥寥數(shù)句簡單交待了千家坪和雞尾寨這兩個與雞頭寨有著少許聯(lián)系的村落。作者將一個隱蔽于大山里、白云上的小村寨作為模型,寓言般的塑造了一個巫楚民間文化生活的虛擬場景。
雞頭寨的人不相信史官,他們更相信從父親唱到祖父,從祖父唱到曾祖父,一直唱到姜涼,最后可以上溯到刑天的古歌。這樣的一個巫楚民間文化的堡壘,無論類似阿Q的仁寶從千家坪帶來怎樣的諸如“保守”之類的新詞,還是“一個玻璃瓶子”、“一盞破馬燈”、“一張舊報紙”等東西,除了能給雞頭寨人短暫的新鮮感之外,絲毫不能動搖他們對于原始民間文化的執(zhí)著和認同。
仁寶換來的是他的父親仲裁縫的一陣謾罵:“畜生,三天兩頭顛下山,老子剁了你的腳?!彼麄兯芙邮艿木褪侵T如丙崽娘去雞尾寨接生時聽說的:三阿公坐在屋里被一條大蜈蚣咬死了,死了兩天還沒人知道,結(jié)果兩只腳被老鼠吃去了一半——這種虛幻的故事。這個封閉、愚昧、原始的小村寨容不下任何外來文化,他們固守的是神秘的民間原始文化。
三、在批判中尋根
韓少功對小說中那種落后的劣根的巫楚民間文化的態(tài)度無疑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然而,在這部小說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他對于巫楚民間文化的某些認同和皈依。一方面韓少功對這種文化的愚昧落后毫不留情的批判,另一面他卻對承載著這種落后文化的世界和形式懷有相當?shù)牧魬佟?/p>
在《爸爸爸》中,那首古歌便是對楚文化中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楚辭》的刻意模仿:“奶奶離東方兮隊伍長,公公離東方兮隊伍長,…… ”作品中浪漫奇特的地域風俗的描寫,也與《楚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韓少功對這種藝術(shù)形式的認同與親和。
參考文獻
[1] 張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