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懷亮治療眩暈思路淺析

      2019-01-08 19:42:40鄭愛紅許早榮
      中國民間療法 2019年18期
      關鍵詞:方選癥見頭暈

      鄭愛紅,許早榮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城地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 伊犁8347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城市人民醫(yī)院,新疆 伊犁834700)

      眩暈始見于《黃帝內經》,稱之為“眩冒”“眩”,是以目眩與頭暈為主要表現的病證[1],臨床表現為眩暈、頭暈、頭昏等癥狀,兒童及老人皆可發(fā)病,病因復雜,易反復發(fā)作,難以速效。張懷亮教授為首批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第5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拜師李秀林、張磊、白長川等,臨證經驗豐富。筆者有幸跟診學習,現總結其經驗如下。

      1 重視病史,詳詢發(fā)病經過

      張懷亮教授對每例眩暈患者進行精確的病史采集,深究癥狀鑒別點,以達到診斷精準、治療有效的目的。首先,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齡、性別、從事職業(yè)、基礎病及家族史等,通過分析上述基本信息,了解是否存在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及中樞性眩暈的可能,根據情況完善頭顱血管的CT/MRI檢查。其次,了解疾病發(fā)生的病因,如起床時、扭頭時或活動時發(fā)病,或生氣后或在擁擠、吵鬧的環(huán)境中發(fā)病,通過分析這些信息,了解甚至進行部分診斷,如短暫發(fā)作、與轉動頭部有關的眩暈、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PPV)等,可通過耳石復位及中藥辨證治療。再次,了解發(fā)病時的伴隨癥狀,如單純頭暈、頭昏,或伴視物旋轉,或伴頭痛,或伴耳鳴、耳悶,或伴眼前黑懵,或伴四肢無力,或伴畏光畏聲,根據伴隨癥狀區(qū)分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了解癥狀持續(xù)時間、每次發(fā)作間隔時間及發(fā)作頻率。最后,詢問患者診療檢查經過,排除或鑒別診斷某些疾病,或通過治療效果判斷或排除某些疾病。通過詳細問診,結合查體結果診斷疾病,再通過實驗室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及治療方案。

      2 中醫(yī)辨證,分型施治

      張懷亮教授認為中醫(yī)辨證施治眩暈首分虛實[2]。

      2.1 實證 ①風熱上擾型:癥見頭腦眩暈不清,發(fā)病急驟,持續(xù)時間較短。輕者伴咳嗽,身熱,口渴或汗出涔涔,脈浮數等風熱外感癥狀,采用桑菊飲加減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重者伴惡心嘔吐,煩渴,或目赤腫痛,采用谷清湯(國醫(yī)大師張磊教授經驗方)加減以疏利風邪,清熱平肝。②痰濁中阻型:癥見頭暈沉重,晨起尤甚,胸悶惡心,甚則嘔吐痰涎,口黏膩或渴不欲飲。舌苔白膩,脈滑。方選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以化痰祛濕。③三焦郁阻型:癥見視物旋轉,站立不穩(wěn),如坐舟車,惡心,嘔吐痰涎,多有口苦,咽干。脈多弦滑。方選自擬息風止暈湯以疏利三焦,息風化痰。④飲遏清陽型:癥見頭目昏沉,如在云霧中,或雙眼懶睜,身困乏力。舌常肥大,苔多水滑,脈沉弦。方選澤瀉湯加減以滲利水邪。⑤肝火上擾型:癥見頭暈,頭脹,口苦,心煩,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大便燥結,小便溺赤,常伴胸悶善太息。舌紅苔黃,脈弦數。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以清肝瀉火。

      2.2 虛證 ①腎精不足:癥見頭目眩暈,伴空豁感,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或見耳鳴,齒松,發(fā)脫等癥狀。舌淡紅,苔白,脈沉細。方選左歸丸加減以益腎填精,補腎定眩。②氣血兩虛型:癥見眩暈,勞則益甚,持續(xù)存在,休息后緩解,面色不華,神疲懶言。舌體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方選歸脾湯或八珍湯加減以養(yǎng)心健脾,補益氣血。③清陽不升型:癥見頭暈目眩,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呼吸氣短,聲低氣怯,神疲乏力,勞則加重。舌淡紅,苔薄,脈細。方選益氣聰明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④陰虛陽亢型:癥見眩暈腦脹,耳鳴,或頭痛,煩勞,惱怒癥狀加重,或失眠健忘,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數。方選杞菊地黃丸合天麻鉤藤飲加減以滋陰潛陽,息風定眩。⑤陰陽失調型:癥見頭暈目眩,45~65歲女性多見,陣發(fā)性烘熱汗出,或心煩,腰酸,口干,畏寒。舌淡紅,苔少,脈弦細數。方選二仙湯加減以調理陰陽。⑥腎陽不足型:癥見頭暈目眩,心下悸,站立不穩(wěn),臍下痛,大便溏,腰膝酸軟,夜尿多,晨瀉,惡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方選真武湯加減以溫陽利水。⑦氣陰不足型:癥見頭暈目眩,勞累后加重,少氣,神疲懶言,口干,失眠健忘。舌淡紅,脈弱。方選浙江省中醫(yī)院魏長春老中醫(yī)常用之經驗方補腦湯加減以益氣養(yǎng)陰。

      3 衷中參西,病證相參

      張懷亮教授采用中醫(yī)藥治療各種內科雜病,辨證精準,療效確切,師古而不泥古,同時精通西醫(yī)藥對眩暈的診治。治療眩暈病時,在詳細詢問患者病史后結合實驗室檢查,包括CT/MRI、耳鏡、聽力檢查、平衡檢查、眼震試驗等耳科相關??茩z查,診斷時區(qū)分真假眩暈,分辨中樞性眩暈及周圍性眩暈,鑒別耳源性眩暈及非耳源性眩暈,進而采用優(yōu)勢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如對耳石癥患者采用復位治療及前庭康復,配合中藥改善癥狀;對梅尼埃病及前庭神經炎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中樞性眩暈患者給予對因治療;對血管嚴重狹窄患者建議采用支架植入術治療;對臨床癥狀不典型的前庭性偏頭痛患者給予丙戊酸鈉診斷性治療。

      4 調攝情志,防治結合

      臨床中部分患者經實驗室檢查及病史采集后,既不屬于中樞性眩暈,也不屬于周圍性眩暈,但具有眩暈的臨床癥狀。因此在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基礎上,不排除因緊張、焦慮、恐懼、情緒失調等導致的眩暈。張懷亮教授善于對患者進行情緒疏導,治療心因性眩暈,指導患者規(guī)律生活,適當鍛煉,調暢情志。

      5 病案舉例

      患者,男,50歲,2018年11月30日初診。主訴:發(fā)作性頭暈、惡心1個月余?;颊?0月22日下午休息時出現頭暈,惡心,視物旋轉,身熱汗劇,癥狀持續(xù)1 min后緩解,在浙江金華某醫(yī)院診斷為鼻竇炎,服藥后無效。隨后每日出現頭重腳輕,下肢乏力,給予強力定眩片,每日3片,效不明顯?,F癥如前,納可,偏溫飲,眠可,口中和,二便調,心中煩躁,腹脹,怕冷。血壓正常。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略數。西醫(yī)診斷:左側前庭神經炎伴BPPV(左后半規(guī)管)。中醫(yī)診斷:眩暈(膽郁痰擾,肝陽偏亢)。方選柴芩溫膽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處方:柴胡10 g,黃芩片9 g,法半夏30 g,陳皮10 g,茯苓15 g,枳實10 g,當歸15 g,丹參30 g,天麻10 g,鉤藤30 g(后下),仙鶴草30 g,川牛膝15 g,梔子12 g。10劑,水煎服。配合維生素B1片(上海新黃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307)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甲鈷胺分散片(江蘇四環(huán)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90)口服,每次0.5 mg,每日3次。輔助前庭康復操:從靜操訓練開始,靜止狀態(tài)下左右轉頭,左右側頭,搖頭,單側耳,轉圈,弓步伸頭,左右搖擺,原地跳;逐漸過渡到動操訓練,行進中左右轉頭,左右側頭,搖頭,單側耳,轉圈,弓步伸頭,行進中左右抬頭,前進跳,走直線,行進中左右看。

      2018年12月17日二診:服藥效可,現劇烈運動時頭暈,頭昏沉不適,乏力,納可,偏溫飲,口中和,心煩躁,情緒低落,記憶力差,二便可。舌暗紅,苔薄白,脈滑數??紤]患者年過半百,有腎精不足之嫌,改投左歸飲合二仙湯加減,以補腎陰陽不足。處方:熟地黃15 g,山萸肉15 g,山藥15 g,枸杞子30 g,制首烏30 g,炒白芍15 g,茯苓15 g,知母10 g,黃柏10 g,巴戟天10 g,淫羊藿10 g,龍骨、牡蠣各30 g(先煎),黨參片40 g。10劑,水煎服。配合維生素B1、甲鈷胺口服,用法用量同前。

      2018年12月31日三診:服藥后效果一般,現頭昏沉不適,身乏力,胃脹,納差,偏溫飲,口中和,心煩,畏寒怕冷,大便溏。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紤]中焦氣機不暢,痰郁成熱,阻礙氣機,影響脾升胃降,營衛(wèi)不和。治以理氣化痰,調和營衛(wèi)。處方:柴胡10 g,黃芩片9 g,法半夏15 g,陳皮10 g,青皮9 g,桂枝10 g,炒白芍15 g,炒萊菔子30 g,龍骨、牡蠣各30 g(先煎),茵陳30 g,生黃芪30 g,炙甘草15 g,浮小麥30 g,大棗3枚。10劑,水煎服。

      2019年1月18四診:服藥后頭昏沉不適明顯好轉,現大便溏,日行3次左右,身乏力,畏寒怕冷,納可,口中和,心煩躁。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處方:前方加干姜10 g。煎服法同前,回訪未發(fā)病。

      按語:患者頭暈伴視物旋轉,惡心,為痰擾上焦、蒙蔽清竅之證,選用清化痰熱之溫膽湯加柴胡、黃芩以引藥歸經;頭重腳輕,恐肝陽風動,加用天麻、鉤藤潛陽息風;心中煩躁加用梔子清心除煩;下肢乏力,且患者年過半百,加用仙鶴草治勞傷脫力。二診頭暈癥狀改善,無視物旋轉,無惡心嘔吐,痰濁漸消,以劇烈運動后發(fā)作,病本出現,故以補腎固本為主。三診發(fā)現癥狀不重,但頭昏不清,考慮余邪未盡,補益腎陰陽時滋膩礙邪,使邪留阻滯氣機,中焦氣機不利,影響脾升胃降,導致胃脹,納差;邪阻衛(wèi)表,營衛(wèi)不和,故見畏寒怕冷,給予調理中焦之氣的青皮、陳皮,合桂芍劑調和營衛(wèi);余邪郁而化熱,投以茵陳清利濕熱;黃芪補氣,防清利傷氣。同時合用甘麥大棗湯調理心、肝,以防肝郁阻礙氣機。四診諸癥俱減,僅留大便溏、畏寒怕冷,考慮中焦脾胃虛弱,給予清熱藥后出現虛寒癥狀,加用干姜10 g暖胃健脾,同時扶正祛邪。隨訪未發(fā)病。

      眩暈病癥狀簡單,但病因復雜多變,虛實夾雜,故需中西并重,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綜合治療。如張懷亮教授常說:通曉中西,詳辨疾病,中西合參,方不貽誤病機,影響預后。

      猜你喜歡
      方選癥見頭暈
      防跌倒,當心直立性頭暈或眩暈
      治療便秘不能一瀉了之
      頭暈和眩暈有何區(qū)別
      三方加味辨證治盜汗
      梳走頭暈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傷寒論》之嘔吐治則探析
      中藥止咳藥水你選對了嗎
      人人健康(2017年17期)2017-10-20 11:25:36
      辨治支氣管哮喘避開刺激因子
      保健與生活(2016年5期)2016-04-21 07:19:20
      頭暈暈的,好像中暑了
      中醫(yī)臨床文章中癥狀部分的翻譯規(guī)范和技巧
      临夏县| 大同县| 巧家县| 枞阳县| 晋中市| 墨江| 浏阳市| 二连浩特市| 昌黎县| 玉山县| 马边| 响水县| 九江县| 崇礼县| 枣强县| 乌海市| 台江县| 阿克| 葫芦岛市| 惠水县| 石景山区| 深泽县| 广德县| 宣汉县| 武冈市| 抚州市| 当雄县| 永宁县| 秦皇岛市| 民权县| 新河县| 莱州市| 铜梁县| 赫章县| 东海县| 马龙县| 年辖:市辖区| 弥勒县| 和田县| 望谟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