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少倩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下,專注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科學習的直觀認識,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師要繼續(xù)加強計算機技術理論的學習工作,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文化素養(yǎng),增強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際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1-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1.081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表達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計算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文課上像顆小眼球,學生可以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幫助下,有更多的時間學習這門學科,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的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目前很多人對學習計算機有一個誤區(qū),認為會操作,會打字,會查找信息就可以了,其實這只是學習的一個皮毛,還沒有對學習有一個徹底的認識。計算機能夠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重視網(wǎng)上資源,而且能夠利用并開發(fā),讓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具備基礎的獲取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并且由此對語文發(fā)生興趣,能夠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在計算機的輔助之下,變得更加自由和靈活,而且通過信息互聯(lián)網(wǎng),學生能夠得到海量的資源,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知識掌握和能力提升。
一、在學習中,充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興趣增強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學生要不斷思考,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和聯(lián)系,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增強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勇于提問,勇于發(fā)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更多自由而充實的學習體驗。所以,在提高學生興趣方面,教師要把計算機作為工具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用自己成熟而高效的教學設計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的過程更加流暢。每一篇課文的學習教師都可以借助多媒體從聲音,圖像,光線等方面為學生打造不同的學習體驗,從而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感受到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美好意境,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也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多媒體技術,常用的幻燈片制作軟件,每年都會有更新,這些技術上的更新,教師要及時學習,并且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二、要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工作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之下,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結構,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學習中獲得更高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可以用多媒體技術作為一條主線穿插在其中。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與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的方式巧妙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感覺到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的心意,能夠讓學生既得到訓練,也能夠得到知識的傳授,從而更多地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巧妙結合,提高教學的總體效果。所以,有了信息技術的幫助,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從而騰出更多的精力關注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
學習人物對話的課文,我們的一般教學原則是,教師讓幾個同學代表幾個人物進行對白,這樣既生動,又符合教學的基本邏輯。但如果我們事先用多媒體設計好人物,并輔以對話,其效果更好,學生會從人物的特征出發(fā),加強對人物的認識,通過對話加強理解并豐富語言,這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是收不到這樣效果的。所以,語文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透過文字表面去探查其所包含的思想內涵,去了解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因此,語文的教學重在語言的推動中,在教師情感的熏染,而這一切,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會起到更多的推動熏染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更好的效果。
三、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更好地凸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價值,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學習的自由,雖然小學生年紀比較小,詞匯量也不夠豐富,他們的思維發(fā)展卻逐漸獨立成熟起來,他們對社會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發(fā)揮好自身的指導和引導作用,激勵學生更多地主動參與,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讓小學生從思想上到行動上都能夠表現(xiàn)出作為一名學習主人所應該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提高他們在學習中的參與程度,從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提高。
事實證明,一個人一生所用的知識,主要是自學得來,而且,知識掌握固然關鍵,如何應用更為重要。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師的指導下完全可以做到并做好,關鍵是教給學生好的方法,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要給學生足夠的激勵,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教育指導,因為有了方法,學生就可以開展自主學習,這樣就可以脫離對教師的過分依賴,而教師相對來說也會感到更加輕松,從而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改革以及提升教學效果等工作上。因此,教師要逐漸引導學生,做好自律的工作,在學習中能夠加強自我約束,懂得勞逸結合,一張一弛。讓學生從小樹立自信,科學的面對學習問題,從而將良好的習慣延伸到生活當中其他的領域。
總之,多媒體信息技術最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看到、聽到不易直接看到、聽到的事物、現(xiàn)象和過程,從而大大豐富教材內容。只有有效地、合理地、科學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才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節(jié)拍,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蓮.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改革[J].語文建設,2015(11x).
[2] 狄憲忠.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
[3] 趙建華,李克東.多媒體計算機輔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