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姜見知
姜見知,浙江省新昌縣七星中學語文教師,詩路文學社指導教師,縣教壇新秀。作文教學中主張課文與寫作聯姻,仿寫與創(chuàng)新結合。
(注:以下學生均來自新昌縣七星中學詩路文學社,篇中不再另署。)
萬能的老爸
◎張 易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同樣有一種爸爸叫“別人家的爸爸”。而我爸爸就是那個別人家的爸爸。他下得了廚房,上得了球場,教得了奧數,改得了作文,找得到景點,搜得了攻略,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獲得了先進。當別人還在單位與家庭中艱難選擇時,他早已做得游刃有余。
爸爸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他不僅上班忙工作,下班還在惦記著工作。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有臺機器壞了,大家都忙得焦頭爛額,修了一整天都找不出問題。工作狂爸爸回到家后,腦子中仍然在想著那臺機器。吃飯的時候,只見爸爸手中的筷子在盤子里攪來攪去,就是不見他往嘴里塞菜,突然他手中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自言自語道:“論壇……帖子……對,我不是前幾天剛看過一個國外的帖子嗎?”只見他立馬放下筷子,迫不及待地上網查閱國外的相關資料,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問題根源和解決的方法。然后把電腦往包里一塞,蹋拉著一雙鞋,連夜趕回單位搶修,終于把機器修好了。因為爸爸工作出色,經常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因此我們家墻上貼的那些獎狀很多都是爸爸的。盡管如此,爸爸依舊很努力,從未有過一刻松懈。
爸爸在單位上是個先進員工,在家里是個稱職的爸爸。他總會擠出時間陪媽媽逛街,陪我做作業(yè)。在周末,不管他有多忙,他都會帶著全家去郊游。為了讓我們玩得開心,他還專門買了本地圖,查閱其他驢友的郊游攻略,研究了好多條路線。有了這個優(yōu)秀的導游,每次我們都能看到美麗的風景,收獲很多的驚喜。每每于此,我對爸爸的愛又增加了幾分,對爸爸的敬仰又上了一層!
我為擁有這個萬能的老爸而自豪。
【姜老師評】
本文是對書中一個文字不連貫的片段進行重寫,在重寫的過程中,小作者不僅調整了不合理句子的順序,還補充了一些關聯詞、過渡句等,使句子之間銜接自然。同時這是一篇溫暖人心的文章,透過小作者的文字,我們看到了一個“別人家的爸爸”。這個爸爸工作上是個業(yè)務能手,生活中是個優(yōu)秀家長,字里行間透著孩子對擁有這個“萬能老爸”的自豪之情。文章開頭的排比引人注目,多處細節(jié)描寫大大豐富了文章的情感濃度,情感極其飽滿,這也是全文最重要的一個特色。
我們的中秋節(jié)
◎陳必寒
轉眼,又到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了,記憶中,這個節(jié)日永遠是淡淡的,卻又那么特別。
月餅在早些時候便已備好了,還是白天,便已感覺到空氣中有一種微妙的氣息開始醞釀。一家人似乎沒有什么不同,依然各自忙碌著。但臉上隱隱透出的興奮,卻在無聲宣告著節(jié)日的來臨。
直到眾鳥歸巢,藍白的天空漸漸暗沉下來,落日的余暉被幾片浮云遮掩,再到云層慢慢散開,皎潔的月光便帶著絲絲清涼的溫柔,如一泓冷泉,傾瀉而下。夜晚,才是這個節(jié)日的重頭戲。
晚飯已經燒好了,家里三個人,包括平時不吃晚餐的爸爸,全都圍坐在桌子前。中秋節(jié),是一定要團圓的。這一餐飯,吃得格外安靜,但所有人都在享受著這種安靜,因為心有靈犀,不必說出口,就有默契。
晚飯大家都沒有吃太多,想著還有月餅要當點心呢。走上天臺,風微涼,月正好,一家人吃著月餅,聊著天,其樂融融。偶爾望一眼天空,那一點冰輪嵌于墨藍的天幕之上,如瓊臺,似瑤鏡,一片清輝之下,想起蘇軾的絕句:“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贝_是如此啊。
中秋夜已微寒,但家人聚在一起便感到無比的溫暖,吃著月餅,插科打諢間歡笑亦被無限放大,久久不散。那圓月也似有雙眼睛,注視著這片大地,感受著那些小小家庭聚集起來的溫情,并予以祝福。涼風微微,吹不散心頭的暖意;明月皎皎,只如這脈脈溫情。
看看明月,又看看身邊如孩子般玩鬧的爸爸媽媽,我笑著咬了一口月餅,原本如月般渾圓的月餅,立時缺了一塊。月餅是缺了,可我知道我們的團聚不會缺,我們的愛不會缺,我們家這份淡而深的溫情不會缺,它們,將如這中秋之月一般,永遠團圓美滿。
【姜老師評】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描寫節(jié)日的文章,行文流暢,詞雅文練,描寫生動,抒情真摯。小作者選取了自己心中最溫暖的中秋節(jié),用飽滿的感情、生動的筆觸,舒展自如地展現了出來。無論是皎潔的月亮、溫馨的環(huán)境還是家人的愛,都在小作者細膩傳神的敘述中散發(fā)出迷人的光彩。通篇運用大量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令文章別開生面,趣味十足。
學做蛋炒飯
◎梁夏逸
自從媽媽心血來潮,做了一頓蛋炒飯以后,我就一直念念不忘??上?,以家里愛吃面的清淡傳統(tǒng),這樣色香味俱全,卻油膩膩的飯肯定是極難“博得皇恩”的。但在家時,又實在饞得忍不住,所以我決定:我要靠自己“炒”出一片天!
我立刻行動起來,靠著一點模糊記憶將食材準備好,并把步驟一一列出來,貼在灶臺上,然后擼起袖子滿懷自信地干起來。
我先捏起一顆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往碗壁上一磕,一條蜿蜒的裂縫便橫亙在蛋殼中間。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一步———讓蛋液轉移陣地。我小心翼翼地掰開那條裂縫,驚喜地看著蛋清蛋黃緩緩溢出,乖乖地流進碗里。一時間忘乎所以,手上微微用力,于是,悲劇發(fā)生了?!斑青币宦?,蛋殼塌了一小塊!幾塊碎片隨著蛋液大軍跳入碗里,耀武揚威地躺在里面。我手忙腳亂,趕緊抖凈蛋殼里殘留的蛋液,秉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用筷子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們,但碎蛋殼左右晃動,總能成功地避開筷子。最后,筷子和手指齊下,總算抓住了它們。
真是出師不利啊,第一步就搞得我元氣大傷。接著我在碗里撒了點鹽,把蛋打散。一碗黃燦燦的蛋液就新鮮出爐啦!這一步完成得比較順利,我的信心瞬間大增,迫不及待開始下一步。從冰箱里拿出胡蘿卜、香腸、蔥,把它們一股腦兒全擺上砧板,手起刀落,眨眼之間,它們就成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丁。切完之后,我頗得意地看著眼前這一堆不規(guī)則物體,覺得自己真有天賦。
一切準備就緒,就到了最關鍵的一步———炒的環(huán)節(jié)了。往鍋里倒了點油燒熱,之后,我將米飯倒進油里,猛地一陣“噼里啪啦”的亂爆,米飯們有了音樂,就歡快地活蹦亂跳。我趕緊以光速退到三米開外,生怕有油濺到我身上??墒欠床荒芡?,我只好努力伸長手臂,別過臉去,斜著眼望著鍋中,小心地翻炒了幾下。
覺得差不多了,我抄起雞蛋,正想往里面倒,卻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收了手。思索良久,最終拿起鍋蓋擋在身前,擺出打架的架勢,將雞蛋倒進鍋里,果然不出所料,鍋里又是一陣“沸騰”。我趁著雞蛋還沒凝固,趕緊大著膽子在鍋里亂攪一陣,企圖讓每粒米飯都沾上金黃的雞蛋液??上?,事實證明,并不是每粒米飯都有此“殊榮”。
接著,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把準備好的食材全部扔進了鍋里,至于步驟什么的都隨風飄散吧!再隨手撒點鹽,弄點醬油,最后翻炒了幾下,關了火,將成品盛到盤子里。軟塌塌的米飯東一塊白、西一塊黃,看看就知道,味道遠不如自己所期待的。
然而一股自豪感還是油然而生,對于自己想嘗試的東西,能勇敢邁出第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就離成功近了一大步。
【姜老師評】
小作者用幽默的語言把做蛋炒飯的全過程清楚明白地寫了出來,真實再現了自己“鍛煉廚藝”的過程。對做蛋炒飯過程的敘述,詳細具體,細節(jié)描寫生動,用詞幽默風趣又恰如其分,如“博得皇恩”“擼起袖子……”“殊榮”,這一類詞讓讀者看得忍俊不禁。在小作者連貫的敘述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廚房新手手忙腳亂的窘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