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忠 (福建明溪縣城關中學)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筆者發(fā)現不少學生的歷史知識整體水平較低,知識呈碎片化的狀態(tài),歷史思維能力也較為表面化。這影響了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巧妙展開情境教學法,利用文獻資料、圖片、地圖、影視資料等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學生感受歷史學習的趣味性,進而拉近學生和歷史之間的距離,給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各種素材和資源,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
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要生動,而且還要講究真實性,為了給學生構筑一個原汁原味的情境,筆者嘗試給學生提供各種文獻資料。首先給學生講述了有趣而富有懸疑性的歷史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再給學生提供與之有關的文獻資料,這樣,學生就能在原汁原味的史料輔助下積極地展開學習。
在指導學生學習“鴉片戰(zhàn)爭”時,有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林則徐會那么堅決地提出要禁煙呢?為何當時其他官員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呢?”為了讓學生對虎門銷煙的歷史背景有充分的了解,筆者展示了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要求禁煙時的奏折,并鼓勵學生展開角色扮演,將其中的內容誦讀出來,并展開討論,說說林則徐是怎樣看待鴉片問題的。由于引入了特定的文獻資料,所以能讓學生更好地進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林則徐的真實情感。
利用文學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筆者采用了文白對照的方式展示資料,這樣能解決學生的閱讀障礙,讓學生對史料進行充分解讀。此外,筆者還提供了各種不同的資料,避免因為史料問題而產生“一言堂”的現象。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逐步認識論從史出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學習水平。
歷史圖片往往給人以直觀感受。筆者在教學中也鼓勵學生積極觀察各種圖片,利用歷史圖片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這樣能促使學生產生情境互動,感受鮮活的歷史。在展示圖片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實物、歷史遺址的圖片,也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展現古人生活場景的繪畫類作品。對于近現代的歷史,還能展示一些新聞照片。這些圖片豐富了教學,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指導學生學習“青銅器與甲骨文”時,筆者積極構筑了圖片情境,讓學生在諸多圖片中感受中國文化。首先展示了豐富多彩的青銅器文物圖片,從這些青銅器中學生感受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為這些青銅器的精美和龐大而感到贊嘆。此后又展示了各種甲骨文的圖片,并展示了其中的個別漢字,讓學生猜一猜該甲骨文在現代演變成了怎樣的漢字。學生在圖片的幫助下產生了自豪之情,認識到了我國的悠久歷史文化。
初中學生想象力豐富,因此用圖片展示相關的歷史情境的效果比文字更好。但是在展示圖片的時候,筆者也注意到圖片的數量。圖片數量過少則不利于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但是圖片數量若是太多的話,也會讓學生產生應接不暇的感覺,教學效果反而無法得到提高。
地圖也是創(chuàng)設情境過程中常用的方式。筆者在教學中常常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然后鼓勵學生圍繞地圖的內容展開思考,這樣能更好地引起學生共鳴,促使學生產生更為真實的感受。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學習怎樣讀圖識圖,怎樣采用正確的方法分析地圖,從而促使學生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指導學生學習“九一八事變與西安事變”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相關的地圖。首先展示了我國東部的輪廓,然后講解日本怎樣在邊境線上挑釁,最后讓戰(zhàn)火在東三省蔓延。此時筆者運用黑色將東三省遮蔽,讓學生的內心也產生了陰影,感受到國家的危難。此后筆者又展示了地圖,分別標注上北平、宛平、盧溝橋等位置,讓學生嘗試分析一下日本的進攻策略,并思考我國人民怎樣展開反抗。在地圖的輔助下,學生對盧溝橋所具有的戰(zhàn)略地位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明白了為何我國軍民死守盧溝橋。
《歷史課程標準》提出歷史地圖冊屬于輔助性的學習材料,能給學生提供各種準確、清晰的歷史地圖,讓學生對所學歷史事件的地理位置、發(fā)生范圍等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筆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運用地圖冊,在地圖構筑的情境中更好地展開學習。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的過程中,筆者也常常利用影視資料展開教學。如給學生播放各種影視劇、紀錄片的視頻片段,并鼓勵學生將其與歷史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對比,找一下有什么不同之處,然后展開分析,看看哪里的說法是正確的。這樣能讓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分辨史實的能力有所提升。
在學習“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些著名的“抗日神劇”的片段,并鼓勵學生說說這其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影視劇資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促使學生開始思考怎樣才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真正狀態(tài)。在筆者的鼓勵下,學生開始搜索和抗日戰(zhàn)爭有關的資料,并思考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華兒女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最后學生認識到:“夸大地展現歷史,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歷史的不尊重,我們要抱著客觀的態(tài)度來展現歷史。”在這樣的對比分析中,學生對真正的抗日戰(zhàn)爭有了深刻的認識,筆者鼓勵學生嘗試編寫歷史短劇,將自己對歷史的了解融入進去,展現更為真實的歷史。
視頻包羅萬象,因此在選擇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筆者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總是節(jié)選那些對學生有影響的,能促使學生展開體驗、思考和探究的視頻資料。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視頻資料的價值。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若能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歷史學習的效果將得到顯著提升。筆者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積極運用文字資料、圖片、地圖、視頻等資料,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歷史學習情境,將學生帶入形象化的情境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