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音樂鑒賞教學的作用,促進音樂活動的展開與實施,充分把握音樂課程學科特點,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以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音樂素養(yǎng);初中音樂;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2-0059-02
引 ? ?言
對于任何時期音樂課的教學過程而言,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都是極為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要想音樂課的教學生動有趣,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輕松有趣的學習活動,讓音樂教學可以走出課堂,進入學生的生活。音樂課教學的核心是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感染力和其對人的內心所帶來的觸動[1]。多媒體在很多課程的教學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在音樂課的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中,也可以發(fā)揮這一工具的輔助作用。
一、發(fā)揮音樂鑒賞教學的作用
學生進入初中學習后,會明顯感受到與小學時期音樂課學習的不同。不僅音樂作品的類型和特點與小學時接觸的不一樣,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目標和教學方向也存在差異。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首先從賞析課的有效實施著手,通過賞析與聆聽相關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明確新的階段音樂課學習的重心,感受音樂課學習的側重點,讓學生在慢慢適應新的學習要求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和學科能力[2]。
值得注意的是,音樂作品的聆聽和賞析產生的教學效果非常多樣。有效的音樂鑒賞課不僅會讓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更強,也會使學生明顯領會到音樂作品的心靈凈化效果。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課程的合理安排可以有效地舒緩學生的壓力。通過聆聽音樂,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的審美體驗,從而減輕學習壓力。不僅如此,學生可以通過舒緩的音樂放松情緒,通過激昂的音樂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聆聽大量的音樂作品,還能豐富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能力與鑒賞能力,這才是教師通過音樂課的教學實施所要達到的積極效果。
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從音樂鑒賞能力方面得到體現,因此,在初中音樂課的教學實施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讓學生多聽,廣泛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學生只有聽得更多,接觸到更為多元且質量更加精良的音樂作品,其音樂感受力才會更強,音樂素養(yǎng)也會逐漸形成[3]。
二、促進音樂活動的開展與實施
很多日常活動過程都可以結合音樂展開,如各種學習活動或者競賽活動,通常都會以音樂作為背景。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音樂專題活動,如在課外組織合唱比賽或者獨唱比賽,或舉辦校園音樂節(jié),這些都是音樂課教學向課外的延伸。教師只有有效地做好教學的拓展,挖掘利用各種教學實施空間與平臺,才能使音樂在學生的生活中有更充分的滲透,同時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及音樂素養(yǎng)才能得到鍛煉[4]。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增強其人文底蘊,學校可以多開展一些課外音樂活動。例如,學??梢酝ㄟ^舉辦各種音樂競賽,鼓勵學生多參加音樂活動,使其在參與音樂競賽的過程中不斷與他人和自身進行比較,在競爭中提升自己。另外,學校還可以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yǎng)納入中考成績,適當加入綜合素質評分,以幫助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水平。初中階段的音樂課教學實施中有很多活動展開的空間,教師可以將多種和音樂相關的活動與音樂課教學進行銜接。這會讓音樂課的教學范疇更廣,基于這些活動,學生獲取音樂素養(yǎng)可能會比在課堂上更直接,收獲也更大。
豐富以音樂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將音樂素材更充分地滲透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這是讓音樂課教學收獲更好教學成效,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還會感受到音樂的多樣性,能夠在不斷積累活動經驗和學習體驗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以這樣的方法展開的音樂教學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兩者互為補充,才會更好地完成音樂的教學目標。
三、充分把握音樂課程學科特點
在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找到合適的音樂課程教學的實施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把握課程學習的特點。音樂課并不是要將很多知識灌輸給學生,音樂感受力也沒有一個固定方向。學生只要從自己的實際經驗出發(fā),從自己的內在情感出發(fā),形成的音樂感受及體驗才是合理的。這不僅是音樂的魅力所在,也使音樂可以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發(fā)揮學生性格培養(yǎng)乃至積極人格塑造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要從音樂課程的特點出發(fā),采用合適的教學引導方法和實施模式,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鍛煉,也能讓音樂課教學的內在價值得到體現[5]。
音樂知識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從最基礎的看譜識曲到合唱訓練,都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音樂素養(yǎng)和綜合學科能力。由于初中課程時間的局限性,中學音樂的教學往往都集中在音樂賞析和歌唱訓練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好這兩點,實事求是地開展教學,不能為了追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而盲目追求對音樂教學的刻意拔高。在音樂基礎沒有打好的情況下給學生灌輸高深的樂理知識,這并不是合適的教學實施方法。教師要從課本內容出發(fā),夯實學生的音樂基礎,強化學生音樂感受力的培養(yǎng),并且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這樣的前提后,再更深入地鍛煉學生更為細化的學科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力,領悟音樂的感染力。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推進方法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習慣,也具備更好的實施空間,并且能夠起到更為實際的教學效果。從音樂課程的內在特點出發(fā)構建的課堂教學整體實施方法會具備更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進行教學才能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進而逐漸發(fā)展與鍛煉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四、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
有效的課堂構建中,教師應當多發(fā)揮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有效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會讓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教學環(huán)境更加優(yōu)化。不僅如此,多媒體還可以在一些知識的呈現和問題的分析上起到輔助作用。教師在組織與構建課堂時,要善于靈活利用這些實用的工具器材。
音樂源于生活,沒有生活便沒有音樂。多媒體教學能拉近學生與音樂的距離。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欣賞不同地域的音樂,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特點。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有利于真正展現音樂課堂的魅力。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整體學習氛圍,讓學生情緒放松、思維集中。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播放大量大家喜愛的、多樣化的音樂內容,讓學生進行賞析,同時抓住音樂學科的特點,積極開展音樂活動。這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讓學生接觸多樣化的音樂形態(tài),有助于教學實效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張春華.淺談初中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J].北方音樂,2018(03):228.
陳麗莎.初中音樂教學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探討[J].北方音樂,2019(01):200+210.
文治.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與優(yōu)化探究[J].北方音樂,2019(12):180-181.
孔祥玲.從初中音樂教學現狀談流行音樂的融入[J].黑河教育,2014(12):71.
袁英.藝術美感培養(yǎng)方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4(16):137.
作者簡介:陳曉艷(1974.1—),女,江蘇大豐人,本科學歷,中學音樂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