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旻 天津市紅橋醫(yī)院口腔科 (天津 300131)
內(nèi)容提要: 目的:探究牙性個別牙錯頜畸形的矯治方法,為錯頜畸形提供快速簡便的治療方法。方法:對15例通過放射線檢查、頭影測量分析、間隙分析骨量和牙量基本協(xié)調(diào)診斷為牙性Ⅰ類錯頜的個別牙錯頜畸形患者制作工作模型,然后翻模、壓膜,臨床試戴,達到矯治目標后制作保持器。結果:全體患者平均配戴時間4個月,均達到矯治目標。后期壓膜保持器制作佩戴,牙周引起扇形外翻的成年患者活動保持器佩戴一年后舌側固定保持器終身保持。結論:壓膜式活動矯治器在對牙性錯頜畸形進行矯治中,具有制作簡便、療效穩(wěn)定確切、療程短、效率高的優(yōu)點,易于保持口腔衛(wèi)生。
錯頜畸形是常見的口腔疾病,無論從口腔生理功能還是美觀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給患者帶來不良負面影響[1]。人們的口腔正畸需求日益增長,這使得錯頜正畸治療技術得到不斷地發(fā)展和改進。目前,錯頜畸形主要通過矯治器進行治療。常規(guī)矯治包括活動矯治器和固定矯治器[2]。傳統(tǒng)活動矯治器有體積大、牙齒控制力差等弊端,固定矯治器有價格昂貴、臨床操作時間長、需要很好的患者依從性等缺點,難以獲得患者的滿意[3]。近年來,本院采用一種壓模式活動矯治器對錯頜畸形進行治療,并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搜集本科室2016年7月~2018年7月就診正畸患者。納入標準:①頭影測量和模型分析為牙性Ⅰ類錯頜;②無牙列缺損。排除標準:①前牙多個修復體治療者;②牙冠過短者;③嚴重牙周病患者;④心理障礙患者。納入樣本數(shù)共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為11~52歲,平均(42.13±6.24)歲,畸形類型包括牙間隙、鎖頜、前牙扇形外翻、個別牙扭轉等。本次研究得到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許可,得到全體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均簽署了正畸治療須知。
所有患者均采用壓模式活動矯治器進行矯治,托槽采用牙釉質(zhì)黏合樹脂(天津市合成材料工業(yè)研究所有限公司,津械注準20152630162),進行粘固。15例患者在矯治前均已進行齲齒填充,清潔牙周,同時對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指導。
治療過程如下:①正畸治療前首先通過放射性檢查和頭影測量,與患者溝通確立治療計劃和矯治目標。②對患者進行牙周檢查和基礎性治療,確保全體患者沒有活動期牙周炎[2]。③用石膏鋸齊齦取下錯頜牙位石膏牙,通過蠟粘結把石膏牙排至預矯治位置后藻酸鹽印膜材翻模。④將1.0mm厚度壓膜片于負壓壓膜機上成型,進行加熱使溫度達到160°C,經(jīng)冷卻時間45s后,再進行壓膜、修剪,并分別于患牙處預留牽引鉤用于掛橡皮圈,同時沿平齦緣進行修剪。如果支抗牙倒凹小而引起矯治器固位力差,可以再選擇兩至三個位點在支抗牙頰側粘結樹脂附件以提高固位力和穩(wěn)定性。一般需要兩次壓膜,第一次由于戴入困難,矯治牙位矯治器磨至僅覆蓋切向或頜向1/4~1/3,患牙為傾斜移動。⑤使用正畸橡皮圈(美國Ormco公司生產(chǎn),99g,直徑4.76mm)掛在壓膜式活動矯治器的牽引鉤上,壓入力控制為60~80g,檢查患者試戴咬合是否均勻。⑥在確認壓入力方向、大小和固位力均符合要求后,指導患者進行取戴,叮囑患者每間隔24h更換正畸橡皮圈,每隔4周復診一次。⑦復診時檢查患者戴用狀況,檢查患牙周邊狀況。如矯治器力量下降后再次取模和模型修整壓制第二副矯治器,矯治器邊緣齊齦以達到患牙整體移動。對于牙齒錯位較目標位大的患者采取分段矯治,需要制作兩至三副矯治器。
使用情況和療效評價:15例錯頜畸形患者經(jīng)治療后全部達到矯治標準,其中佩戴時間3~6個月,平均(4.12±0.24)個月。后期壓膜保持器制作佩戴,牙周引起扇形外翻的成年患者活動保持器佩戴1年后舌側固定保持器終身保持。
當前,由于人們在替牙期不良口腔習慣,或替牙順序異常等原因,常會導致個別牙性錯頜的發(fā)生,這一般不會造成人們的頜骨發(fā)育異常,生活中多表現(xiàn)為食物嵌塞、頜干擾和影響美觀等現(xiàn)象[3]。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多數(shù)錯頜畸形患者均有通過治療進行改善。近年來,對錯頜畸形的治療方案日益增多,在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的基礎上配合微種植支抗的方案,具有支抗充分、固位優(yōu)良,適應各種類型的矯治力等優(yōu)點,獲得廣泛的應用,并取得較好的效果[4,5]。然而,該矯治器結構復雜,易口腔衛(wèi)生難以保持,牙釉質(zhì)脫礦等負面問題,且對上頜畸形易導致壓入牙頰尖壓低、頰向傾斜。對下頜畸形進行微種植操作難度更大,需要醫(yī)院有著精湛的醫(yī)技和良好的設備,且制作費用較高,一般患者難以承受[6]。
壓膜最早用于制作保持器、功能矯治器、牙齒美白等治療領域,因其材料剛性和韌性具備,也有對于矯治后不理想的牙位進行微調(diào)的病例[7]。隨著理念的更新和材料的進步也有壓膜矯治器配合橡皮圈壓低后牙的病例報道[8]。
本研究通過對錯頜牙齒進行分階段的模型修整壓膜,通過患者的良好溝通和配合,對患牙施加持續(xù)的誘導微力實現(xiàn)牙齒的先傾斜移動后整體移動從而達到矯治目的,建立良好的咬合關系。該方法在臨床上達到的是個別正常頜,這一點滿足正畸治療的目標[9]。與傳統(tǒng)的固定矯治器配合微種植支抗的方法比較,壓膜式活動矯治器具有療程短、效率高、能控制患牙整體移動、制作簡便、舒適度高、無有創(chuàng)操作、治療效果確切穩(wěn)定、隱形美觀、價格低廉、易于保持口腔衛(wèi)生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