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暉
摘 要: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要圍繞新課改的目標要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通過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應用價值。新課改下教師需要改進教學策略,找出數學知識生活化引導的基本途徑,并給學生提供一種數學學習的新思路,不斷推進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實踐;創(chuàng)新應用
初中階段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期間,為確保個人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引導,教師可以探索提升學生邏輯思維縝密性、嚴謹性的相關舉措,幫助學生在實踐應用期間,體會數學知識的奇妙性。數學與生活實際結合的案例不勝枚舉,教師要做好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實現個人能力的強化鍛煉,將各個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一、以生活實際為背景,進行數學基礎知識講解
初中生對社會事物還保留著一定的興趣,教師將生活中的一些觀察與實踐經驗在課堂中展示出來,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社會背景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教師在講解與坐標相關的數學題期間,首先詢問學生日常在影院觀影期間,如何定位自己的坐標,學生可以根據以正向坐標知識為基礎的幾排幾座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樣整個劇院場次的人數控制到位,而且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基本位置,此時的坐標相關知識能夠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啟發(fā)引導作用。教師將這部分知識內容作為課程導入,學生在了解實際案例之后,將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深度分析,良好的課程教學氛圍也能由此營造出來。這種課程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將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出來,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從提升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開始,讓學生體會課程的趣味性
數學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還包含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教師要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把生活與學習聯系起來,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初中數學教材中涉及的幾何知識內容相對較多,教師在講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特征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建筑物的基本結構特征,認識到很多的房屋結構上部都是利用三角形進行建造的。這樣學生就能夠將物理知識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實際素材的導入
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觀念,認識到數學課程本身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聯系。教師要幫助學生全面了解生活現象,并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輔助學生進行學習探究,學生經過深入的研究分析,能將生活實踐與問題探索過程緊密結合起來,體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實現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講解圖形位置關系時,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平行、交叉、垂直的現象用圖片的形式在多媒體上展示,使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實際圖片,能夠理解清楚各種位置關系的特征與基本要素。教師通過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設計,能啟發(fā)學生細致地觀察生活,并得到諸多啟發(fā)。
四、數學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需要結合社會發(fā)展情況,轉變課程教學理念,圍繞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實現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分析,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在將生活實際案例導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課堂問題的剖析還是課外的實踐探索,學生都有機會進行互動交流與思想的傳遞,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遇。教師在創(chuàng)新應用課程教學方法時,要優(yōu)化課程教學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地將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將數學教學內容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內化知識的機會,在感受生活實際的同時,有效掌握數學知識。
初中數學教師幫助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數學知識,是基于學生發(fā)展訴求進行的一次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教師將生活案例導入課堂之中,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關注度,并確保學生將自己的學習能動性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基礎知識,而教師也能積極進行課程教學反思與改進,更為理想化的課程教學目標由此達成,課程教學質量能夠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丁長欽.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成才之路,2011(3):59.
[2]金彩芳.初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8):137.
[3]周鐵權.淺談初中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12(20):20.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