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軼麗
【摘 要】目的:通過深入訪談了解在ICU短期培訓后的腫瘤科新護士護理危重病人的心理體驗,為腫瘤科新護士的管理與培訓提供參考。方法:采用質(zhì)性研究方法,對腫瘤科經(jīng)過ICU培訓4~5周后,回到本科室半年內(nèi)護理過危重病人的10名注冊新護士進行深度訪談。結(jié)果:腫瘤科新護士輪轉(zhuǎn)ICU 4~5周后,再護理危重病人時,對病人病情的預判能力、自我應急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都得到了提高和鍛煉,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也更加積極。結(jié)論:護理管理者可適當調(diào)整腫瘤科新護士的培訓計劃,除了科室制定的規(guī)范化培訓以外,增加ICU的短期培訓項目,使其盡快適應護士的角色。
【關鍵詞】腫瘤科新護士;ICU培訓;護理危重病人;質(zhì)性研究
隨著腫瘤發(fā)病率增加,腫瘤病區(qū)規(guī)模擴大,新護士的加入使腫瘤護理隊伍不斷擴大,但對于一名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新護士來說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如缺乏相應的護理技能和臨床經(jīng)驗,獨立值班初期對工作有熱情,但焦慮、疲憊感等消極心理狀態(tài)普遍存在。有研究表明護士在護理臨終病人的過程中有緊張、恐懼、沖突、無奈等情緒,這些情緒變化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護士的心理健康。本研究運用質(zhì)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研究法,通過深入訪談在ICU短期培訓后的腫瘤科新護士護理危重病人的心理體驗,為腫瘤科新護士的管理與培訓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立意取樣法,選取我科10名注冊護士,護齡0.5~1.5年,均為女性;入選者均為經(jīng)過ICU培訓4~5周后,回到本科室半年內(nèi)護理過危重病人的護士,能用語言表達其體驗并同意受訪。研究樣本量的決定以受訪者的資料重復出現(xiàn),且資料分析時不再有新的主題呈現(xiàn)(資料飽和)為標準。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質(zhì)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方法為指導,通過深度訪談,了解并記錄護理危重病人的護士的主觀體驗。訪談內(nèi)容完全是開放式問題,不加任何引導和暗示,訪談內(nèi)容主要由以下3個方面構成:①經(jīng)過ICU輪轉(zhuǎn)后護理危重病人時的心理感受;②對新護士輪轉(zhuǎn)ICU的看法;③新護士輪轉(zhuǎn)ICU的時間。訪談過程中根據(jù)實際訪談情況及受訪者的情緒適當調(diào)整談話內(nèi)容及方式。
1.3 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訪談依據(jù)保密、自愿、方便的原則,訪談時邊聽邊注意觀察對方細微的表情變化,同時對整個談話過程進行錄音,將每次談話內(nèi)容及表情變化于當天完整記錄。每次會談時間在45分鐘左右,每人進行1~2次,第2次會談除了反饋上一次談話內(nèi)容,還澄清一些不明確的回答,以增加資料的準確性。訪談結(jié)束后研究人員反復聆聽錄音,閱讀記錄的書面文字資料,進行分析、推理、總結(jié),歸納被訪者真實體驗中相似的資料,并通過研究者的語言形成主題,再用資料闡述和說明主題。
2 結(jié)果
2.1 主題1:經(jīng)過ICU輪轉(zhuǎn)后護士護理危重病人的心理變化
2.1.1 緊張與恐懼程度有所減輕
護士普遍反映輪轉(zhuǎn)ICU前,害怕獨自一個人去護理危重病人,擔心自己做不好,感到慌亂不知所措。輪轉(zhuǎn)ICU后,遇到危重病人心里坦然淡定了許多,更加有底氣和自信,不會亂了陣腳。護士A:“特別害怕自己獨自值班時遇到這種情況(危重病人搶救),不知道怎么面對,會很慌亂......在ICU面對危重病人后,會比之前的時候顯得從容淡定一些,特別看到ICU里面的護理人員在處理突發(fā)情況的時候很冷靜?!弊o士D:“對新入職的護士來說最怕上夜班,害怕一個人處理不了,尤其害怕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去面對這些(危重病人搶救無效死亡)。在ICU很容易碰到搶救,很多病人送到ICU就開始搶救。輪轉(zhuǎn)ICU后,應急能力,預判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遇到高危病人,就知道提前做什么準備,事情分得出輕重緩急。而且經(jīng)歷過類似場合后,心里會坦然許多。”護士E:“實習的時候和老師搶救過一位病?;颊撸以谝慌詫懼涗?,手不自主地發(fā)抖,感到頭暈。從那以后特別擔心自己獨自上崗時面對這樣的情況,害怕自己處理不好。在ICU看到的都是大場面,時不時抽個血氣,來個搶救。輪轉(zhuǎn)后,(遇到危重病人)比以前有底氣多了,可以有頭緒地進行,覺得幫助很大?!?/p>
2.1.2 人生觀的改變
在ICU封閉的環(huán)境里,見識和護理了危重病人后,護士的人生觀受到影響。護士B:“我以往覺得人在有意識的時候身受痛苦,還不如即刻離世來得解脫,在醫(yī)院治療還會讓醫(yī)生護士忙成一團,畢竟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必然事件。當我輪轉(zhuǎn)ICU后,沒有了先前的悲觀情緒,反而覺得自己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哪怕是基本的洗臉洗腳,口腔護理等。即使知道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還是要有勇氣去面對和承擔,如果不能走得很遠,那么就把當前過好,作為腫瘤科的護士盡所能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后感到舒適。”護士G:“覺得生命真的很脆弱,并且只有一次,留下的親人很可憐,我要活在當下,在自己有生之年,好好對待家人,多陪陪她們,要愛惜身體,做好我該做的?!弊o士J:“因為實習時遇到病人大出血的經(jīng)歷,一直抗拒這個職業(yè),在ICU遇到病重死亡的病人后,只覺得生命可貴,只要盡心盡力就好?!薄?/p>
2.2 主題2:腫瘤科新護士非常有必要到ICU輪轉(zhuǎn)
所訪護士都認為腫瘤科新護士非常有必要到ICU輪轉(zhuǎn),對觀察病人的病情有幫助,見到了許多普通病房沒有的儀器設備,鍛煉了應急能力,增強了心理素質(zhì)。護士A:“護理的重病人多了,有一些平時不太注意的細節(jié),會做的更加全面,而且也越來越有耐心,同時也學到了一些如何處理平時較少遇到問題的技能?!弊o士D:“輪轉(zhuǎn)ICU除了可以見到一些平??剖乙姴坏降膬x器和操作,更多的可以鍛煉應急能力,(對病人病情)要有預判能力,對于高危病人,你該提前做好什么準備,知道事情輕重緩急。當你經(jīng)歷過類似場合后,心里會坦然些,不容易慌。”護士B:“去監(jiān)護室輪轉(zhuǎn)是有必要的,可以學習更多的基礎護理,也可以學到遇到危重病人時的緊急應對措施。”護士E:“去ICU輪轉(zhuǎn),不僅是操作能力上有所提高,心理素質(zhì)也會加強很多。”
2.3 主題3:腫瘤科新護士到ICU輪轉(zhuǎn)4~5周比較合適
訪談中有8人認為腫瘤科新護士到ICU輪轉(zhuǎn)4~5周比較合適。護士C:“覺得輪轉(zhuǎn)4周時間比較合適,ICU的一些儀器科室并沒有完全具備,4周時間剛好讓我學習怎樣護理臥床的危重患者以及相關儀器的操作。”護士D:“我認為4或5周可以了,我們輪轉(zhuǎn)時也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動手不多,還是以看和感受為主?!弊o士B:“輪轉(zhuǎn)時間5周左右比較好,因為第一周基本上都在熟悉各種操作,鞏固4周比較扎實一點?!弊o士I:“新職工輪轉(zhuǎn)ICU一個月即可,日常的護理工作比較常規(guī)基礎,主要還是認儀器,看病種和感受體會?!?/p>
3 討論
腫瘤科新護士面對危重及臨終的病人時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普遍存在,也嚴重影響了她們的心理健康。盡管帶教老師與新護士“一對一”的幫扶與培養(yǎng),能給予新護士業(yè)務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有利于新護士緩解心理壓力,但是當新護士獨自值班面對危重病人時心理沖擊仍然很大。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部分訪談護士認為腫瘤科新護士到ICU輪轉(zhuǎn)4~5周比較合適。通過輪轉(zhuǎn)ICU短期培訓,有針對性地在ICU封閉的環(huán)境里去親身感受,見識全部是臥床的危重病人,而且經(jīng)常在不經(jīng)意間就會經(jīng)歷一場大搶救?;氐侥[瘤科病房工作面對危重病人時,自信心提高,心里更有底氣,內(nèi)心也坦然了許多,不再因為緊張而慌亂、不知所措,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也更加積極。所有訪談護士都認為非常有必要到ICU輪轉(zhuǎn),對細致地觀察病人的病情有幫助、鞏固了各項基礎護理、見到了許多普通病房沒有的儀器設備并學會了簡單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技能。通過輪轉(zhuǎn)ICU,無論對病人病情的預判能力、還是自我應急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都得到了提高和鍛煉。
因此,護理管理者可適當調(diào)整腫瘤科新護士的培訓計劃,除了科室制定的規(guī)范化培訓以外,需要增加ICU的短期培訓項目。
4 小結(jié)
本研究通過對10名護士的深人訪談,了解了腫瘤科新護士在ICU短期培訓后護理危重病人的心理變化,感受到她們工作中承受的壓力,探討了她們?nèi)松^的變化,以及在ICU 4~5周的短期學習的收獲。希望通過這一研究能引起護理管理者對腫瘤科新護士護理危重病人心理狀態(tài)的重視,理解并關心新護士,為她們制定合適的培訓計劃,使其盡快適應護士的角色,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護理工作者。
參考文獻
[1]姜玉.淺談如何培養(yǎng)新護士[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3):242-243.
[2]孟蕾,劉美芳.新護士獨立值班初期心理狀態(tài)的質(zhì)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12):3299-3300.
[3]魏譽民,余婷,謝鳳蘭,等.護士在護理臨終病人中的真實體驗[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01-304.
[4]黃惠雯,童琬芬,粱文蓁,等譯著.Qualitative Research.最新質(zhì)性方法與研究[M].臺北:韋博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252-258.
[5]胡雁.質(zhì)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9):773-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