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寧
一、案例背景
學生懼怕寫作文,不知道寫些什么。誠然,作文需要素材,尤其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但一個人經歷有限,對于一個初中生更加困難。那么如何解決呢?一次的作業(yè)課上,一篇閱讀理解對學生的啟發(fā)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可以將閱讀教學用于作文教學,讓學生將閱讀中學到的文章技巧、生活素材用于寫作中,這樣既提高了閱讀理解,也讓學生更好地學會寫作文。
二、案例描述
下午第一節(jié)課,我早早抱著一堆練習走進教室,看見學生們不少睡得正香,昏昏沉沉。春眠不覺曉,又是一個暖洋洋的下午,還是一節(jié)作業(yè)課,學生更是犯困。
師:“下午好,今天我們評講一篇閱讀理解,請大家把練習打開。”
學生看見紅筆的批閱,得分普遍不高,有的嘀咕:“怎么得分這么低,我明明回答了好多點呀?!?/p>
老師的第一題是問文章的標題有什么好處。文章的標題是:滿架秋風扁豆花,引用的是鄭燮的詩句。學生紛紛舉手道:“點明文章的中心、點題文章的線索、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師:“很好,你們說了很多點,可是為什么起這樣的作用?你的根據(jù)是什么呢?做閱讀理解是做別人的文章,但你可以換位思考試試,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生:“文章是圍繞扁豆花來寫的,所以標題點明了文章的中心?!?/p>
師:“很好,站在了作者的角度思考了。還有嗎?”
生:“扁豆花作為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使文章更有邏輯,有條理?!?/p>
師:“觀察仔細,不錯,那么我們可以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試試嗎?就是你讀完這個標題有什么感受?”
生:“這句話是引用了詩句,鄭燮的詩句?!?/p>
師:“對的,那么作用呢?你的閱讀感受是什么?”
生:“想要繼續(xù)讀下去,哦,這引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師:“再想想引用詩句還起到什么作用?”
生:“詩意!使文章更富有詩意!”
師:“非常好!這樣回答就非常的全面了,可以得滿分。”
就在此時,一個平日不愛舉手的孩子突然舉手說:“老師,原來一個標題有這么多的作用啊,我們平時在寫作文的時候這么用,是不是就可以得高分了?”
一個七年級的孩子,滿臉稚氣的提問,卻引起更多的思考和啟發(fā),真的讓我很開心。“你的發(fā)現(xiàn)值得表揚,這雖然只是寫文章的一點細微的技巧,但是非常的實用,我想這位同學將來寫作文的時候一定會起一個好的標題。同學們不要小看一個好的標題,它可能是文章的出彩之處,而且如果標題是線索會使文章很有條理,至少不會走題?!?/p>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思考的地方嗎?想想有哪些我們在寫作文中可以借鑒之處,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p>
生:“我明白了‘人生之秋的意思,鄭燮流落到蘇北小鎮(zhèn),是處在人生落魄、失意的低谷中,但是他依然淡定從容地過著日子,這和扁豆花的生存狀態(tài)一樣——生長在秋天這個蕭瑟的季節(jié)里,但它依然充滿生機和活力?!?/p>
師:“你說得非常好,這是你通過讀文章,通過做題明白的道理,那么對作文有什么啟示?”
生:“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素材,我收獲了鄭燮在失意、落魄中卻從容生活的故事,如果以后寫關于困難、關于挫折的文章時候,這將會轉化成我的案例,我的素材。”
師:“總結得非常好,讓我們用掌聲加以鼓勵,如果我們都帶著思考去閱讀題,我們每做完一篇都會有很大的收獲,不僅是閱讀能力有提高,對寫作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三、案例反思
一次閱讀練習居然讓一個不愛寫作文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啟發(fā),我們?yōu)楹尾患右陨钊胪诰蛞幌?,讓這次的收獲成為這個孩子的,也成為全班的?或許大家的作文下次都會令人有所啟發(fā)呢?
我們平時還專門開設作文課,程序化地欣賞佳作、講授文章作法,學生印象卻不深刻,何不試試在做完一篇閱讀理解后細致分析,來引起學生在文章妙處上的共鳴。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學生經常失分的課外閱讀,還給學生寫作文提供了思路。
1.重視課內課外閱讀練習
近年來隨著考試的閱讀量增加,理解文章的難度加大,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成了現(xiàn)階段的目標。剛剛工作那幾個月,甚是不得法,想著只有通過看課外書做閱讀題才能提升,希望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結果發(fā)現(xiàn)反復地做題沒有立竿見影之效果,學生只是一味地囫圇吞棗,成效不大。
做課內課外閱讀,沒有錯,問題在于平時太急躁了,沒有把每題都講明白,講清楚,將徹底。我們要讓學生一文一得,一題一得,既然做了就要有收獲,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去反思。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2.通過閱讀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
寫完一篇閱讀后,讓學生總結這篇閱讀用了什么技巧、特點,我們能否將這些技巧、特點用于我們日后的寫作當中。先讓學生歸納總結,分別站在作者自身角度以及讀者角度去思考。找到這些技巧、特點后,及時安排作文片段訓練,就讓學生用上最近閱讀練習中總結的技巧、特點?,F(xiàn)學現(xiàn)用,及時鞏固。
除了文章作法,學生也可以從閱讀中收獲寫作的素材。寫作素材的匱乏是現(xiàn)在學生的普遍問題,他們很難從生活中尋覓到素材,要不然就是一些雷同或者老套的題材、素材。其實平日里做那么多的閱讀理解,不就是源源不斷的素材來源嗎!很多文章都非常的富有哲理、內容豐富,我們?yōu)楹尾豢梢詫⑵滢D換成我們的寫作素材、我們的案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