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階段進行科學理論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包含了眾多的物理課程和知識,其中物理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要想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就要進行相應的實驗活動,它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層次的掌握,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從初中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出發(fā),對實驗教學的意義進行了探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巧用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希望能夠為物理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借鑒性的意義。
關鍵詞:實驗教學;教學效率;科學物理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都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在進行物理教學時,要利用實驗進行物理教學,從而將實驗帶來的優(yōu)勢進行充分地發(fā)揮,進而促進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相信在實驗教學模式下,物理教學效率會出現(xiàn)顯著的提升。
一、 初中物理知識的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教師的教學目標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傳統(tǒng)教學中只重視理論知識轉變?yōu)榱俗⒅貙嵺`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原因在于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認知形成的初期,這個時候的他們對外界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他們會不斷地就存在的疑問進行提問,并且由于物理教學較為深奧,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更多的疑問。進行有效的實驗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整體性的感知,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主地解決,實現(xiàn)了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拓寬眼界,實現(xiàn)更深層次的學習,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實驗教學的意義
(一) 進行實驗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源于興趣。初中生成長的初級階段,對社會中存在的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不管是教師改進教學方式,還是學生進行自主化的學習,最為關鍵的還是對學習興趣的調動,在學生產(chǎn)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之后,就會使他們喜歡上實驗,最終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高效化學習。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將書本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進行融合,從而提升學生進行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對“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進行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把平面鏡放置于桌面上,然后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一條中線,在這條中線基礎上,畫出三條相交于一點的直線,并將紙張放在鐵架臺上進行簡單的固定,然后將紙張置于平面鏡上,最后用激光筆從三條直線分別射入到入射點,從而發(fā)現(xiàn)光的反射規(guī)律。在課堂中運用一個實驗,就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實現(xiàn)更高效的物理學習,與此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物理的無窮魅力。
(二) 進行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能力
目前物理教學現(xiàn)狀存在著教師在講臺上講課,而學生枯坐臺下聽課,這種現(xiàn)狀導致學生很難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和學生未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對課程進行改革之后,教師認識到實驗對于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會對實驗過程進行具體的安排,從而實現(xiàn)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讓他們成為物理課堂上真正的主人。例如,在對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慣性現(xiàn)象”進行講解時,學生能夠根據(jù)生活實例和相關的物理知識學習,得到一個淺顯的認識。在此種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將本班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讓學生們了解在進行慣性運動的過程中,慣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簡單的匯報,并在學生和教師的評價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
三、 巧用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
(一) 增加實驗的趣味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造成了極大限制,學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將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變革,加強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塑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對初中物理滬科版“光的色散”進行實驗時,可以在盛有水的盆里斜放一面鏡子,之后讓太陽光反射到白紙上,不斷調整水中鏡子的角度,會明顯看到不同顏色的光。這是因為光在反射過程中將水的顏色進行保留,然后通過鏡子進行反射,在這個實驗中水起到了光棱鏡的作用,將光的顏色進行了分解,再通過鏡子進行發(fā)射。通過實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實驗興趣,而且?guī)椭鷮W生有效地掌握了“光的色散”知識。
(二) 對實驗操作過程進行指導
在國內外專家長時間的研究下,認為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要尊重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只有他們實現(xiàn)自主化的學習,才能夠形成對知識的有效掌握。所以,教師要認清實驗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符合初中生認知的實驗方式,使他們能夠在實驗中感受到無限的樂趣。例如,在對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教材《認識浮力》進行講解時,將a、b、c、三個同樣質量的物品放置于彈簧測力計的下端,a處于自然懸空狀態(tài),b放置于手掌上,c放置于水中。教師在這個實驗中可以引導學生,對于不同情境下浮力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從中探索浮力的大小以及產(chǎn)生的原因。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在尊重實驗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最終根據(jù)實驗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掌握物理學習的規(guī)律。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物理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已是必然趨勢,所以,教師要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進行準確的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根據(jù)實驗規(guī)則,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幫助他們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在實驗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從而實現(xiàn)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芳香.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效率——有效實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79-280.
[2]史濟光.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1):29-30.
[3]沈曉雅.改進實驗教學 提高教學效率——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科學物理實驗教學[J].學周刊,2015(22):188-189.
[4]余榮興.凸顯實驗作用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中學教學參考,2016(35):66-67.
作者簡介:
江德華,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縣龍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