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欽
摘 要: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是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改變以往的教學手段,注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首先要明確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地位,其次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再次教師要在課后練習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最后教師要在課外閱讀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這樣從多方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無論是對學生現階段的學習和生活,還是對其未來的工作和深造學習都有很大益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策略;閱讀創(chuàng)造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5-28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6-0052-02
一、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對促進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創(chuàng)造性閱讀代表著閱讀活動的最高形式,它代表著不局限于目前閱讀的材料,而能夠獲得起源于目前閱讀材料卻在思想層次方面高于目前閱讀材料的思想和理論。對小學生而言,閱讀創(chuàng)造力就是通過閱讀材料能從中總結出知識技巧,而且能夠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巧妙地應用所學知識技巧,這對提高小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當今社會是充滿了高速性、高更新性的社會,任何學科、任何專業(yè)都要求人們有很強的融會貫通能力和創(chuàng)新變革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有很強的可塑造能力,教師不應當讓學生只關注作業(yè)、成績,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后之余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并讓學生從較深層次的角度學習所閱讀的內容,并提煉出屬于自己的所思所想,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
隨著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小學生可以從小擁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視界,能夠擁有發(fā)散型思維,能夠從更多的角度了解各種知識,這無論是對其語文學科的學習,還是數學、英語等學科的學習都是有益的,而且這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
二、小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現狀
要想找到切實提升小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方法,首先就需要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創(chuàng)造力現狀進行分析,同時,找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達到針對性的優(yōu)化和培養(yǎng)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
(一)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量有限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閱讀訓練時,通常都是以既定的課本中的閱讀內容作為教學主導的內容,在閱讀范圍的拓展上并不十分注重。而從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角度分析可知,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正是通過豐富閱讀經驗來達成的,這種總體的閱讀量上的局限性,使得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二)小學生缺乏自主閱讀的空間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仍然處在知識積累的階段,其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是有一定的局限的。這種情況下,教師通常都是采用主導引領閱讀教學為主要形式,而沒有給學生的自主閱讀留出一定的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參與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和想象空間,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形式比較單一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指,小學生所接觸到的語文閱讀的內容大都源于課本,且閱讀的時間都是在晨讀時間,在課堂教學的結構安排上,并不能夠給學生的閱讀提供專屬時間和空間的條件,這也是制約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一個因素。
三、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對策分析
(一)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
對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來說,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讓小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學知識,然后讓小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而且還要讓小學生擁有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自主地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分析和理解課文,從而得到不一樣的結論和看法。想要達到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牢牢把握住在課堂教學中講解課文這一部分,這是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很重要的途徑之一。在講解課文時,教師要擺脫“讀背記”的三步戰(zhàn)略,這樣枯燥的教學過程會讓小學生對課文失去興趣,而且還會使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弱化,使小學生認為只要讀讀、背背、記記就能在考試取得好成績,而實際上這對其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毫無作用。因此教師要改變上述做法,不再只是要求學生依靠死記硬背來記住知識和解題技巧,不再只是以考試成績或者測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好壞和能力的高低。教師可以給小學生描述出課文中所處的情境,讓小學生能夠在老師的講述中沉醉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感受作者在寫下這一字一句時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和感受,從而達到很好的閱讀效果。而恰當地將小學生引入文章情境的方法也有很多種。
比如,在課堂上講解《觀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教師朗讀或者請學生代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小學生在心中勾勒出文章所描述的究竟是什么樣的潮水、是怎樣壯觀的景觀。教師還可以在網上查找出錢塘江大潮的視頻,通過在課堂上讓小學生觀看來提高小學生對大潮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為學生的閱讀描述出適當情境的方式,不僅能夠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還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避免在課堂上出現“人云亦云”的不良情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小學生形成“答案不止一個”的觀念,讓學生去尋找更多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發(fā)散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讓小學生自主地從多個角度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鍛煉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
(二)在課后練習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
完成課后習題作業(yè)是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但是乏味的語文課后習題作業(yè)會讓小學生產生敷衍了事的念頭甚至導致抄襲等現象的出現,因此,教師一定要布置富有趣味性,能夠展現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課后習題作業(yè)。課后習題既要涵蓋所學知識,能夠讓小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增加對各項知識的運用,還要考查小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最重要的是,作業(yè)一定不能是干巴巴的陳述疑問,要充滿活力和生命力,能夠讓小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思考過程中完成作業(yè),讓小學生對作業(yè)不再有抵觸感。
比如,在《龜兔賽跑》這一課文的課后作業(yè)布置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兩個作業(yè):請描述一下賽跑途中烏龜和兔子的心理過程;請續(xù)寫一篇《龜兔賽跑新編》。這樣富有趣味性的作業(yè),不僅能夠調動小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而且通過各種新角度來分析文章,能夠讓小學生獲得更多新的理解,讓小學生獲得自豪感和自信心,這能充分激發(fā)小學生課內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自主地從多個角度來分析或者更深層次地去理解每一篇文章,從而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突飛猛進。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改變課后練習的形式,不再只是留下課堂作業(yè)讓小學生完成,還可以讓小學生針對所學課文設置問題。即在班級內分為若干個兩兩對應的小組,讓每個小組設置幾個問題,并把問題交給對應的小組,由對應小組成員進行解答。這樣,讓小學生通過在小組內討論和探索來得到答案,能夠提高學生對開放性閱讀的熱愛和對課外練習的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培養(yǎng)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需要學生廣泛的課外閱讀
說到語文教學,就離不開“讀書”二字,讀書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點。而要想讓課外閱讀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首先,教師要給小學生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想要讓小學生安安靜靜、踏踏實實地閱讀一本中外文學名著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小學生普遍對那些難懂的文學著作提不起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考慮到閱讀材料中包含的知識技巧。其次,教師要盡量提高閱讀材料的趣味性和思考性,讓學生在愉快的閱讀中主動地思考問題、探索問題,進而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可以由淺層次的寓言故事入手,逐漸地讓學生閱讀更深層次的短篇文學作品,這能夠顯著地提高小學生對閱讀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再次,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過程制定一定的計劃和規(guī)定,為學生制定每天的最低閱讀量,并對其進行檢查,防止出現偷懶、應付的現象。
此外,僅僅依靠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每天根據自己閱讀的內容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想,這種閱讀感想的內容既可以是自己獲得了什么知識或者寫作技巧,也可以是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學生還可以寫出自己想要續(xù)寫的內容。通過及時記下自己的閱讀感想,學生能夠對自己閱讀所得知識進行回顧與復習,讓課外閱讀取得更好的效果。
為了課外閱讀能夠在全班乃至全校更好地推廣和實行,班級內要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教師可評出班級內的“閱讀之星”,并對其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提出鼓勵和表揚,而且可在全校范圍內組織“愛閱讀,愛讀書”的活動,可以以朗讀比賽、手抄報比賽等形式,讓小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激發(fā)閱讀的積極性,進而提高閱讀創(chuàng)造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讓小學生成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而不是死板、只會套用公式定理的庸才,教師就需要從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入手,明確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在課后練習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在課外閱讀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我們通過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為塑造適應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賴偉麗. 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上旬刊),2016(12):443.
[2]隋秀蘭.試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神州,2018(2):165.
[3]魯洪輝.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10):79.
[4]陶四蘭.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