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限定詞之功能視角研究
      ——以英漢為例

      2019-02-19 03:25:39何偉李璐
      山東外語教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限定詞序數(shù)修飾語

      何偉 李璐

      (1.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2. 北京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 北京 100083)

      1.0 引言

      限定詞作為語法學術語,最早可見于1924年Palmer & Ford對英語名詞詞組相關現(xiàn)象的描述。當然,限定詞不僅存在于英語,也存在于世界其他語言,只不過學界多聚焦于英語限定詞的探討。譬如,Chomsky(1957)將限定詞寫進短語結構規(guī)則“NP→Det+N”,肖俊洪(1998:63)也認為沒有限定詞,許多名詞在小句中的意義便成了“無源之水”。本文認為,上述觀點也適用于英語之外的其他自然語言,包括漢語。鑒于限定詞在名詞詞組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考慮到目前學界對其研究尚不夠充分的背景,本文以英語及漢語為例,從功能視角對限定詞的功能、分類、體現(xiàn)形式以及多項限定詞同現(xiàn)時的順序等加以探究,目的是通過英漢語之間的對比,為限定詞提供一個可以借鑒的較為全面的描述。

      2.0 學界以往研究

      傳統(tǒng)上,英漢限定詞主要包括代詞、數(shù)量詞以及名詞所有格等,除此之外,英語限定詞還包括一個很凸顯的詞類,即冠詞。除英語冠詞外,英漢其他限定詞在很長時間內均被放在定語(即修飾語)范疇內討論。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逐漸認識到限定詞與修飾語對中心詞的作用存在不同,即前者主要是對中心詞起特指或泛指、定量或不定量等限定作用,而后者主要起描繪功能。由此,限定詞從修飾語中分離出來。目前學界對英語限定詞的描述比較全面且影響廣泛的研究以Quirk, et al.(1985)為代表,他們將英語限定詞分為三類,即前位限定詞(如half、one-third、such等)、中位限定詞(如冠詞a/an、the以及this、that、every等)、后位限定詞(如基數(shù)詞、序數(shù)詞以及many、a large number of等)。這三類限定詞一般按照“前位限定詞+中位限定詞+后位限定詞”的順序排列,如all the five boys①。此外,Quirk, et al.(1985)還提出前位限定詞相互排斥,中位限定詞亦是如此。學界有關漢語限定詞的研究較為零散,主要包括代詞,涉及指示代詞,如“這”(何元建,2000;黃正德等,2013);同位語結構中用作第一個成分的人稱代詞,如“他們學生”里的“他們”(黃正德等,2013;洪爽、石定栩,2013)以及作為領有者的人稱代詞,如“你太太”(何元建,2000)等,數(shù)量詞在語法著作中一般單列一章予以討論。

      功能學界對限定詞也有諸多討論,比如Halliday(1994/2000:181-183)認為英語名詞詞組中,限定詞(對應于指示語)對中心詞起特指或者非特指作用,其中特指分為指示和屬有。此外,Downing & Locke(1992)指出,限定詞還可以對中心詞在數(shù)量方面進行限定。Fawcett(forthcoming:50)則從語義視角指出限定詞范疇中存在一種“選擇”(selection)概念,Downing & Locke(1992)與Li(2017:342)對此也略有提及。具體來說,限定詞均有所指,該所指是從其右面限定詞的所指中選擇而來,并以此向左類推。這種“選擇”概念在英語中既可以通過of體現(xiàn)(漢語中為“的”字,參見何偉等,2015a),也可以隱而不現(xiàn)。例如the five biggest of the boys中,限定詞biggest的所指是從the boys的所指中選擇得來。同理,限定詞five的所指是從biggest of the boys的所指中選擇得來。由此,F(xiàn)awcett(forthcoming:50)依據(jù)英語限定詞表達的不同語義將其分為九類,并對它們共現(xiàn)的順序進行排列,即“類型限定詞/表征限定詞v部分限定詞v比例限定詞v數(shù)量限定詞v序數(shù)限定詞v最高級限定詞v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v指示限定詞”(v表示選擇詞)。何偉等(2015a)將上述“選擇”概念應用于漢語,指出漢語限定詞包括指示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與類型限定詞六類。整體而言,不同學者對限定詞功能及分類等方面的認識在不斷細化與深化。

      3.0 限定詞的功能、分類與體現(xiàn)形式

      3.1 限定詞功能與分類的再思考

      概括來講,我們認同限定詞范疇內存在“選擇”概念的觀點。雖然Fawcett未能明確指出限定詞的功能,但我們認為,不同限定詞在語義本質上均是通過不同手段對所言之“物”進行明確,包括界定其指示、確定其順序、明晰其比例、明確其數(shù)量、引介其修飾語、凸顯其極性程度、識別其部分、圈定其類型、鎖定其位置等,從而使聽話者盡可能準確并經(jīng)濟地識別所指對象。

      至于其分類,本文大致認同F(xiàn)awcett(2006,2007,forthcoming)及何偉等(2015a,2015b)的觀點,并作進一步的完善。比如,我們首先否定了表征限定詞的存在。所謂表征限定詞(the representative determiner,rd),即表征中心詞所指“物”的一類較為抽象的限定詞,英語中主要是由photo、picture、conception、impression等體現(xiàn),如aportraitof his wife、myimpressionof James等(Fawcett,2006:87;forthcoming:55)。然而,我們認為Fawcett在上述兩個名詞詞組中心詞的判斷上有失偏頗。語義上,aportraitof his wife及myimpressionof James重點在于強調portrait與impression,of his wife及of James只是對前者內容的實體化與說明。因此反映在邏輯結構上,兩個名詞詞組的中心詞應分別為portrait與impression,介詞短語of his wife與of James為后修飾語。Fawcett(2006:87)也承認表征限定詞所指的“物”并不是其后中心詞所指“物”的子集。嚴格來說,表征限定詞并不表達選擇概念,而是一種抽象的表征。由此,我們認為表征限定詞并不存在。其次,我們將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the qualifier introducing determiner)擴展為修飾語引介限定詞(the qualifier/modifier introducing determiner,qid/mid)。原因在于,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是Fawcett(2006:88, forthcoming:57)對英語的觀察。至于該限定詞在漢語中是否存在,目前學界尚未討論。從功能視角來看,漢語中也存在引介修飾語的限定詞。只不過修飾語在漢語中通常前置(Halliday & McDonald,2004:315),因而該類限定詞在漢語中引介的是前修飾語,即為the modifier introducing determiner, mid??傮w而言,英漢語言中皆存在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再者,我們觀察到英漢語均存在一類表達倍數(shù)的比例限定詞,同時漢語還包括一類特殊的限定詞,即位置限定詞。由此,本文提出英漢限定詞在語義上均包括指示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類型限定詞以及部分限定詞,此外,漢語中還存在位置限定詞,具體見下文。

      3.2 指示限定詞 (the deictic determiner,dd)

      指示限定詞是名詞詞組中最常見的限定詞(Fawcett,2006:82;forthcoming:51;何偉等,2015a:93)。語義上,它可以通過“與言者的‘現(xiàn)在’或‘這里’為參照點”說明中心詞所指“物”與“言者”的指示關系,或通過“屬有關系”來回答“是此非彼”的問題。

      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指示限定詞的“指示”意義通??梢杂尚问巾?即詞或詞素)說明,如指示代詞this、these、which等;“這”“該”“哪”“這些”“這里/兒”等。此外英語中還可以由定冠詞the說明,如thechampion。漢語中還可以由名詞詞組填充,即“這”“那”與量詞組成的結構,如“這個”“那只”等。

      英漢指示限定詞的“屬有”意義通常可以:

      (1)由形式項說明,如英語中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my、your、his、their、whose等,漢語中的人稱代詞如“你媽媽”“它葉子”“誰家”以及“其”(“哀其不幸”)等;

      (2)由屬格字符串②填充,如Fred’s、my very own等;“我的”“我自己的”等。

      總的來說,指示限定詞語義上可以表達“指示”與“屬有”意義,只不過其體現(xiàn)形式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存在差別。表達“指示”意義的限定詞在英語中主要由定冠詞the與指示代詞兩類形式項說明。漢語中沒有定冠詞(黃正德等,2013:269;Li,2017:342),其“指示”義主要是由指示代詞這一形式項說明。鑒于漢語指示限定詞一般都需要量詞的參與,如“這本書”等,因此表達“指示”意義的限定詞還可以由名詞詞組填充。

      在表達“屬有”意義的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語表現(xiàn)較為一致,即均可以由形式項與屬格字符串體現(xiàn),但兩者情況各有不同。英語中的“屬有”義主要是由語法化的手段(即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屬格字符串)表達,只不過前者作為形式項本身就可以表達“屬有”意義,如my、your、his等。而后者則需要借助屈折形式’s或形式項own來表達。相比之下,漢語“屬有”義的表達通常需要在人稱代詞的基礎上借助“的”字組成屬格字符串,如“你的媽媽”“它的葉子”等。但在某些語用因素的影響下,“的”字也可以省略,如“你媽媽”“它葉子”“誰家”。由此,漢語表達“屬有”意義的指示限定詞也可以由人稱代詞等形式項說明。

      3.3 序數(shù)限定詞(the ordinative determiner,為od)

      序數(shù)限定詞用來表示在同類“物”中,中心詞所指“物”的順序如何,我們稱之為“序量”(“順序的量”),如the nextmoment、“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等。

      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語序數(shù)限定詞通??梢裕?/p>

      (1)由性質詞組③填充,體現(xiàn)為“the+序數(shù)詞”或“the+next/last”,如the firstbook、the lastchance等。偶爾序數(shù)詞及next/last等還可以接受其他詞的修飾,如the very firstyear、the very lasttime等;

      (2)由形式項說明,即由序數(shù)詞或next/last來說明,如yournextmove、mylastoffense等。

      相較而言,漢語序數(shù)限定詞主要:

      (1)由名詞詞組填充,體現(xiàn)為“第+基數(shù)詞+物量詞”或“上/下/前/后+基數(shù)詞+物量詞”,如“第三次會議”“上一個月”“后一名”等。偶爾表示次序的“第”也可以被“頭”“末”等替代,如“頭一次”“從第一個字到末一個句號”。同英語序數(shù)詞一般,漢語序數(shù)詞也可以接受其他詞的修飾,如“最末一個人”等,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2)由形式項說明,即由“(第)+基數(shù)詞”說明,如“北京第一中學”“二戰(zhàn)”“三營子”等;表示親屬關系的排序還可以由“大”“小”等形式項說明,如“大兒子”“小姨媽”等。

      總體而言,序數(shù)限定詞在語義上表達中心詞所指“物”的順序。但基于上述英漢示例,我們觀察到,兩種語言在表達“序”概念時對語法形式的依賴程度有所不同,即英語主要通過基數(shù)詞詞尾的語法變化,而漢語主要依靠“第”“頭”“末”等表達序量意義的詞匯。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序數(shù)限定詞皆可以由形式項說明或由詞組進行填充。

      3.4 比例限定詞(the fractionative determiner,fd)

      比例限定詞與中心詞所指“物”整體的量有關,即把中心詞所指的“物”看作一個整體,記作“一”,突出表現(xiàn)所占“比例幾何”的問題。在體現(xiàn)形式上,依據(jù)Fawcett(forthcoming:54)的觀點,“比例”主要有四種呈現(xiàn)方式,即分數(shù)、百分數(shù)、小數(shù)及其他(如halfof the time、twoout offive等)。以上四種呈現(xiàn)方式所指的“物”均在中心詞所指“物”的數(shù)量范圍之內,即所占“比例”均小于“一”。然而從廣義上講,這種“比例”也可以是大于“一”的,比如倍數(shù)。因此,我們將比例限定詞的范圍加以擴展,即認為英漢比例限定詞均有五種呈現(xiàn)方式,包括分數(shù)、百分數(shù)、小數(shù)、倍數(shù)及表達半數(shù)與成數(shù)的其他呈現(xiàn)方式。

      表達“分數(shù)”的比例限定詞在英語中主要由名詞詞組填充,體現(xiàn)為“基數(shù)詞+序數(shù)詞”,如one fifth、two thirds等;在漢語中主要是由形式項說明,即由“基數(shù)詞+分之+基數(shù)詞”來說明(Li,2017:344),如“五分之三”等。

      表達“百分數(shù)”的比例限定詞在英語中主要是由名詞詞組填充,體現(xiàn)為“基數(shù)詞+percent”,如two percent、one hundred percent等;在漢語中主要是形式項說明,即把“位數(shù)單位+分之+基數(shù)詞”看做一個整體,并由該結構說明,如“千分之一”“百分之百”等。

      表達“小數(shù)”的比例限定詞在英語中主要是由名詞詞組填充,體現(xiàn)為“(zero)point+基數(shù)詞”,如(zero)point five等;漢語中主要是由形式項說明,即由“零點+基數(shù)詞”說明,如“零點五”。

      表達“倍數(shù)”的比例限定詞在英語中主要是由名詞詞組填充,體現(xiàn)為“基數(shù)詞+times”,如three timesof last year’s exports等,其次還可以由形式項說明,即由double、triple、fourfold等表示倍數(shù)的詞說明,如The main windings capacity requireddoubleof the rated current capacity等;漢語則主要是由名詞詞組填充,體現(xiàn)為“基數(shù)詞+倍”(Li,2017:345),如“節(jié)省兩倍的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等。

      除分數(shù)、百分數(shù)、小數(shù)、倍數(shù)外,比例限定詞還可以由表示“半數(shù)”的形式項說明,英語中如half,見halfof the time,漢語中如“一半”“一半的學生”等。此外,漢語中還可以由表示“成數(shù)”的名詞詞組填充,即“基數(shù)詞+成”,如“七成的貨物”等。

      概括來講,英漢比例限定詞在語義上均可以表達所占“比例幾何”的問題,且皆可以由分數(shù)、百分數(shù)、小數(shù)、倍數(shù)以及半數(shù)等方式呈現(xiàn),漢語中還可以由成數(shù)體現(xiàn)。它們與選擇詞of或“的”相互配合,偶爾英語中的“選擇”概念可以由out of或in說明,如seven out of ten、one in ten。漢語中雖然也有“十有八九”“百里挑一”等表述,但它們主要是作為謂體(相當于謂語)、修飾語或狀語使用,如“別人十有八九會嚇唬她”“這個地點百里挑一”“百里挑一的君子”。選擇詞也可以不出現(xiàn),如two percentdiscount、halfan hour、“晚了零點五小時”“大半輩子”“三成股份”。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比例限定詞均可以由形式項說明或由名詞詞組填充。然而當它們接受修飾時,兩者均是由數(shù)量詞組填充,如over halfof the settlements、about one thirdsof drivers、“約百分之二的食鹽”“近五成的幾率”等。除此之外,英漢比例限定詞在體現(xiàn)形式上的重要區(qū)別在于,漢語比例限定詞可以出現(xiàn)在中心詞之后,而基本意義保持不變(何偉、洪竹楠, 2014:86),如“人口的三分之一”“資金總數(shù)的大半”,英語比例限定詞卻只能出現(xiàn)在中心詞之前。

      3.5 數(shù)量限定詞(the quantifying determiner,qd)

      數(shù)量限定詞是名詞詞組中非常常見的一類限定詞,其出現(xiàn)頻率僅次于指示限定詞(Fawcett,forthcoming:52)。數(shù)量限定詞表示“物”的數(shù)量,即表示中心詞所指“物”可以被計量,主要回答“數(shù)量多少”的問題,我們稱之為“基量”。它既可以表達確切的數(shù)量,也可以表達非確切的數(shù)量。

      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數(shù)量限定詞均可以:

      (1)由形式項說明,包括部分基數(shù)詞和不確定數(shù)量詞。前者如one、ten、nineteen、thirty-one、“一”“十”“百”“四百五十一”等,此外英語中還可以由冠詞a(n)說明。后者(即不確定數(shù)量詞)包括some、many、every、all、“許多”“無數(shù)”“每”“全部”等;

      (2)由名詞詞組填充,如six glassesof water、a numberof people、two hundred and fiftyfamily houses 、“十三億人口”“兩只手”“數(shù)個專業(yè)”“三公里的公路”等;

      (3)由數(shù)量詞組填充,如over twomonths ago、“大約2000升”等。

      英漢數(shù)量限定詞在語義層面與形式層面上的表現(xiàn)大體一致,即語義上均是對中心詞所指“物”從“數(shù)量”方面進行限定,在體現(xiàn)形式上可以由形式項、名詞詞組及數(shù)量詞組說明或填充。同指示限定詞一樣,漢語數(shù)量限定詞一般需要與量詞配合使用。Taylor(2002:380-383)等也從數(shù)量意義的表達上指出,英語屬于“單復數(shù)”語言(singular-plural languages),漢語則是“數(shù)詞+量詞”語言(numeral-classifier languages)的典型代表。

      3.6 最高級限定詞(the superlative determiner,sd )

      最高級限定詞主要是通過描寫“物”某個屬性的極限程度,從具有該屬性的同類“物”中對所言之“物”進行明確(Fawcett,forthcoming:52),因而最高級限定詞一般只適用于形容詞。熊嶺(2013:105)也指出極少數(shù)限定成分本身含有極性意義,如漢語中的“最”等,能夠起到確認所指的功能。

      就體現(xiàn)形式而言,英漢最高級限定詞均可以:

      (1)由性質詞組填充,在英語中主要體現(xiàn)為“(the)+形容詞最高級(+of)”或“the most+形容詞(+of)”,如the tallestgirl、the most beautiful and romanticplace等,其中the為性質詞組指示限定詞。在漢語中體現(xiàn)為“最+形容詞(+的)”,如“最盛時代”“最艱苦的階段”等;

      (2)由形式項說明,主要發(fā)生在序數(shù)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同現(xiàn)時的情況,英語中主要由“形容詞最高級”說明,如the secondlongestresign、the secondmost importantduty等。漢語中主要是由“形容詞”說明,如“第三大海灣”等。

      總的來說,英漢最高級限定詞在語義上均可以表示中心詞所指“物”某個屬性的極性程度。這種程度極性在英語中既可以通過語法化手段表達,即形容詞詞尾變化,如the longest等,也可以通過詞匯手段,即添加most表達,如the most importantthing等。漢語中則主要借助詞匯手段,即“最”表達,如“最盛時代”“最壞打算”等。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最高級限定詞一般均是由性質詞組填充,偶爾當序數(shù)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同現(xiàn)時,英漢最高級限定詞的體現(xiàn)形式發(fā)生變化,即英語最高級限定詞中的the與漢語中表示程度極性的“最”被省略,如the secondlongestresign、“第三大海灣”等,因此英漢最高級限定詞也可以由形式項說明。這是因為,英漢序數(shù)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同現(xiàn)時,通常按照“序數(shù)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的順序排列(Fawcett, forthcoming: 52)。由于英語中表達“序數(shù)”與“最高級”概念一般均要求形式項the的參與,漢語一定語境下序數(shù)限定詞(尤其是數(shù)目較小的序數(shù)限定詞)也可以表達程度極性的含義,因此出于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最高級限定詞中,重復出現(xiàn)的the及表達程度極性的成分可以承前省略。

      3.7 類型限定詞(the typic determiner,td)

      所謂類型限定詞,即表示中心詞所指“物”的種類或類型的限定詞,是抽象程度較高的一類限定詞。

      在體現(xiàn)形式上,英漢類型限定詞均可以由中心詞表達種類或類型的名詞詞組填充,通常包含數(shù)量限定詞與中心詞兩部分。英語表達種類或類型的詞包括type、kind、sort、class、category等,如a categoryof people、four classesof such sales、thistypeof new approach,其后通常需要選擇詞of的參與。漢語中表達種類或類型的詞有“種”“類”“樣”等,如“一種風俗”“兩類結構”“三樣水果”“這種事情”。有時英漢表示種類或類型的中心詞還可以接受其他詞的修飾,例如a new typeof business、“新一種形式主義”。

      某些情況下,英漢類型限定詞以隱性的形式存在,這種情況在物質名詞中比較容易識別,英語中以a new oil為例,oil作為不可數(shù)名詞,明顯不能接受數(shù)量限定詞a的限定,由此我們推知該名詞詞組表達的是a new type of oil的意義;漢語中如“早起沏了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這會子怎么又斟上這個茶來?”(選自曹雪芹《紅樓夢》),毫無疑問,“茶”為物質名詞不能論“個”,因此“這個茶”在該語境中表達的是“這種楓露茶”的意思。王力(1985: 215)也指出當不能論“個”的東西以“這個”論稱時,往往帶有“這種”的意味。除此之外,“隱性類型限定詞”也存在于可數(shù)名詞之中,因而在分析時需要依靠語境仔細辨別。例如In the United States, a new weapon is developed only when an existing weapon is not subject to modernization. 可知,new在這里是對中心詞類型的限定,應取new type意義。

      總體上,英漢類型限定詞均是在語義上對中心詞所指“物”的種類或類型進行明確。在體現(xiàn)形式上,它們的表現(xiàn)也較為一致,即一般情況下均是由中心詞表達種類或類型的名詞詞組填充。除了上述明顯表示種類或類型的限定詞外,英漢語中還存在“隱性類型限定詞”,因而在分析時需要依靠語境仔細辨別。

      3.8 部分限定詞(the partitive determiner,pd)

      部分限定詞主要表達中心詞所指“物”的某一或某幾部分,Halliday & McDonald(2004)也認為名詞詞組中存在此類限定意義,并稱之為“方面”(facet)。

      在體現(xiàn)形式上,我們認為部分限定詞在英語中主要是由表示部位或方位的名詞詞組填充,如英語中the backof the lorry、the endof the story(end作“最后部分”釋義)等等。在漢語中則主要是由表示部位或方位的形式項說明,如“船頭”“橋尾”等等。

      此處需要說明,根據(jù)Halliday(1994/2000:195)的理解,類似the backof the lorry、the endof the story等名詞詞組中,back、end是中心詞,of the lorry、of the story作為介詞短語充當中心詞的后修飾語。但本文認為,不同于a portraitof his wife、my impressionof James等語言現(xiàn)象,of his wife、of James是對portrait、impression內容的實體化與說明,而the back、the end與of the lorry、of the story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鑒于中心詞是名詞詞組的核心,決定其本質屬性,即去掉表達部分的詞語只保留中心詞,名詞詞組所指“物”不會發(fā)生本質變化。以He fixed the back of the lorry. 為例,去掉the back后,He fixed the lorry與原句相比,名詞詞組的所指只是在部分與整體方面有所改變。因此,我們把the back與the end看作部分限定詞比較合理。同樣的,漢語名詞詞組潛勢結構中也存在部分限定詞。

      3.9 修飾語引介限定詞(the qualifier/modifier introducing determiner,qid/mid)

      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的主要功能在于預示對中心詞進行分類或說明的修飾語的存在。按照所引介修飾語與中心詞的相對位置,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可以分為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與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前者以英語為代表,后者以漢語為代表。如前文所述,目前功能學界主要探討的是英語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即those,如thosepeople who have not worked for many years、thoseof you that are over thirty等(Fawcett, forthcoming:57)。這類限定詞極易與指示限定詞混淆,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可以與指示限定詞同現(xiàn),以顯示兩者是不同的成分(Fawcett,2007:196),如thoseofherfriends who wish to remember her by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a charity should ...,thoseofthefamily who have not been remembered in her will may challenge it。

      關于漢語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的討論,目前學界尚未展開。但依照上文討論,談及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勢必涉及限定詞及修飾語兩者。從以上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的示例來看,英語遵循限定詞在前,修飾語在后的線性排列。然而我們觀察到漢語限定詞與修飾語可以有兩種位置關系,一是限定詞在前,修飾語在后,如“那個戴眼鏡的人”等;二是修飾語在前,限定詞在后,如“戴眼鏡的那個人”等。限定詞與修飾語的相對位置不同,其蘊涵的意義也不同,這就為漢語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的存在提供可能。

      通常情況下,漢語名詞詞組內部是按照“限定詞+修飾語+中心詞”的線性順序排列的。這是因為名詞詞組內各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指潛勢”(specifying potential)。這些成分出現(xiàn)的順序一般也是按照特指潛勢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的(Halliday,1994/2000:187)。當修飾語的特指潛勢較為凸顯時,漢語中的名詞詞組也可以有“修飾語+限定詞+中心詞”的排序。由此,“那個戴眼鏡的人”中“戴眼鏡”所具有的特指潛勢較弱,其分類或描述功能較為凸顯。反之,“戴眼鏡的那個人”中“戴眼鏡”的特指潛勢較為凸顯。

      此外根據(jù)我們的觀察,并非所有的漢語修飾語均可置于限定詞之前,能夠移位的修飾語多是由小句填充。陸丙甫(1993:93)也認為“VP的”作修飾語時,其位置較為靈活,可以移至限定詞之前。熊嶺(2013:107)指出,小句填充的修飾語具有“強有定性”,即強特指潛勢。語義上小句表達具體的事件,具有不可復制的獨特性,以該具體事件為索引,中心詞的所指便能得到最精確的定位。以“昨天咬我的大狼狗”為例,熊嶺認為“大狼狗”中的修飾語“大”還停留在表示次類的細化階段,但加上小句填充的修飾語“昨天咬我”之后,便成了可確定的成分。

      我們認為小句填充的修飾語所具有的這種強特指潛勢,一方面來自于小句描述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特指潛勢,如上所述。另一方面則是由該修飾語與限定詞的位置關系所賦予的,即一定程度上由于修飾語前置,限定詞后置引起的。從語義上看,由于小句填充的修飾語已具有特指潛勢,而限定詞的加入則使得這種特指潛勢得到進一步加強。由此,我們可以說限定詞在一定程度上“引介”了修飾語的部分特指潛勢,因而該限定詞為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只不過由于漢語修飾語多前置,因此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在漢語中為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如此一來,前文示例中的句法分析應為:

      “那個(dd)戴眼鏡(m)的(mtr④)人(h)”

      “戴眼鏡(m)的(mtr)那個(mid)人(h)”

      總結來看,英漢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的功能均在于預示對中心詞進行分類或說明的修飾語的存在,只不過英語中是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漢語中是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表現(xiàn)在名詞詞組的語序上,英語中為“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中心詞+后修飾語”,漢語中為“前修飾語+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中心詞”,此時前修飾語多由小句填充。

      3.10 位置限定詞(the locative determiner, ld)

      位置限定詞主要是通過位置的鎖定,從中心詞所指“物”中進行選擇,其提出原因在于:凡是具體的“物”均具有長、寬、高等空間特性,并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位置。因此,人們一方面可以從長、寬、高等方面對該“物”進行描寫,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鎖定其位置對該“物”進行限定。這種通過位置的“鎖定”也屬于Fawcett“選擇”概念的一種體現(xiàn),因而理論上可以視為限定詞。位置限定詞系漢語中的一類特殊限定詞。因為英語名詞詞組中,與“物”的位置緊密相關的成分常位于中心詞之后,其表達分類、描寫的功能凸顯,屬于后修飾語范疇。而在漢語名詞詞組中,該成分常出現(xiàn)在中心詞之前,其識別、特指的功能相對而言更為凸顯,屬于限定詞范疇。

      在體現(xiàn)形式上,位置限定詞主要是由介詞短語或名詞詞組填充,前者如“永定河,他望著地圖上那條彎曲的藍色線條,去永定河看看吧”(選自張承志《北方的河》),后者如“……那外面一張人民幣,已經(jīng)半濕了,盡是汗”(選自高曉聲《陳奐生上城》)等。

      總的來說,位置限定詞存在于漢語之中,其語義功能在于通過位置的鎖定,對中心詞所指“物”進一步明確,在體現(xiàn)形式上,可以由介詞短語或名詞詞組填充。

      4.0 多項限定詞的同現(xiàn)順序

      一般來說,名詞詞組中常見兩個或三個限定詞同時出現(xiàn)(譚景陶,1986:35;Fawcett,forthcoming:50)。不論已有研究中限定詞作何分類,目前學界對多項限定詞序列的討論并不多見。前文提到Fawcett曾對英語多項限定詞進行排序,但對于這樣的排列潛勢,F(xiàn)awcett并沒有特別闡釋。鑒于本文限定詞的分類已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因此有必要重新對英漢多項限定詞的序列進行考察,并嘗試從語義功能及認知視域加以闡釋。

      如前文所述,限定詞范疇內存在一個重要的概念,即“選擇”。當名詞詞組中出現(xiàn)多項限定詞時,其功能實際是通過層層“選擇”,將言者所言之“物”的范圍縮小到聽者能夠識別的程度。我們認為這種“選擇”概念與Halliday(1994/2000:187)、Halliday & Matthiessen(2014:380-381)所指的限定詞的特指潛勢有關。實際上,Halliday認為名詞詞組各成分的特指潛勢是一個從左至右依次減弱的連續(xù)體,并且這些成分出現(xiàn)的順序也正是按照特指潛勢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至于各成分內部,不同類別的成分其特指潛勢又有強弱之分,同樣地,特指潛勢強的先于潛勢弱的出現(xiàn)(Halliday,1994/2000:187;Halliday & Matthiessen,2014:380-381)。

      首先,指示限定詞與位置限定詞是所有限定詞類別中特指潛勢較強的一類,它交代了中心詞所指“物”與言者的位置或所屬關系,位置限定詞也是明確了“物”的位置,因而它們能夠將聽者帶入語境,由此通常位于序列的首位。熊嶺(2013:107)也指出指示代詞以及人稱代詞等都是強有定的語境定位成分,處于名詞詞組結構的外層。

      序數(shù)限定詞通過指明所言之“物”所處的順序,對中心詞所指之“物”較為有效而直接地進行圈定。與數(shù)量限定詞相比,序數(shù)限定詞的特指潛勢相對較強,Halliday(1994/2000:187)也有類似觀點,他認為“序數(shù)詞是一種更高級的基數(shù)詞”。何偉等(2015a:104)也曾指出當序數(shù)限定詞與類型限定詞同現(xiàn)時,如“第一類”“第二種”等,序列整體表達的順序義大于類型義,由此序數(shù)限定詞的特指潛勢可見一斑。與此同時,我們借助BCC、BNC、CCL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開發(fā)的功能句法數(shù)據(jù)庫,對此進行考察,結果表明一般情況下序數(shù)限定詞均位于指示限定詞之后,而其他限定詞之前,如:

      (1)“指示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如onmy fourthday、“新中國的第一個生日”等;

      (2)“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如the first halfof the group等;

      (3)“序數(shù)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如the first hundredhours、“最后一節(jié)火車”等;

      (4)“序數(shù)限定詞+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如the firstofthosemachines ( from Tandy ) are not due into stores until next month等;

      (5)“序數(shù)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如the second longestresign、“第三大海灣”等;

      (6)“序數(shù)限定詞+類型限定詞”,如the first typeof investment、“第一種方案”等;

      至于其他限定詞,我們大致分為三組,一是比例限定詞與數(shù)量限定詞,二是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三是類型限定詞與部分限定詞。以上順序基本也是這三組限定詞整體的同現(xiàn)順序。按照Halliday(1994/2000:187)的觀點,一般情況下,“物”的屬性越穩(wěn)定,它在特定語境中的識別能力就越小,因而就越靠后放置。比例限定詞與數(shù)量限定詞均涉及“物”的“量”,具體來說前者把“物”看作一個整體,著重強調所占的比例,后者把“物”當作可以計量的單位,關注“物”的數(shù)量多少。兩者與“物”的屬性關聯(lián)不大,因此在三組限定詞中靠前放置,其中比例限定詞比數(shù)量限定詞更具有“特指潛勢”,應置于數(shù)量限定詞之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均與“物”的“屬性”有一定關聯(lián)。前者預示描述“物”屬性的修飾語的存在,后者則是通過凸顯“物”某種“屬性”的極限程度從而在同類“物”中對言者的所指進行限定,因此相比之下最高級限定詞與“屬性”的關聯(lián)更為直接,其特指潛勢較弱,需要靠后放置。Halliday(1994/2000:187)也認為與其他“性質特征”相比,“最高級”總是位于它們之前。盡管Halliday沒有將“最高級”列入限定詞行列,但上述觀點也從側面證明了“最高級”的特指潛勢強于其他與“屬性”有關的限定詞。鑒于英漢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在兩種語言中引介的修飾語不同,當多項限定詞同現(xiàn)時,它們處于不同的位置。不同于英語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相對靠后放置,漢語方面,由于前文已經(jīng)證明由小句填充的修飾語具有強特指潛勢,同時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的加入使得這種特指潛勢得到加強,因而漢語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一般位于其他限定詞之前。至于類型限定詞與部分限定詞,前者表明了“物”的類型,后者與“物”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享有部分共同“屬性”,因而兩者均位于限定詞序列的尾端,其中部分限定詞與中心詞十分靠近。整體來看英語限定詞同現(xiàn)時的次序為“指示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類型限定詞+部分限定詞”,漢語中則為“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指示限定詞/位置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類型限定詞+部分限定詞”。

      在認知語言學視角,“特指潛勢”指導下的限定詞排序也與“距離象似性”相契合。所謂“距離象似”,簡單來說就是語言符號在概念上越接近,在距離上往往也靠得很近。位置限定詞、指示限定詞與數(shù)量限定詞一般用來確定中心詞所指“物”的外延。譬如熊嶺(2013:109)認為指示限定詞只是確定“物”在語境中的具體位置,數(shù)量限定詞也僅是預設了“物”的存在,兩者對“物”的本質影響不大。以“張三那本有趣的書”為例,假設后來“張三”將“書”贈與“我”,相關描述則變?yōu)椤拔疫@本有趣的書”。相對于言者,“書”的位置與屬有人均發(fā)生了變動,然而其本質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指示限定詞在概念上與中心詞的所指最遠,進而距離中心詞最遠,位置限定詞也是如此。相對而言,數(shù)量限定詞對“物”概念內涵的影響稍稍大于指示限定詞,原因在于數(shù)量限定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物”是否具有[+可數(shù)]的屬性,而它本身又不可看作“物”真正的屬性(張敏,1998:364),因此在位置上居于指示限定詞之后。至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如前文所述,前者預示對“物”進行分類或描述的修飾語的存在,后者則是通過凸顯“物”某種“屬性”的極限程度從而在同類“物”中對言者所指進行限定。從廣義上講,兩者均與“物”的內涵有一定關聯(lián),只不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與最高級限定詞作為限定詞,其“識別性”大于其“描寫性”。與指示限定詞與數(shù)量限定詞相比,最高級限定詞一定程度上的“描寫性”仍大于前兩者,因此在概念上與中心詞的本質更為接近,應相對靠后放置。英漢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在認知上也表現(xiàn)出差異,這是因為從“距離象似性”來看,英漢修飾語引介限定詞與各自引介的修飾語緊密相關,因而在形式上盡可能靠近修飾語,即英語后修飾語限定詞靠后放置,而漢語前修飾語靠前放置。最后,類型限定詞表明“物”的類型,部分限定詞與“物”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因而兩者在概念上與“物”最為接近。按照“距離象似性”的觀點,兩者在距離上與中心詞也靠得很近??偟膩碚f,除漢語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外,英漢其他限定詞在位置上是逐漸靠近中心詞的,而這也符合熊嶺(2013)對名詞詞組意義功能層級(定位(量化(細化(類))))的描述。

      鑒于名詞詞組中三個以上限定詞同時出現(xiàn)的情況比較少見,我們主要從兩個或三個限定詞同現(xiàn)時的順序對上文提及限定詞的語序進行部分驗證。例如:

      (1)“指示限定詞+比例限定詞”,如that (dd) one hundred percent (fd) of foreign currency、“這(dd)百分之一(fd)的可能”等。

      (2)“指示限定詞+類別限定詞”,如that(dd)two types(td) of information、“這(dd)兩種(td)運動”等。

      (3)“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如“戴眼鏡的那(mid)三個(qd)人”等。

      (4)“數(shù)量限定詞+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如All three(qd) ofthose(qid) amendments that I have mentioned were approved by the House last fall等。

      (5)“數(shù)量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如three(qd)ofthe biggest(sd)credit insurers、“兩個(qd)最嚴峻(sd)的考驗”等。

      (6)“數(shù)量限定詞+類型限定詞”,如Grizzlies areone(qd) ofthree types(td) of bears found on this continent等。

      (7)“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如those(qid)most deserving(sd) men and women who served, in our nation’s defense等。

      (8)“指示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如the(dd) five (qd) biggest (sd)states、“這(dd)兩個(qd)最低(sd)要求”等。

      (9)“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如A third (fd) of his set (qd) of the best (sd) prints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特殊語境或語用制約下,英漢各限定詞的語序會發(fā)生變化,例如But she had come to believeevery oneofbaby Suggs’last words中,數(shù)量限定詞(every one)位于指示限定詞(baby Suggs’)之前。原因在于,every one的前置強調了“一字不落”“深信不疑”的程度,該句在正常語序下可以表達為But she had come to believebaby Suggs’everylast words。漢語如“一位上帝的虔誠信徒”中,指示限定詞(“上帝的”)位于數(shù)量限定詞(“一位”)之后。這是因為該結構中,“上帝”一方面作為擁有者,其后加“的”字可以表達屬有意義;另一方面對于“信徒”來講,“上帝”本身也是其信仰的對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信徒”的屬性。在該語境中,“上帝”對于“信徒”的屬性義大于屬有義,因此應相對靠后放置。陸丙甫(1993:92)也提到,違背一般語序規(guī)則的語句一定另有原因,“沒有直接表現(xiàn)出來,不等于不存在,只是被更有力的因素壓倒了而已”。

      5.0 結語

      本文在回顧文獻的基礎上,以英語及漢語為例,對限定詞的定義、分類、體現(xiàn)形式以及多項限定詞同現(xiàn)時的排序進行了研究。從功能視角看,限定詞范疇內存在一個“選擇”的重要概念,即言者通過不同手段對所言之“物”進行明確,包括界定其指示、確定其順序、明晰其比例、明確其數(shù)量、引介其修飾語、凸顯其極性程度、識別其部分、圈定其類型及鎖定其位置等,從而使聽話者盡可能準確并經(jīng)濟地識別所指對象。據(jù)此,限定詞可以分為指示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部分限定詞、類型限定詞以及位置限定詞,其中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在英語中為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在漢語中為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位置限定詞只存在于漢語中。當英漢多項限定詞共現(xiàn)時,英語中按照“指示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后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類型限定詞+部分限定詞”的順序排列,漢語中遵循“前修飾語引介限定詞+指示限定詞/位置限定詞+序數(shù)限定詞+比例限定詞+數(shù)量限定詞+最高級限定詞+類型限定詞+部分限定詞”的線性順序排列。同時,這一序列也符合認知語言學“距離象似性”的普遍規(guī)則??v然多項限定詞序列有其語義及認知基礎,但在特殊語境或語用制約下,英漢限定詞的語序也會發(fā)生變化。

      注釋:

      ① 除特別標示外,本文所用示例均來自BCC,BNC,CCL語料庫。

      ② 字符串是名詞詞組下的一種特殊的語法單位,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分組成。屬格字符串表明事物的所屬關系,主要包括擁有者和屬格成分。

      ③ 性質詞組在語義上表達“物”或“情形”的性質,大致涵蓋了形容詞詞組與副詞詞組。

      ④ 前修飾語觸發(fā)語(modifier trigger,mtr)是連接中心詞(head,h)與前修飾語(modifier,m)的一個成分。

      猜你喜歡
      限定詞序數(shù)修飾語
      乘坐交通工具的英語常用表達方式
      類型學視野下英漢名詞的修飾語功能研究反思
      外國語文(2022年2期)2022-12-28 12:36:04
      漢英名詞前置修飾語順序對比與漢語習得偏誤研究*
      有序數(shù)方塊
      生活中的有序數(shù)對
      浩浩蕩蕩個什么
      『基數(shù)』和『序數(shù)』
      關系限定詞which用法初探
      有序數(shù)方塊
      讀寫算(上)(2016年9期)2016-02-27 08:45:00
      浩浩蕩蕩個什么
      闸北区| 乌海市| 襄城县| 工布江达县| 大丰市| 佳木斯市| 大洼县| 金沙县| 天长市| 灵台县| 平凉市| 浦北县| 日土县| 兴化市| 定兴县| 信丰县| 开封市| 永清县| 辽阳县| 无锡市| 兴安盟| 锦州市| 景泰县| 苏尼特左旗| 灵璧县| 临夏市| 乐都县| 新沂市| 益阳市| 云龙县| 天镇县| 陵川县| 邯郸市| 静乐县| 耿马| 禹城市| 三台县| 金阳县| 贵阳市| 简阳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