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婷
〔摘要〕為了探討研究當代初中生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的情況和關系,本文采用“兒童青少年生活質量量表”以及“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對250名在校初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不同性別、年級的初中生,在心理彈性方面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在生活質量的若干維度上具有顯著差異;(2)初中生的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存在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并且心理彈性對生活質量存在顯著的預測作用。由此可得出,初中生的生活質量會隨著心理彈性的升高而升高,心理彈性的好壞是生活質量情況的一個預測標準。
〔關鍵詞〕心理彈性;初中生;生活質量;相關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01-0008-06
一、問題提出
初中生作為剛剛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群體,相對于過去而言面對著更加復雜的生活和更加繁重的學習任務,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壓力也會隨之產生,而心理彈性和生活質量恰恰與生活的壓力、逆境等因素息息相關。
心理彈性,又被稱為心理韌性、復原力、壓彈等。心理彈性意指幫助個體緩解在生活、工作中和面對困境時產生的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使個體的心理功能正常健康地發(fā)展[1]。心理彈性是一種積極的、發(fā)展的概念。它可以對處于不利環(huán)境的個人產生有利的作用,例如讓個體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向上的自信心。
心理彈性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以往研究表明,心理彈性能有效地調節(jié)和緩和不良情緒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3],而且它在初中生生活事件和生活滿意度之間也施展著重要的作用[4]。心理彈性可以幫助青少年利用理想自我表征豐富性對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一系列有效的調整,從而使自己心理功能能夠健康地發(fā)展[5]。由此可見,心理彈性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活質量是一個客觀的概念,通過個體對所在的生活水平以及享有的客觀固定的物質資料進行估判,最終,由個體來決定這種生活狀況是否已經達到他心中的理想位置。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除了物質標準,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自身的焦慮水平都會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生活質量[9,10],由此可見,生活質量的好壞除了物質環(huán)境以外,個體的身心狀況也是重要的判斷標準。
目前的研究顯示,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存在顯著的相關,特別在一些患有重大疾病的群體中,例如乳腺癌癥、直腸癌、急性病患者等,作用尤為顯著[6-8]。在物質生活較為富足的當代社會,生活質量的判斷標準已經從溫飽上升到精神,個體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優(yōu)質生活質量的一部分。心理彈性作為面對逆境的一種調適指標,可以幫助個體更好地適應生活,應對困難,因此,對于中學生的生活質量的改善有著重要的現實作用。
綜上,本文從中學生的心理彈性角度出發(fā),探討其與中學生生活質量的關系,提出如下假設:
中學生的心理彈性可以顯著預測他們的生活質量狀況;
心理彈性水平越高的中學生,生活質量狀況越好。
二、研究過程
(一)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江蘇省揚州市某初中初一至初三學生,共計發(fā)放問卷250份,有效問卷207份,回收率為82.8%。其中男生89人,女生118人;初一年級76人,初二年級70人,初三年級61人。
(二)研究工具
1.兒童少年生活質量量表
該量表由華中科技大學編制,采用自評的方式,適用的群體指向年齡在7~18歲的一般兒童和青少年。不僅簡單地包括兒童和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方面的內容,而且還涉及了身體體能,心理健康,社會能力以及居住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該量表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當代的兒童和青少年群體的生活質量情況進行探討。
量表一共有49條項目,包含了13個維度。該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82,校正后為0.90,各維度的重測信度在0.554~0.768之間,說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測信度。同時,該量表的內容效度比在0.43~1.00之間,結構效度在0.408~0.742之間,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較好。以上的數據結果可以證明,該量表擁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通過本次調查數據的計算,得出該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951,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5,結果均顯示可信度較好。
2.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
該量表的創(chuàng)始人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胡月琴和甘怡群。他們基于現有的心理彈性的過程模型,采取訪談法進行編制和修訂,目標人群主要是指我國的青少年群體。在第一次的訪談結束后,共編制了100條題目,在后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后保留了27條題目,其中涵蓋了五個因子,第一個是目標專注,第二個是情緒控制,第三個是積極認知,第四個是家庭支持,最后一個是人際協助。
該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其結構效度中,各個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處于0.12~0.56之間,各因素方向一致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各因素與總體的相關系數處于0.54~0.73之間,說明每個因素與總體的概念不存在差異性。同時,研究者采用了關聯效標對其外部效度驗證,涵蓋了心理彈性量表和中學生生活質量量表,與前者有0.53的顯著正相關,與后者有0.49的顯著正相關,因此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
通過本次調查數據的計算,得出該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908,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86,結果均顯示可信度較好。
三、研究結果
(一)不同性別的初中生心理彈性水平與生活質量狀況差異比較
為了比較不同性別的初中生在心理彈性上是否存在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詳情見表1。根據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初中生在心理彈性上沒有顯著的差異性。
為了比較不同性別初中生在生活質量上是否存在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詳情見表2。根據表內所整理的數據顯示,不同性別的初中生在整體的生活質量上沒有顯著的差異,在運動能力方面,不同性別的初中生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男生在這一項目上的得分要明顯高于女生的得分。
(二)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心理彈性水平與生活質量狀況差異比較
為了比較不同年級初中生在心理彈性上的差異,進行方差檢驗,詳情見表3。呈現的結果可顯示,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在心理彈性及其各維度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為了比較不同年級初中生在生活質量上的差異,進行方差檢驗,詳情見表4。根據表格所呈現的結果可以發(fā)現,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在整體的生活質量上沒有顯著的差異,但是在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和軀體感覺三個維度上,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三)初中生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
為了研究初中生心理彈性和生活質量的關系,進行Pearson積差相關的計算檢驗,詳情見表5。初中生的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之間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在這之中,就心理彈性各維度與生活質量各維度之間的關系來看,心理彈性量表中的目標專注、情緒控制以及家庭支持三個維度與除了其他以外的生活質量量表的各維度之間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心理彈性量表中的積極認知維度與生活質量量表中的軀體感覺、負性情緒、活動機會性和其他四個維度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與生活便利性維度呈顯著的正相關,與剩余的維度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心理彈性量表中的人際協助維度,與生活質量量表的其他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與剩余的維度都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
四、討論
(一)不同性別的初中生心理彈性水平與生活質量狀況差異比較
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可以發(fā)現,性別不同的初中生在心理彈性上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這和一些研究的調查結果相同,說明,傳統思維中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高于男生的想法存在偏差。但也有一些調查顯示研究,在心理彈性的各維度中,女生的情緒控制水平不如男生,但是在人際協助方面比男生要好一些[11]。此次調查的結果與之前一些研究的結果產生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在于,此次研究的樣本數量不夠充足,以及樣本自身存在差異。
本調查的數據顯示,不同性別的初中生在整體的生活質量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但在其具體的維度中,男生在運動能力上的分數要明顯地高于女生,這可能是因為男生在生理條件上比女生要有優(yōu)勢一些,而男生比較喜歡運動,其運動能力也會相應地得到提升,而女生相對于安靜一些,因此在運動這一塊男生要比女生具有優(yōu)勢一些。在其他的一些研究中發(fā)現,女生的生活質量要高于男生[12]。就具體維度而言,有學者發(fā)現,在師生關系這一個維度中,女生分數相對于男生來說要比較高一些,這可能是男女性格方面的不同造成的。男生的性格可能比較沖動,思考問題比較粗略,而女生則比較內斂和細致一些,一般不會輕易與老師之間產生矛盾,關系也會融洽一些[13]。這與本研究所呈現的結果存在偏差,如有些研究所言,男女在生活質量上是否存在差異仍然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14]。
(二)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心理彈性水平與生活質量狀況差異比較
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可以明確地發(fā)現,在初中生群體之中,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在心理彈性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這與其他的研究結果不存在偏差。同樣,不同年級的初中生在整體的生活質量上也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但在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和軀體感覺三個維度上,具有顯著的差異。同樣有研究表明初一年級學生的整體師生關系的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初三年級[15]。這可能是因為,初一的學生剛進入學校,面對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還未從小學生的狀態(tài)轉換過來,依賴老師的指導與幫助,對老師較為順從,相處時間短,矛盾少,比較融洽。在同伴關系和軀體感覺這兩個維度上,不同年級之間存在差異,初一年級的同學關系較其他兩個年級得分較高,初三年級得分最低。在相處三年后,初三同學不像剛進入學校的新生那樣,他們對于彼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長時間的相處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初一年級在軀體感覺得分上也高于其他兩個年級,由于剛進入新的學校,擁有了新的身份,新的同學和老師,會產生更多的焦慮和不安。
(三)初中生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群體的心理彈性水平與生活質量情況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說,生活質量會根據心理彈性的升高而升高。在國內一些調查中也表示,個體的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16]。在具體的維度中,目標專注、情緒控制以及家庭支持三個維度與除了“其他”以外的生活質量量表的各維度之間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積極認知維度與生活質量量表中的軀體感覺、負性情緒、活動機會性和其他四個維度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積極認知維度與生活便利性維度呈顯著的正相關,與剩余的幾個維度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人際協助維度,與生活質量量表的其他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與剩余的幾個維度都呈極其顯著的正相關。這一結果表明,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中面對困難時,心理越堅強,心理承受能力、耐挫折能力越高,情緒控制能力越好,獲得的親人、朋友和社會的支持鼓勵越多,他的生活質量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改善和升高。
此外,通過此次研究發(fā)現,心理彈性水平的高低對生活質量情況的好壞具有一定的預測功能,心理彈性水平比較高的,其生活質量也會處于一個比較優(yōu)良的狀況,進一步而言,提高個體的心理彈性水平能夠幫助改善個體的生活質量情況,這個結論與之前的研究結果是相同的。具體來看,心理彈性中的目標專注、情緒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際協助這四個維度對個體總體的生活質量都具有極其顯著的預測功能。也就是說,如果個體在面對日常的困境時,能夠有效地管理自身的情感,把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或者是一些超出其預期的事情而導致心態(tài)的崩潰,而是能及時調整,并且在處理問題時集中精力,明確方向,具有較高的目標專注度,平日里也能夠獲得家人、朋友和社會較多鼓勵和支持,那么個體的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都會維持在一個比較良好的狀態(tài)。例如,就家庭支持而言,在青少年的成長中,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對于他們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健康的家庭氛圍有助于提高中學生的主觀幸福感[17],個體幸福感增強,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
五、總結與建議
根據以上的結果和分析,心理彈性水平對生活質量狀況良好的預測作用,因而在改善和提高初中生群體的生活質量狀況時,提高個體的心理彈性水平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具體建議為:
1.學生自身積極學習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和專注度,加強個人的抗壓能力和耐挫能力。
2.學校應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每學期進行相應的心理檢測。同時,開設相關的心理健康課程,針對不同年級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他們的困惑,進行相應指導和調適,包括一些素質拓展訓練和心理知識講堂。
3.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仔細觀察,耐心傾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他們的煩惱及時疏導,并進行適量的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彈性。
參考文獻
[1]席居哲,桑標,左志宏.心理彈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8,31(4):995-998.
[2]馮立天.中國人口生活質量研究[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2.
[3]蔡石泉.大學生負性情緒、心理彈性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3.
[4]謝家樹,李杰,易嫦娥等.初中生生活事件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心理彈性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4):676-679.
[5]李曉文,孫曉玲.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豐富性及其調節(jié)作用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4):46-51.
[6]郝英娟,蘇俊鵬,管一國.乳腺癌患者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的相關研究[J].中國市場,2016(18):254-255.
[7]劉斌.急性白血病患兒父母心理彈性、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5.
[8]郭起賢,魏榮華,張生梅,等.直腸癌患者焦慮狀況與生存質量和心理韌性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6):1059-1061.
[9]王宏,劉達偉.重慶市三峽庫區(qū)初中生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9):751-755.
[10]王勝興,徐海波,李好蘭,等.少年兒童社交焦慮水平與主觀生活質量及家庭環(huán)境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3):301-305.
[11]石美玲.大學生生活事件、心理彈性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12]李耀青,王海龍.私立高中學生學校生活質量滿意度調查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10):67-69.
[13]蔣湘玲,郭敏,林明方.公立與私立學校中學生主觀生活質量調查研究[J].海南醫(yī)學,2003,14(7):87-88.
[14]馬弘,汪向東,新福尚隆,等.少年生活質量問卷的初步測試[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9,13(1):18-19.
[15]劉旺,田麗麗.初中生學校生活質量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65-67.
[16]吳秋欽,黃愛瓊,陳良英,等.青少年心理彈性、癌癥癥狀困擾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莆田學院學報,2016,23(2):25-28.
[17]蔣玉涵,李義安.高中生心理韌性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1):1357-1359.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揚州,225000)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