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民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意識到知識對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園中的教學情況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小學語文課堂教育工作的改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同時對于學生未來工作生活中于與人交流的方式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基本上都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不顧學生的學習感受,僅僅是按照考試內容進行課程的安排,這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想要保證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具有較高的積極性,還需要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語文課程的興趣教學。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 語文 興趣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想要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工作中,還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進行課程的安排,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在新課程背景下,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手段,關注小學語文興趣教學的開展,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出更多全能型人才。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
當前我國小學校園中語文課程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僅僅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進度,卻并沒有關心過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喜好情況,甚至沒有了解過學生是否能夠接受自己所講解的內容。這就是嚴重忽視學生主體位置的一種情況,同時教師在進行基礎知識講解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需要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而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學生在長期沒有改善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逐漸喪失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這也非常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實施和開展。再加上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視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學習的質量也很大程度的降低。
(二)素質教育形式化嚴重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還需要在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但是,目前很多校園雖然開展了素質教育形式,一般也僅僅是進行表面的工作,教師使用的教學軟件和教學方式豐富多彩,學生在課堂上也是盲目的記筆記、背課文、學知識,教師滔滔不絕的“演講”,但是到最后學生素質教育的目的卻完全沒有達到,這就是表面工作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常見情況。這種形式化教學越來越嚴重,學生的成績也越來越難以得到提高。
二、小學語文興趣教學開展方式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在小學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很多都是以教師為主講,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種教育手段直接影響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只有把學生作為主體,引導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和探索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表達出讀完這篇課文之后的感受,并且說出自己在沒有學習之前,了解到的南沙群島是什么樣的?學習之后又理解的南沙群島是什么樣的?然后教師把自己的看法分享給學生,這樣以身作則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課堂教學也會變得活躍有意義,學生也更愿意學習語文知識。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
小學生屬于一個年齡的特殊階段,所以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這一階段,教師更需要不斷鼓勵學生去自我探索、自我學習,發(fā)現(xiàn)教材以外的新知識,這樣學生能夠養(yǎng)成特有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學習中也能夠自主學習,有效提高未來的學習成績。例如,教師可以開設情境教學,把學生引入到情境教學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發(fā)揮思維進行課堂內容的延伸,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以此樹立起對語文課程的學習信心。例如:在講解《小壁虎找尾巴》一課的時候,就可以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們觀察自己家中的壁虎或者使用網絡查找壁虎的圖片,并且說出為什么小壁虎要找尾巴?小壁虎的尾巴是否能找到?這樣學生能夠通過自己查閱和觀察了解到壁虎的特點,為后期語文課堂的開展和實施埋下伏筆,最終達到提高學習興趣的教學目標。
【結 語】
根據(jù)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養(yǎng)成的初級階段,因此這一時期的教育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狀況。所以在小學校園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開展教學內容,特別是語文教師,需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今后語文知識的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樣學生能夠在原本教材的知識點上進行擴充,了解到更多課堂上沒有涉及的內容,提高自身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白世林.嘗試教學理念下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以河北省涿鹿縣武家溝學區(qū)為例【J】.現(xiàn)代教育,2016(06)
【2】季維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的策略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0)
【3】馬海波,石月蘭. 翻轉課堂模式下激發(fā)高職生自主學習的策略探索——以“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為例【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