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網絡時代的教育教學不斷更新。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學會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地掌握知識,并具備不斷更新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的能力。本文分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展開敘述,詳細解說網絡資源、教學軟件、微課和課件等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實例,旨在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教學實例
教育技術總是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古時的書院、私塾、戒尺到現在的多媒體信息化的校園,人民的教育觀念也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學習新的教育技術,把提高教學效果的著眼點放在怎樣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地掌握知識,并具備不斷更新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的能力。
一、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的引導下,我校英語教師經常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常用的有以下四類:
(一) 網絡教育資源平臺
目前常見的網絡學習App有一起作業(yè)網、口語100、納米盒子、批改網、百詞斬等。我們常用一起作業(yè)App布置課文的預習,學生可以在一起作業(yè)學生端聽讀英語單詞和句型,系統(tǒng)本身的語音判斷功能,可以給學生的讀音打分,利于學生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徹底告別“啞巴”英語。
(二) 教學軟件
小學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有暢言、白板和虛擬光驅等。目前蚌埠地區(qū)小學英語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PEP(三年級起點),配套的虛擬光驅軟件有音頻、視頻,對于教學英語單詞和句型方便、高效。使用技術不高,簡單易學,是目前老師們使用最多最頻繁的教學軟件。
(三) 微課
微課是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視頻網絡課程。微課教學一般短小精悍、交互性強、應用面廣。我們經常使用的微課制作軟件是Camtasia Studio 6,它非常適合錄制英語小知識點或時態(tài)的微課。
(四) 課件
英語是經常用到教學課件的學科,英語老師們基本上都能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出精美的課件。教師們常用的課件制作軟件有Powerpoint、Flash、Focusky、Scratch等,我們在課件中插入圖片、音頻、視頻以期加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時效。
二、 教學實例
教師對四年級2班的55名學生教授人教PEP四年級上冊Unit 4 My home Part B Lets learn里的內容:
(一) 課前(Preteaching)
教師在一起作業(yè)App里布置了單詞phone, bed, sofa, fridge, table和Lets talk里句型的聽讀。學生在家利用手機、平板或電腦里的一起作業(yè)學生端完成聽讀的作業(yè)。系統(tǒng)會自動給出相應的分數,顯示讀音的正確率。教師通過檢查作業(yè),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預習程度有了準確的把握。根據系統(tǒng)給出的數據,在備課時針對學生的弱項,詳解fridge發(fā)音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鞏固知識難點be動詞的小練習。
(二) 課中(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Ⅰ 熱身(Warmup)
1. 在PPT里插入視頻《Morning songs》,學生們跟唱。
2. 用Scratch制作 A guessing game.用游戲復習舊單詞,為新句型鋪墊。
Step Ⅱ 教授新單詞(Teaching)
1. 話題交流,導入新課。老師出示家里房間的圖片并帶領大家去看看房間里面有什么。T:This is my home. Whats in it? lets go and see.
2. 情景創(chuàng)設,理解詞意。用PPT圖片呈現新詞,老師引導學生學習。
3. 呈現圖片,領讀詞卡phone, bed, sofa, fridge, table(用虛擬光驅打開PEP教學資源里的詞匯學習程序。)
(1)通過分組朗讀將單詞卡片一一呈現在黑板。
(2)通過游戲 Bomb game(炸彈游戲)練習剛學的新詞。
4. 玩游戲,引出新句型where is the...?(用scratch制作Whats missing?游戲)
Step Ⅲ 教授新句型(Teaching)
1. 利用PPT呈現、教授句型:
Where is the...? Its... Where are the...? They are...
2. 用微課展示新句型的用法:單復數的變化、is和are的區(qū)別。
3. 操練句型。
Step Ⅳ 練習(Practice)
用同屏技術把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練習答案投屏在教室前的大屏幕上,帶領全體學生一起學習或糾錯,鞏固be動詞知識。
Step Ⅴ 玩游戲,促操練(Games)
(三) 課后
教師用一起作業(yè)App布置單詞的拼寫和課文的讀背,并布置20道系統(tǒng)自帶的配套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
三、 總結
英語教學是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最好的學科,網絡信息技術很好地助力了英語的聽、說、讀,讓學英語的人的言語能力更強,發(fā)音更地道。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師能夠更真實、直接地發(fā)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反饋,實現針對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指導。同時,也讓課堂教學更加自由輕松。小學英語老師要抓住契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學校要建立教學資源庫,存檔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單元測試卷、微課、教學軟件等,讓老師們共享優(yōu)質資源,共同進步,真正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李筱菊.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王景英.教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章芬.基于“一起作業(yè)網”的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J].2016.
作者簡介:
章芬,安徽省蚌埠市,蚌埠高新教育集團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