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羽
摘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這門語言在生活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的不僅僅是英語知識,更是在傳授隱藏在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本文將從文學、文化與語言三者之間的關系來闡述如何將文化與文學滲透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文化;文學;滲透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在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這門語言了解其包含的各種文化。語言和文化之間具有“剪不斷,理還亂”的聯(lián)系。社會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文學,而文學又是語言的一種藝術(shù)。由此可見,文化和文學與語言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好好利用他們之間的關系。結(jié)合文化與文學進行教學,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隱藏在英語這種語言背后的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性。
一、文化與文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的語言,在人與人的交際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學、初中、高中的英語學習階段,大部分人都覺得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應付之后的考試。然而大學英語是建立在一定的英語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同樣也更加的重視英語交際能力。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們,他們都有了更強的表達、閱讀及理解能力。他們對英語的使用應該會更加的廣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了解語言來源地的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而通過大量的閱讀與鑒賞有關的文學作品,學生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的寫作手法,也可以擴大英語的詞匯量,提高語言理解能力。所以有效地將文化與文學因素滲透于英語的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跨國際交流和應對能力,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策略
(一)聯(lián)系日常生活進行文化滲透
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在以老師在可課堂上講課為主。然而語言的學習過程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要那些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去了解語言背后的而文化背景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應該從日常生活入手,將文化背景融入到教學中去。例如,“give me five”這個日常用語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它表達的不僅僅是字面的意思,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過它的來源。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個日常用語引導出西方文化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在使用這句話時可以想到其中的文化背景。又比如,在學習“教育”這方面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總結(jié)出西方國家對于“教育”的看法與做法,這與中國的區(qū)別在哪兒?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這種文化的差異。而后老師在進行相應的補充,通過對比,讓他們對國外的文化和價值觀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夠更好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進行不同文化的滲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語言的技巧。
(二)正確對待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有些老師比較注重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從而會著重介紹西方的各種文化,而在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介紹方面顯得不足。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對國外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面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時卻顯得“手足無措”。例如,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中,若翻譯考的是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很多“笑料百出”的翻譯,就比如“燈籠”這個詞,在考試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不能夠?qū)懗觥發(fā)antern”這個單詞,有些甚至會直接寫出拼音來。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在引進西方文化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這樣才可以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文化間的差異,通過學習不同的國家之間不同的文化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學滲透的策略
(一)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中國文學的學習是很枯燥的,更何況是英美方面的文學,在加上中西文化的不同,使得學生對于文學這方面的內(nèi)容很難理解。所以,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一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從而呈現(xiàn)在多媒體上,再結(jié)合英語課本上的內(nèi)容,向?qū)W生講解有關文學方面的知識與背景,讓學生自己先試著鑒賞相關文學作品,然后老師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再讓學生在結(jié)合文學背景的情況下去閱讀文章,使學生更加客觀的去分析相關的課本內(nèi)容。這樣也提高了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提高英語教師的美文鑒賞能力
經(jīng)過九年的義務教育以及高中三年的學習,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們都是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能力的。所以大學教師也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及教學水平。而對于英文教師而言,不僅僅需要提高專業(yè)水平,還需要提高其自身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就目前的教學來看,大部分教師還是以介紹作家的作品為主,很少會帶著學生一起去鑒賞這篇文學作品。因此也就造成了學生們對于英美文學作品學習興趣的缺失,同樣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具有較好的文學鑒賞水平,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引領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訴,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語言、文學、文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合理使用多種方法將文化滲透到英語的教學中,并且引進相關的文學作品,這樣不僅僅是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重要的是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兆磊,石海濱,王倩.試析大學英語課堂的文化教學[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l1(2).
[2]覃春華.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的調(diào)查與研究[J].語文學刊,2014(4).
[3]葉從領,殷習芳.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翻譯[J].海外英語,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