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源
作為九年級的班主任,九年級學生普遍面臨中考,所以學生和教師都存在較大的壓力,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三年的學業(yè)之后,能考入理想的高中并平安走出校園,奔向新的人生起點。所以,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離不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為學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班主任工作的多年經(jīng)驗和思想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對如何做好班級的德育工作進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和看法,希望給各位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幫助,現(xiàn)將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和做法歸結如下。
1.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為了達到一定的德育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好的德育一定是能夠將實際生活與學生實際學情進行內在聯(lián)系的教學方法??梢哉f,好的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能夠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和有力保證。而德育方法的應用,通常受到目標、內容、環(huán)境的限制。
2.中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境
我國的中小學德育工作起步較晚,雖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些好的教育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不能起到促進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工作。而在實際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德育意識還不夠強烈,德育工作也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1)傳統(tǒng)德育教學方法具有局限性
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大部分依賴于固定的場地和特定的氛圍。例如,說服教育法,這種方法就需要師生之間進行直接的對話與溝通,而榜樣示范法則需要學生看到榜樣人物的真人、真事,這些方法都離不開特定的人物和場景。所以,在進行德育教學時,往往受到時間、空間、地點、人物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呈現(xiàn)出德育教學的效果。
(2)當前教育領域的快速發(fā)展
當前,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德育工作還依賴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造成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而傳統(tǒng)德育教學在現(xiàn)代技術的影響下就顯得十分乏力,效果甚微。因而,我們要將德育活動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高效與穩(wěn)定發(fā)展。
1.學生的自然情況。姓名:張某。性別:男。年級:七年級
2.問題及行為表現(xiàn)。(1)學習缺乏主動性。能完成作業(yè),但缺乏毅力,沒有鉆研精神。(2)性格倔強、固執(zhí)。辦事往往不計后果,缺乏自制力,責任感淡薄。(3)處事情緒化,易沖動。遇事不冷靜,有逆反心理,虛榮心較強。(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較差。有依賴和惰性心理,聰明但不愛多動腦。
3.相關資料調查。張某同學在家里是獨生子。從小在爺爺奶奶及父母的共同關心和呵護下長大,由于是長孫,更是得到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溺愛,誰也不能碰他一下,誰也不能罵一句,父母愛于面子也放松了對他的教育,再加上家庭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使他養(yǎng)成了固執(zhí)、偏激、倔強的性格,辦事不愛動腦,我行我素,不計后果,出了問題又缺乏責任感,表現(xiàn)出逆反心理。學習缺乏自覺性,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了事,多一點也不想做,沒有毅力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根基打得不牢。
4.個案分析。針對張某同學的個性心理特點,經(jīng)調查了解,筆者認為他的個性問題來源于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兩個方面。
(1)鑒于他從小嬌生慣養(yǎng),被捧為掌上明珠,凡事隨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員所溺愛,過于放縱,使他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養(yǎng)成了依賴別人和惰性心理。(2)在班級里,學習成績不好,又缺乏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對較難的問題不愿意動腦筋,又不愿意請教別人,不懂裝懂,長期發(fā)展下去,知識掌握不牢,就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認為反正也就這樣了,甘拜下風,自暴自棄,致使成績下降,凡事總覺得自己對,對自己認識不清,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現(xiàn)象。
5.采取的方法和實施過程。(1)根據(jù)張某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他的本質是好的,如果與家長配合共同對他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和幫助,他是會有改變的。(2)他經(jīng)常犯錯誤,出問題,筆者則耐心指導,認真幫助他分析錯誤原因,讓他自己找出錯誤所在。同時,沒有放松對他的教育,用愛心去關懷愛護,用愛心去嚴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師對他的關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3)針對張某惰性強的缺點,激發(fā)他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熱情,值日生工作他認真做,就給予鼓勵;主動幫助教師拿教具等則給予肯定,經(jīng)與家長溝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幫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務,筆者則耐心幫助他建立起熱愛生活的信心。
總之,要想讓我們的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上工作日程,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才能彰顯初中班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