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自古以來,文章的地位特殊,且令人關注。在現(xiàn)實生活中,文章的價值不可低估,科舉考文章,當官憑文章,文人寫文章,學生背文章作文成為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書面交際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育教學工作者,應該從新時代的高度,有理性地鑒別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精華”與“糟粕”,批判地繼承,靈活地掌握,努力推陳出新。在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崇尚科學探索新路,積極尋求作文教學的好途徑,不懈地去偽存真、揚長避短,努力實踐作文教學的適應性、合理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以適應新世紀對一代新人的培養(yǎng)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求新思變
一、目前作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
其一,讀寫脫鉤,涇渭分明。讀寫本是相輔相成、互相聯(lián)系的有機結合的訓練。但在目前的教學中,卻分了居訓練內容各行其是。閱讀課管理解,作文課講表達。各自為戰(zhàn),缺乏配合,致使費時費力,收效甚微。
其二,命題束縛,思維定勢。由于命題的束縛,習作形成思維定勢。舊話重提,桃換李符?!妒罴倮锏囊惶臁贰段揖磁宓娜恕分惖奈念},幾乎是爺爺寫過爸爸寫,爸爸寫過我再寫……或者拿著《優(yōu)秀作文》來硬套,試想:學生辛辛苦苦這樣是為了什么?為了完成作業(yè)好交差,還是為了得個好分數(shù)?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薄翱?、考、考,老師的法寶?!睘榱藨蹲魑目荚嚕處煵坏谩皯}”而施教,學生不能不“應命”而學習。如此操作,素質教育的實施只是空話一句。
其三,追求形式,硬套內容。為了迎合老師,評一個好的分數(shù),習作時胡編亂造,硬套范文。有這樣一則趣聞:某女老師批閱入學作文試卷時,正巧看到自己孩子的作文,題目是《一位最難忘的人》。女老師暗暗自喜,因為她曾給兒子輔導過類似的作文。但她看到作文的開頭一句話竟是:“我的母親在我三歲那年就去世了……”當時,這位母親差點暈倒。事后小學生卻不以為然,因為他歷來都靠范文來借用。如果遇到別的老師閱卷,怎么會有這樣的笑料呢?
此外,作文訓練指導不力,命題、半命題作文多,其他形式的見得少。教師包批包改,費時費力收效少,學生不會自批自改,運用語言文字的素質得不到提高。
二、作文訓練的求新思變
(一)作文訓練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從讀中學寫
以往的閱讀教學,重內容分析,輕語言訓練,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忽視了語言能力訓練。我認為要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只有平時注意儲備語言材料,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辨析詞義,練習用多變的句式表情達意,才能提高語言素養(yǎng)。引導學生多寫讀書筆記觀察日記,養(yǎng)成及時摘抄優(yōu)美詞句、背誦精彩片段的好習慣。因此,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運用。
(二)作文訓練與校外實踐相結合,從玩中學寫
“言之無物”是學生寫作的心理障礙。應引導學生注意材料的積累,積累是表達的基礎,表達是積累的升華。學校、社會、家庭為小學生的活動開辟了新的天地。小學生好奇好動,應當設法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愉快地獲得知識,這就全靠教師的啟發(fā)誘導。讓學生將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轉化為寫作材料,進行觀察、思考和體驗,這是個首要問題。如果學生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及時記錄下來,“言之無物”的大障礙便可以清除了。
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玩“龜兔賽跑”的游戲,小學生們很開心。兩個學生分別扮演“烏龜”和“兔子”,還物色了一個“老牛”裁判。三人表演“啞語”動作,教師一旁解說,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事后,老師又提出一連串的啟發(fā)性問題,對比賽結果進行設想、假想和奇想。學生們更是興趣盎然,爭相發(fā)言。這種表演激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玩中觀察,做中練說,做中練寫。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若是將其整理成文,有血有肉的《龜兔賽跑新說》便走進了新世紀。
三、加強作文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葉圣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币虼耍W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小學生反復學習教材中出色文章,使之從中吸取有利于作文的營養(yǎng)。能夠使小學生受到經典或出色文化熏陶,能夠對他們思想和寫作素質產生“潛移默化”影響,能夠使他們在反復領悟課文中“溫故而知新”,進而促其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寫作技能,為其寫作創(chuàng)造條件。
在日常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千方百計地提高小學生組詞、造句和寫話能力,注重讀、寫結合,靈活指導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助其開闊視野,積累豐富語文知識,使其作文不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此觀之,小學作文教學和小學語文課文教學密不可分,教師必須引導小學生注意在平時語文學習中知識積累,才能為其作文打開方便之門。
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彼?,教師應積極引導小學生多寫讀后感和日記,使他們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用文字記錄下來,同時注意培養(yǎng)他們修改文章的能力,促使他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寫作習慣。
四、作文訓練與鼓勵想象相結合,想啥寫啥
想象是作文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可殘缺的要素。今年五年級期中試卷,出了這樣一道作文題:材料:小明特別喜歡小動物。他生日那天,爸爸送給他一缸金魚,他非常高興。觀察了好幾天,發(fā)現(xiàn)金魚游著游著,老是碰壁。他捧起魚缸,來到河邊,決定把魚兒放回屬于它的河流,聽見魚兒說:“求您……”
請以此為內容,寫一篇自命題童話故事。這類話題作文,提供的僅是寫作范圍,同時也提示了內容的指向,其目的是啟發(fā)不同孩子的不同生活體驗和素材積蓄,尋找自己樂于表達的人和事。由此看來,這類作文,有助于促進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探求寫作的奧秘。
參考文獻
[1]江洪春.中小學教育論文寫作[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張丹(1979.02—),女,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