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權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外延,也是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必要手段。它不僅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其精神生活,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對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給予學生指導,快速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呢?
關鍵詞:指導;課外閱讀;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
(一)激發(fā)興趣,促成閱讀
閱讀興趣是促進閱讀進行的內(nèi)在動力,而學生閱讀興趣的形成則在于語文老師適時的激發(fā)。結合教學實際,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專門設置一周一節(jié)閱讀交流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讀書交流、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具體實施策略如下:(1)教師提前制定本周具體翔實的閱讀目標和交流方式,包括課外閱讀書目的推薦名單。在閱讀交流課結束時用幻燈片直接播放,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興趣,從推薦書目中選擇一本作為自己的閱讀目標并按照具體的交流要求閱讀。(2)利用閱讀課堂,舉行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如:讀書感想隨談、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示、詩歌朗誦會等,旨在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在互學、互進的過程中體驗讀書的樂趣和獲取知識的成就感,促進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fā)的、渴望性的自我自發(fā)行為。
2.加強自己的閱讀量和知識面,用自己的實際閱讀和對各種名著的精彩解讀來感染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我看了《鋼鐵是這樣煉成的》,我會引用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話為同學們進行推介,重點闡述人生的意義和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斗志;還有《復活》《西游記》等等,我都會給同學們講述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收獲,并強調(diào)推介理由,以此來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二)延伸拓展,引導閱讀
語文課堂是生活的外延,充分利用語文教材,引導學生將課堂學習與課外名著閱讀有機結合,可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上完柳宗元的《黔之驢》之后,我就會用講故事的方式把柳宗元《三戒》中的其他兩則寓言故事——《永某氏之鼠》和《臨江之麋》講述給學生,在我聲情并茂的講述中,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已把學生帶入了一個豐富有趣、令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情感世界里。而在講完后我往往會趁機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告訴學生要想親自去體會柳宗元寓言的魅力,還得自己親自去閱讀原著,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就會激發(fā)出來,再順勢給學生介紹其他著名的寓言故事書,如《伊索寓言》,引導學生課后去讀。
二、指導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
正如培根所說:“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痹谥笇W生閱讀時,我總是將課外讀物的選擇和方法的指導放在核心的位置。
(一)課外讀物的選擇
課外讀物的選擇必須要注重學生思想修養(yǎng)的陶冶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導引。中學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這一時期應引導學生多讀些好書。所謂好書就是: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為核心內(nèi)容的書。讓他們從好書中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同時,課外讀物的選擇必須要注重個人興趣愛好的差異,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qū)W生年齡、性別、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不應忽視學生的個人愛好。比如針對部分學生喜歡看一些言情武打類的書這一情況,我不會采用強制的手段或簡單粗暴的方式拒絕或打擊否定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而是有選擇地把這類書中的一些經(jīng)典名著介紹給他們,和他們交流閱讀心得,在肯定他們的閱讀成績的同時給他們指出這類書脫離現(xiàn)實生活、虛幻不實的特點以及其中一些品位不高、言情成分過重和過于沉湎其中的各種弊端,并及時有針對性地推薦閱讀如《青年文摘》《余秋雨散文選集》《讀者》等文學性和科普性強的一些書目,這樣既較好地利用了他們個性閱讀的差異性,又較好地激發(fā)引導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方向。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閱讀有多種方法,對于中學生,應指導他們學會速讀、精讀、選讀和做閱讀札記的方法。
1.速讀。這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有效方法。它不僅是學生應試能力的必備能力,也是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體現(xiàn)。瀏覽的關鍵是要快,要跳讀。在快速的瀏覽中把握主要內(nèi)容、寫作思路及人物的思想情感。通過快速默讀,“圈、點、勾畫”之法了解其核心內(nèi)容,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選讀。選讀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或?qū)懽餍枨?,有選擇地閱讀文章或小說相關部分。比如學習沈從文的《邊城》,我會要求學生在學習之前閱讀與主人公相關的一些章節(jié),比如儺送兄弟二人追求翠翠的情節(jié)。
3.閱讀札記。“不動筆墨不看書”,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必須要重視學生閱讀筆記的指導。閱讀札記形式多樣,如讀后感、精美語段字詞的摘抄、提綱挈領法等。學生可根據(jù)個人習慣或?qū)嶋H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筆記類型。
總之,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是一項費時持久的教學工作,教師必須要遵循“想讀、可讀、會讀、愛讀”的指導原則,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快樂閱讀中學會閱讀,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倪文錦.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中的群文閱讀[J].課程·教材·教法,2017(6).
[2]馮廣建,王巧紅.群文閱讀“五步法”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中的應用例談[J].語文知識,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