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泉
【摘 要】對于鐵路隧道工程而言,襯砌工藝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不僅影響著施工效率,還深刻影響著隧道工程質量及安全?;诖?,本文針對襯砌工藝在鐵路隧道工程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可以給有需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襯砌工藝;鐵路隧道;實踐應用
現(xiàn)階段我國鐵路干線進入了高速發(fā)展時期,這就導致在鐵路隧道工程中對襯砌工藝有了更高、更嚴的要求,不僅要在符合標準規(guī)定的防水級別內(nèi),同時還要杜絕出現(xiàn)滲水現(xiàn)象,表層必須是沒有濕漬的,且要具備強度高和耐久的特點。
一、對二襯臺車鋼端模進行改造設計
在鐵路隧道工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二襯端頭止水帶偏移、變形和局部混凝土凹凸不平的問題,因此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二襯臺車鋼端模進行改造設計,其構架詳見圖1,是用固定鋼模加二襯臺車加活動鋼模還有內(nèi)側木模和頂托、工字鋼固定后座等組合而成的?;顒愉摱四1+固定鋼端模D2組合成為了鋼端模,其中每一塊鋼端模的長度都是402毫米,重量分別是11.9KG和14.2KG,在進行設計時每一塊鋼端模的形狀都是L型的,高度一般控制在210毫米,寬度分別是150毫米和220毫米,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shù)值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結合設計的止水帶的位置進行協(xié)調(diào)處理。在鐵路隧道工程中應用二襯臺車鋼端模技術,有利于保障混凝土表面是平整、不會發(fā)生形變的同時,然后通過使用固定和活動鋼模科學、合理固定了環(huán)向止水帶的位置,防止其出現(xiàn)偏移或是遭受其他損壞。
二、止水帶固定工裝
在以前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中,常常伴隨著施工效率低、縱向止水帶定位困難、定型后止水帶偏移、止水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為了可以有效改善這些情況,有關設計人員制定了縱向止水帶固定工裝的辦法,詳見圖2,在這個設計中要使用到的零件包括了縱向角鋼、定位銷、加密U型卡具、U型定位鋼筋等等。根據(jù)矮邊墻施工的每工班施工長度,設計此工裝縱向角鋼的長度在10~13米左右,U型鋼筋和定位銷是在每150~200厘米處的位置裝置一道。在實踐過程中,通過應用止水帶固定工裝技術,高效處理了縱向止水帶線型彎曲、難以定位的問題,有利于保障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
三、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
1.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構造
在結合考量了通信、電力和隧道排水等功能要求以后,就需要把電纜槽和水溝建設在軌道的兩旁,想要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就可以選取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詳見圖3和圖4,其主要組成內(nèi)容包括了行走系統(tǒng)、模板系統(tǒng)、桁架支撐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等等。臺車長度在10~12米左右,其中每間隔3米就要放置4道桁架,行走系統(tǒng)采取的是軌行式,液壓電氣驅動,桁架的兩旁都有裝置支撐梁,選擇的是液壓桿件連接模板系統(tǒng),整體鋼模為模板,鋼模的長度同為10~12米左右。
2.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優(yōu)點和效果
質量控制好: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在設計時選擇的是整體鋼模,模板具備高強度和良好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防止在施工作業(yè)中發(fā)生“跑模”問題,而且鋼模上還有裝置附著式振動器,振動時間為數(shù)控方式,振動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防止發(fā)生蜂窩麻面、翻砂等問題。
工作效率高:傳統(tǒng)的隧道水溝電纜槽施工方法是把小塊的模板拼接在一起,安裝、加固以及拆卸模板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進行搬運,工作效率非常低,每一個施工循環(huán)的周期大約在3三左右。在施工時選取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在拼裝完臺車以后,每一次開展施工作業(yè)時只需要把鋼軌裝好,在臺車就位以后,就可以進行全自動生產(chǎn)作業(yè),模板就位后不再需要進行拆卸和拼接,工作起來更加方便快捷,每一個施工循環(huán)的周期可以縮短至1天,關于水溝電纜槽臺車施工的電纜槽和水溝效果如圖5所示。
3.使用自行式臺車澆筑混凝土
隧道工程通常都要求制作模注混凝土襯砌,操作不當?shù)脑捑蜁е乱r砌表面形成蜂窩,因此,在澆筑混凝土時,應按照正確比例,還要注意原材料和環(huán)境設施等因素。根據(jù)有關要求,分別澆筑仰拱填充,澆筑混凝土之前,檢查支架、模板和鋼筋,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澆筑時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并保證襯砌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由于混凝土兩側會形成較大的坡度,需要預先留出可以操作的縫隙,放入模版和止水帶;仰拱中部形成的坡度相對平緩,可以不設模版。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襯砌工藝在鐵路隧道工程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事實證明,襯砌工藝的成功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施工質量和效率,幫助有關企業(yè)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理應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勇.中國鐵路隧道建設規(guī)劃與挑戰(zhàn),鐵道部工程設計鑒定中心.201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