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高中學校需要基于學校的資金、師資力量及學生的總體情況,合理應用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制訂完善、合理的教育管理策略,提高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時代;高中教學;管理質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2-0095-02
引? ?言
為了培養(yǎng)符合當前時代背景下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社會各界人士對高中教育管理質量與教學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時代的要求,高中學校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打造適宜且科學的成長環(huán)境,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高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人員需要明確、合適的管理理念與科學的指導思想,如人本思想、校本化教育教學管理思路、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教學管理中等。
一、確定人本思想,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階段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學校需要確定人本思想,對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合理調整,貫徹落實張弛有度、實踐與理論并重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及實踐能力的共同發(fā)展。要踐行人本思想及達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學校不能以成績作為學生及教師考核的唯一標準,也不能對教師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進行嚴格限制,而應對上述內容進行合理規(guī)劃。
在現(xiàn)實中,學校需要對教師的課內教學活動、課外實踐活動、校級實踐活動、作息時間等內容進行合理規(guī)劃,以達到學生的實踐能力、理論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素質綜合發(fā)展的效果。以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為例,學??梢砸蟾咭?、高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必須包含多種形式的課內外實踐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或者降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影響力,視情況合理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或者由學校組織,在高一、高二學年中,每個月開展一次或者多次諸如閱讀分享會、閱讀情景角色扮演等實踐活動。學校還要要求語文教師制訂活動計劃、活動反思、學生收獲等文件,以保證實踐活動的效果。學校還可以舉辦合適的校級實踐活動,如針對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課間操期間開展詩歌朗誦會,或者開展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主題的校級征文活動。學校通過對課內教學活動及課外實踐活動的合理規(guī)劃,可以為教師提供對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改革優(yōu)化的動力,并有效增強學生在課內外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而實踐人本教育管理思想[1]。
二、重視學校精神建設,強調教師教學意識
教師是高中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對象之一,還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踐行者與協(xié)助者。因此,在高中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改革時,校方首先需要幫助教師樹立責任、向心、科學意識,然后再在教師的組織協(xié)助下,通過日常教育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永不言棄的精神。
在現(xiàn)實中,要培養(yǎng)教師的責任意識,最好的方法便是將責任納入教師教學考核中,并通過專題會議及紙質或者電子文件,將“責任”二字刻入教師心中。要培養(yǎng)教師的向心意識,校方需要合理策劃、實施校級活動或者教師間的活動,并組織開展學科間教師交流會,引導各教研組組長及班主任、年級組長進行交流,尋找取長補短及整合師資力量的方法。要培養(yǎng)教師的科學意識,校方首先要對選課、排課、教師考核等內容進行科學優(yōu)化,讓教師切實體會到科學規(guī)劃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意識,高中學校的教學管理質量與教學質量都能夠得到切實提升。在此基礎上,校方可以發(fā)揮教師的力量,提出建設校園精神的方案,組織教師以班級實際情況為基礎,在教學內容中滲透相關的精神教學內容。如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便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因此校方需要重視體育課程所需的教學設置及場地,為體育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還可以針對體育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進取精神的內容,開展校級實踐活動或者協(xié)調其他學科開展實踐活動,以此促進學生進取精神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三、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育教學管理
在當前階段,信息技術是各學段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有重要的影響。高中學校要想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也需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高中學校需要完善校園網絡、多媒體設備等硬件設施,制訂信息化教學管理制度。學校通過這兩大方面的優(yōu)化與改革,對高中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行優(yōu)化,提升學校的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降低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提升教學管理的工作效率。
學校首先需要完善校園網絡及多媒體設備等硬件設施,為信息化教育教學管理奠定現(xiàn)實基礎。如構建校園網站,讓校園網站為教師教學、教師與學生信息管理、家校溝通、學校各部門協(xié)調合作等事務提供便利。教師可以將自己制作的微課教學視頻上傳到校園網上,而學生可以用學號登錄校園網,觀看各班級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并在課后進行自我學習。在校園網站的基礎上,學校需要構建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對校內各學科的教研活動及個體與集體備課方式進行優(yōu)化,并對校內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集體備課活動為例,傳統(tǒng)的集體備課形式受時間、地域的限制較大,難以發(fā)揮教師的群體性力量。在校園網絡的基礎上,教師之間的時間、地域限制便被打破了。通過校園網這個載體,教師可以將自己搜集的教學資源及認為需要注意的教學要點上傳到網絡上,并自行對其他教師提供的資源與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在聊天式或者頭腦風暴式的交流后,教師們能夠結合彼此的教學資源及思考,提升備課質量。
四、實施師生互評,豐富評價內容
評價是影響高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校方需要優(yōu)化教學管理及教師教學中存在的評價方式,以師生互評的方式優(yōu)化教學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校方還需要豐富師生互評的內容,以得到對教師、教學工作、學生情況等內容的全面、真實的評價。
在構建完校園網站時,學??梢詤⒄詹糠謱W校已實施的網絡評價機制,對教師的性格、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以學期為周期的評價,以此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促進教學活動的改革與優(yōu)化。同時,學生的學期式評價也能成為學校對教師進行有效管理及考核的參考。學校也可以在校園網添加上課程表及教學評價的功能,或者在校園網站上為各班級專門設置留言區(qū),以供教師在課程結束后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總結與點評,讓學生從教師的角度看待教學過程,尋找自己在課堂上表現(xiàn)較差的地方。除此之外,校方還應充分發(fā)揮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建議價值,為學校的重大事務及校級活動設置專門的評價留言區(qū)域,在每次活動后,組織教師對事務及活動進行評價與提出建議,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自行在網站上對事務及活動進行評價或提出建議。為保證師生互評及對校內事務評價的有效性,學校應酌情增添匿名評價方式,并對有價值的評價、建議、批評做及時反饋,對師生進行獎勵。
結? ? 語
綜上所述,教學是高中學校工作的重點內容與核心內容,而高中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則是影響學校教學質量及學生個體發(fā)展情況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校方需要對教育管理思想、教師教學意識、校園精神、學校教學管理手段、校內各種活動評價方式等內容進行改革與優(yōu)化。
[參考文獻]
王宏偉.增強教師三種意識?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農村教育,2018(07):46-47.
作者簡介:張必利(1967.4—),男,江蘇濱海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從事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高中政治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