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訓練就是微型化教學,以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為輔助,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強化技能訓練。在習作指導過程中,微格訓練的合理化開展,有助于強化學生習作基礎,在明確微格訓練關鍵點與入手點,通過精細化指導以及靈活化選材等,使習作教學成效得到明顯改善,促進習作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突出主題,合理切口,實施分解訓練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項基礎性內容,是鍛煉學生語言組織運用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強化以及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但就當前小學習作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教學要求的合理性不足,并未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且有針對性的習作訓練,習作訓練內容安排的合理性不足,導致習作教學成效并不理想,低年級學生還沒有掌握句子寫法就開始練習段落寫作,中高年級學生段落練習不到位,就進入到整篇寫作階段,導致學生出現(xiàn)作文結構混亂、寫作內容不通順等情況,這就不利于小學習作教學成效的改善。而微格訓練方式下,能夠從宏觀層面上把握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明確教學基本原則,對習作知識進行整合,分析其中內在邏輯關系,進而引導學生對習作知識系統(tǒng)進行合理構建,在這一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微格訓練模式下,將習作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劃分,通過微格分解練習來突出主題,并確保在每一個微格訓練中都能夠有所收獲,從而達到理想的習作教學效果,為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強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就地取材,組織生動化的微格習作訓練
習作教學的難度在于,如何選擇主題和素材,以更好地開展習作指導,來推進習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若教師在習作指導過程中所選擇的內容是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的,則教師的習作指導勢必會存在籠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更好掌握寫作要領,難于順利開展寫作。而在微格訓練方式下,可在分解微格訓練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就地取材,保證選材的靈活性,使習作訓練內容得到豐富,比如將教材中某一片段作為習作指導案例,或者將生活中的某個細節(jié)引入到習作指導中,加深學生的理解,保證微格習作訓練的生動化,從而達到良好的習作訓練效果。比如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可領學生在周末去觀察某一景物,通過學生感官作用的發(fā)揮,激發(fā)學生對于大自然魅力的感知,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并通過微格訓練使學生習作能力在無形中得到強化。
三、精細指導,深化記憶,引導學生入格
習作教學過程中微格訓練的開展,要保證指導的精細化,加深學生對于習作相關知識的記憶,鞏固學生寫作基礎,通過微格訓練來促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能,引導學生入格,促進習作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習作指導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過程,要確保教師具有高度的耐心和細心,精細化開展習作指導,在強化學生對習作技法規(guī)律認知的基礎上,縮小學生與作文之間的距離,從而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參與到習作學習中。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設計動物名片》習作訓練中,教師要實施精細化指導,以微格訓練作為基本模式,使學生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動物,并從動物外形、生活習性、相關趣聞等方面入手,對動物進行介紹,并在收集圖片和描寫文字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創(chuàng)新設計動物名片。通過微格訓練的開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于寫作方法的記憶,在教師精細化指導下,學生順利入格,更為積極主動參與到寫作訓練中,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四、自由開展習作練習,促進升格
微格習作訓練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格”是相對獨立的,于其中掌握習作知識,并對寫作規(guī)律和技巧形成一個正確的認知,無形中激發(fā)學生的習作體驗,使學生在微格習作訓練中不斷積累促進,這對于學生習作技能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微格習作訓練空間的提供,滿足學生的習作訓練需求,促進習作練習開展的自由化,循序漸進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使學生真正實現(xiàn)升格。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微格練習環(huán)節(jié)加以科學化設置,確保其符合新課標下語文習作訓練的現(xiàn)實要求,引導學生入格之后逐步升格,最后達到出格,獲得感悟,并超越自我,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提升,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成效的改善打下良好基礎。
微格訓練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對于習作教學來說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開展微格訓練,引導學生入格并逐步實現(xiàn)升格,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不斷強化。在這一過程中要確保主題的突出化、取材的合理化、指導的精細化以及習作練習的自由化,從而真正達到出格,促進習作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秦泗蕊,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易通路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