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麗
【摘? 要】兒童文學和語文教育有著天然關聯(lián),兒童文學當中涉及到的語言內(nèi)容、蘊含的情感與價值觀等都和語文教育目標高度融合一致。兒童文學是根據(jù)兒童創(chuàng)作改編而成的文學作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層次,可以為學生認知世界打開一扇窗戶,促進學生文學素質以及語文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課堂要有兒童文學的身影,而且教師要靈活巧妙的應用兒童文學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的培育。
【關鍵詞】小學? 語文課堂 兒童文學? 應用
兒童文學與兒童教育關聯(lián)緊密,在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兒童文學同樣也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綜合發(fā)展,同時也能夠讓教師通過解讀兒童文學掌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從而改進語文教學策略,優(yōu)化師生溝通。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挖掘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根據(jù)語文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入兒童文學作品,讓學生在作品解讀當中受到熏陶,起到鍛煉學生多方面能力的作用。
1.優(yōu)化改進兒童文學教學方法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突出作用與不可替代性已經(jīng)成為了大家的共識,而為了讓兒童文學的功能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讓學生通過品讀兒童文學作品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教師首先需要利用好教材當中的兒童文學作品,并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感悟理解能力。通過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細致品讀與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文學作品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極高,這體現(xiàn)出教材創(chuàng)編者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對兒童文學的重視,也顯現(xiàn)出這一文學作品在小學生語文素質發(fā)展和學習成長中的顯著作用。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選取準確恰當?shù)慕虒W方法,降低學生領悟兒童文學作品的難度,給學生提供一個精彩紛呈的閱讀課堂。例如,在教學《春筍》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誦讀法開展此次教學,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全文找到自己最有感觸和認為寫得最好的地方,并帶有感情的朗讀相應的段落,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讓學生明白誦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價值,還給學生提供了主動表達的機會,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和學習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的方式進行本課教學,比如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給學生播放雨后春筍破土生長的動畫讓學生在直觀欣賞的同時,感受其生機勃勃的生長過程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中領悟春筍頑強生命力。
2.營造良好兒童文學閱讀環(huán)境
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夠促進語文教學走向成功,而且廣闊的閱讀空間以及愉悅的閱讀氛圍,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熱情,還能夠發(fā)展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互動溝通的精神。對于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來說,更是要有優(yōu)質的環(huán)境作為根本依托,讓學生深入感受兒童文學作品的魅力,提升語文課堂教育質量。一方面,教師可以在班級當中設立圖書角,鼓勵學生把家中的兒童文學書籍帶到學校,使其成為班級圖書角中的共享書籍,引導學生彼此交流兒童文學作品,既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又讓學生感受到分享的樂趣,最大化的體現(xiàn)出兒童文學作品的價值。這樣學生會養(yǎng)成樂于分享的好習慣,也會讓兒童文學閱讀和學習氣氛被調(diào)動起來。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交流自己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感受,將自己閱讀體驗和他人分享或者是從他人的分享當中獲得共鳴,優(yōu)化同學之間的關系,讓整個課堂更加融洽。比如,有的學生通過閱讀《小壁虎借尾巴》學習到了很多科學知識,認識到大自然有很多的奧秘等待解答;有的學生通過閱讀《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等寓言故事學習到做人的道理,提醒自己不能自作聰明;有的學生通過閱讀安徒生和格林童話等童話作品深深被其中豐富多樣的人物吸引,并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些寶貴品質。
3.利用兒童文學發(fā)展學生能力
高質量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單單是喚起學生思緒的構架,篇章本身也會給學生留下了豐富的想象與思考空間。這實際上就是文章的留白,也是學生在閱讀和學習當中需要特別發(fā)展的一項能力。兒童文學作品有著諸多的教育功能,而在眾多功能中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方面的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這就需要學生對文章留白的領悟。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的重點,著重進行留白部分的指導,以便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基礎。而教師一定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引領學生主動思考和想象并表達自己的語言領悟感受。例如,在教學《蒲公英》時,為了讓學生對文章結尾的留白有深入的理解,拓展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這樣的思考題:蒲公英隨著風在天空之中飄蕩,它們會飄到哪些地方?會在什么地方停留?會遇到哪些事情?在問題的指導下,學生積極想像蒲公英會飄過城市、鄉(xiāng)村、高山、大河,并在生動的表達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提高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兒童文學是依據(jù)兒童發(fā)展需要和發(fā)展特征專門創(chuàng)作的文學門類,為成人意識和兒童的有效溝通提供了載體,能夠調(diào)動兒童求知與閱讀熱情,深化對周圍世界的認知?;谛W生喜愛兒童文學作品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要利用好教材當中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外,還要進行兒童文學作品的拓展,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促進小學生語文意識的形成,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扎實語文教學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鵬宇.基于兒童文學的視角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2018(85)
【2】王培玲.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課外語文,2018(22)
【3】莫荷花.基于小學語文課程視野中的兒童文學及其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