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摘要】數(shù)學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作為一個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學困生.學困生學習成績上不去,并不是他們的智力低于其他學生,而是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想要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讓學困生學好數(shù)學,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教師應該培養(yǎng)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這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可忽視的.
【關鍵詞】小學;學困生;興趣;數(shù)學
一、了解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據調查了解,學困生不能獨立地學習,甚至厭學.形成消極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方面:在農村,很多父母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教育學生的方法欠缺、態(tài)度粗暴;沒有時間和精力教育學生,不重視教育;總是認為學生成績不好是因為學生智力問題,認為學生笨,給學生造成心理暗示.在城市,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沒時間和精力管教學生,把學生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據調查顯示,很多老年人對待孫子或者孫女都比較溺愛,導致學生任性嬌慣,討厭在學校被管教的生活,導致他們逃學、厭學.
2.社會方面:近年來,游戲廳和網吧對學生的不良影響,造成學生迷戀網絡游戲不可自拔,造成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強,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3.學校方面: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方法不恰當,教學方式過于死板等.根據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教師應該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其個別差異性,因材施教.教師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學生,密切與家長配合.
二、多給學困生一些關愛和幫助
在每一個班級中,就學習成績而言,有第一名就會有第二名,總是有好有差;對學困生而言,他們也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好成績,也希望教師能夠注意到自己.因此,數(shù)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心理,隨時掌握他們的心態(tài),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和幫助他們、接近他們,應該經常與學困生交流,用愛心去溫暖他們,平等的對待他們,在課堂中應該與他們有適當?shù)慕涣?,比如,提一些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使他們感到教師并沒有放棄他們,時時刻刻關心著他們,讓他們克服自卑感,擁有向前進的勇氣,樹立信心和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三、充分尊重學困生的人格
學困生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比較差,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和父母的責罵,還有同學的諷刺等,學困生的自尊心比較強,教師應該保護學生自尊心,教師對學生不管不問或者是管教過嚴,都有可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只有充分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多鼓勵他們,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去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即使他們犯了錯,也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導他們,要消除他們的敵對心理,消除他們對教師、同學和家長的誤解,把教師當作自己在學習中的合作者,在生活中的朋友,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
四、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播者.學困生要想提高學習成績,尤其是數(shù)學,學生必須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學生才會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應該充分備好課,設計教學情境,調動學習氛圍,拉近學困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比如,教師講解雞兔同籠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雞兔同籠的問題上,對雞兔同籠問題產生興趣,進一步教師再進行點撥,然后由學生進行總結歸納.眾所周知,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而生動的、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更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氣氛,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師應該與時俱進,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學生不斷地在接受新的科技知識,然而,作為教師,更應該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樹立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豐富課堂知識.根據新課標的改革要求,教師不應該把知識局限于教材,應該積極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課堂變得多樣化,學困生學習成績差,可能是因為教師進行教學的方法不恰當,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得很多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也會使很多教學變得規(guī)范化.此外,教師更應該進行教學反思,多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即時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盲目地進行教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能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學困生的缺點較多,思想比較脆弱.所以,教師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用一顆寬容和愛的心去教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便可讓他們學好數(shù)學,提高數(shù)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廖紅英.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2):209.
[2]王繼紅.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入手談小學數(shù)學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2(4):64.
[3]汪妍.基于微課的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4]趙西瑞.“學困生”轉化方式與途徑研究[J].教育探索,200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