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飛
摘要:本文從當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為出發(fā)點,以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中詞塊教學法的教學設(shè)計為例,講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詞塊意識,鞏固和運用詞塊學習來更好地掌握詞匯與理解文章,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有效閱讀。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詞塊教學法;實施和應(yīng)用
中圖分類號:G63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83
一、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觀念和做法上都進入了全新的階段,葛炳芳提出,英語閱讀是語言、思維與文化的有機整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對語言(詞匯與結(jié)構(gòu))和信息(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細節(jié))進行表層的理解,還要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關(guān)注作者的觀點,情感態(tài)度和寫作意圖,把握文本的脈絡(luò)層次和結(jié)構(gòu)特點,了解文本中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反面的技巧,進而鑒賞語言文化。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D.A.Wilkins曾經(jīng)說過,“沒有語法,能表達的內(nèi)容很少,沒有詞匯則什么也表達不了”。然而,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的詞匯教學卻仍然較為守舊刻板,單詞孤立記憶,脫離語境的教學方法屢見不鮮,這樣就使得大部分學生詞匯學習變得費時低效。同時,流程化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閱讀課教學仍然是堅持“語言第一,應(yīng)試第一”的價值取向,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則習慣性地選擇從skimming(通常伴有一兩個問題)-scanning(通常伴有更多的選擇題)-language points(如果是公開課十有八九改成了discussion)的教學模式,使得閱讀教學的注重點有所偏移,過多地關(guān)注了詞——句子——段落——篇章上的語言點教學,卻忽視了學生英語學習思維與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結(jié)果導致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效率低下,有些學生甚至能理解每一個句子的意思,卻不能領(lǐng)會整篇文章間的關(guān)系,以至于閱讀的最終目標難以實現(xiàn)。而且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高中階段的泛讀教學并不能有效實施,大部分教師也不能系統(tǒng)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此,想要成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實現(xiàn)閱讀的真正意義,要探求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在扎實的語言基礎(chǔ)上發(fā)展思維品格,從而形成文化意識,實現(xiàn)英語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
二、詞塊教學法的概念
近些年來,國內(nèi)外越來越多的語言學者與英語教師們專注于研究詞塊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Michael Lewis(1993)在其著作《Lexical Approach》中首次提出詞塊教學法,他認為學生語言知識的習得與交流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有效的詞塊積累得以實現(xiàn)。語言并不是由傳統(tǒng)的語法和詞匯構(gòu)成的,而是更多地由多詞的預(yù)制的語塊構(gòu)成的(Lewis,1997)。通俗地說,就是學習者通常先以詞塊的形式接受,然后模仿、套用,等到語法能力具備后再對詞塊結(jié)構(gòu)進行加工或填充,或重新組裝,最后進入了語言的創(chuàng)造使用階段。在詞塊教學法的指導下,更多的關(guān)注力被放在了這些約定俗成的詞匯組合及表達上。正如Lewis所說,在交流過程中,人們總是有意識地去在腦海里搜尋更多的語塊組合而不是單個的單詞,并將其運用到表達中,這是一個趨于更廣泛更全面的有意識的思維過程而不是進行由大變小的分解過程。
三、 詞塊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1. 詞塊意識的養(yǎng)成
讓學生形成詞塊意識是成功開展詞塊教學法的前提。使學生知道詞塊形式的存在,并通過簡單的句子或段落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塊概念,灌輸學生詞塊學習對英語成績提高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使學生意識到這一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然后在將主要的詞塊分類介紹給學生(詞塊的分類也是形式多樣,本文選擇的是馬廣惠教授在他的論文《詞塊的界定、分類與識別》中提到的按傳統(tǒng)的語法功能分類的方法:
(1)名詞性詞塊 (NL-noun lexical),如bread and butter, life and death;
(2)動詞性詞塊 (VL-verb lexical), 如take care of, pay attention to;
(3)形容詞詞塊 (AdjL-adjective lexical),如a number of, a piece of;
(4)副詞詞塊 (AdvL-adverbial lexical) 如all of a sudden, generally speaking;
(5)介詞詞塊 (PL-preposition lexical), 如on purpose, by design;
(6)連詞詞塊 (CL-conjunction lexical) 如as soon as, as well as, rather than;
(7)句子框架(SL-sentence structure lexical)
2. 閱讀中詞塊的識別與分類
在閱讀課教學過程中慢慢引導學生用詞塊分類法去理解文本,在教學初期,為了使得學生更好地適應(yīng)與接受詞塊教學法的新教學方式,我選擇了文本中較好地突出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片段,而不是通篇文章直接運用這一方法來幫助學生閱讀,使學生慢慢適應(yīng)與運用詞塊法,并慢慢感受到詞塊教學法所帶來閱讀功效。例如在閱讀課Annes friend 一課的教學中,我選擇了最能體現(xiàn)Anne內(nèi)心情感的日記部分2&3兩段要求學生通過詞塊識別與分類的方法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
3.詞塊的積累與操練
正如Stanley(1992:230)所說,在沒有對學生進行有組織性的操練下就要求學生能夠很好地運用這些技巧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詞塊意識并能識別與分類詞塊的基礎(chǔ)上,加強對詞塊的操練,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識記與運用詞塊,操練方式有:
(1)加強詞塊的針對性練習
例如:針對Annes best friend 這一課的部分練習
① _______(干什么事情不快樂的) the football match at home alone, so I went to the bar.
②He has left his book here ___________(故意地) so that you can read it.
③I always start the day by___________________ ?(仔細查看郵件).
(2)運用詞塊背誦或復述課文。傳統(tǒng)教育中的死記硬背仍然在教學中被廣泛運用也是不無道理的,背誦法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有其必要性,對于語言學科的作用似乎更加明顯。運用詞塊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性內(nèi)容,同時更好地積累詞塊。在操練過程中,我們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單元提取的分類詞塊,學生通過詞塊串聯(lián)進行背誦或復述文本,既積累了詞塊,又更好地掌握全文.在我們學生沒有較理想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下,文章的背誦或復述有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整體性與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
(3)增添詞塊學習的樂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起點,能帶領(lǐng)我們進入一扇門。在傳統(tǒng)教學下大部分學生英語成績較差的原因就是在學習中失去了興趣,所以沒有了主動性。在新的方法使用初期要特別幫助孩子去重新找到學習的欲望,因此,我們在詞塊操練過程中不能形式單一,枯燥無味,可以采取更有激勵性的,學生喜歡的方式去落實,比如進行個人、小組或班級詞塊競賽,比比誰記得多,展示周或者各種游戲的方式等等,使得詞塊學習的方式多樣化,讓學生能夠真正在興趣中學習,在學習中找到更多地樂趣。
四、結(jié)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意識,不斷地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我們?nèi)绻軌蛴幸庾R地輸入與激活詞塊,鞏固與強化詞塊,運用與落實詞塊,我們一定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廉 潔.詞匯短語對第二語言習得的作用[J].外語界,2001(4).
[2] 馬廣惠.詞塊的界定、分類與識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1(34).
[3] 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3).
[4] 袁 靜.預(yù)制語塊與中學英語口語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4(4).
(作者單位:浙江省浙江師范大學龍泉浙大中學 ?3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