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永州 425000)
護理學是一門“以人為本”的專業(yè),在成果與信息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護理教育也需要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和變化[1]。護理學這門科學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實踐性,重視培養(yǎng)學員動手能力,提高護理人員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是當前護理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標準化病人是當前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可對臨床環(huán)境做出逼真的模擬,有效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選定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本院護理系60 例《護理基本技術》實驗教學見習生研究,做出如下報道。
研究時段自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選定本院護理系60 例《護理基本技術》實驗教學見習生,以隨機化原則分組,分對照組(n=30)、研究組(n=30)。研究組女性29 例,男性1 例,年齡在19-27 歲,平均(23.52±2.05)歲。對照組女性28 例,男性2 例,年齡在20-26 歲,平均(23.61±1.68)歲?;€資料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對照組:帶教老師根據(jù)帶教大綱完成帶教,帶教老師是主體。
(2)研究組:采用標準化病人進行理論教學,而后開展臨床實踐,將見習生合理分組,參與臨床實踐工作,推選出一名小組長,對標準化病人模擬臨床接診患者的程序,詳細詢問患者具體情況,同時進行體格檢查。其他小組成員作為旁觀者,則應加強與演練者的溝通與交流,評價病史采集情況、體格檢查結果、人文關懷等,及時指出錯誤之處,同時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最后臨床實踐情況由帶教老師做出綜合點評,對相關注意事項加以強調(diào),相關知識點做出總結,相關臨床技能加強鞏固。同時標準化病人也可對見習生的不足之處進行指正,督促見習生提高臨床實踐操作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
(1)技能操作成績:科室自制調(diào)查表,從輸液、注射、采血評估,分值越高,專業(yè)操作能力越強。
(2)專業(yè)知識成績:科室自制調(diào)查表,從護理方案擬定、診斷、發(fā)病機制分析、采集病史、基礎理論四方面評估,分值越高,專業(yè)知識越扎實。
用SPSS 25.0 軟件展開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χ—±s),t 檢驗,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技能操作成績:干預前兩組相比P>0.05;干預后研究組顯著較對照組高,P<0.05;組內(nèi)對比:兩組干預后均顯著較干預前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技能操作成績對比( ±s)
專業(yè)知識成績:干預前兩組相比P>0.05;干預后研究組顯著較對照組高,P<0.05;組內(nèi)對比:兩組干預后均顯著較干預前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專業(yè)知識成績對比( ±s)
《護理基本技術》是護理核心勝任能力培養(yǎng)體系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技能形成以及??谱o理知識的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等?!蹲o理基本技術》是高職護理教育中的一門核心課程,優(yōu)化、改革《護理基本技術》,是培養(yǎng)護理人員崗位勝任能力的關鍵。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教師黨方面的傳授知識,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一慣性機械性的模仿,忽略了將臨床護理與護理基本技術相結合,教學效果一般,現(xiàn)已無法滿足臨床需求。
標準化病人在1963 年出現(xiàn)于美國,現(xiàn)已被歐美等發(fā)達國家應用于技能認證、課程評估、臨床教學中[3]。本研究示:研究組技能操作成績、專業(yè)知識成績顯著較對照組高,P<0.05。說明標準化病人在《護理基本技術》實驗教學中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應當作為《護理基本技術》實驗教學中理想的教學方法。分析原因如下:①標準化病人可將大部分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癥狀模擬出來,形象、生動,可加深學生對相關課程的理解。②標準化病人有效緩解了臨床教學資源不足的現(xiàn)狀,促使學生更準確的掌握相關基本,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識。③標準化病人模擬了實際情景,督促學生思考倫理、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問題,提高了學生臨床思辨能力,正確看待醫(yī)生這個職業(yè)。④標準化病人促使見習生親生體驗護理人員對病人的人文關懷,鍛煉學生思考、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臨床思維平臺[4-5]。總體來講,標準化病人是對多媒體教學、理論授課、見習實習等教學方式的一個補充。
綜上所述,在《護理基本技術》實驗教學中采納標準化病人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助于學生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相關知識,因此該教學方法值得臨床信賴,并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