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香 李利
摘要:美術審美情操和藝術欣賞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的,而學習熱情是學習的源動力,愛因斯坦曾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美術素養(yǎng)要從小學抓起,小學生的大腦處于發(fā)育階段,對未知的事物很好奇,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熱情,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
關鍵詞:藝術欣賞;美術素養(yǎng);素質教育;學習熱情
小學美術教學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美術,也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礎。在學生學習美術之初,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欣賞美、感悟美、發(fā)現(xiàn)美,學會感受和體驗生活的藝術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打造與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打造與保持小學生學習美術熱情的重要性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重,如果老師能夠加以恰當?shù)囊龑В瑢⒑闷孓D變?yōu)閷W習興趣與熱情,老師會教得很輕松,學習效果也會很好。
(一)提高學習能力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在美術教學備課時會充分考慮小孩子的年齡特點再開展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將美術經典作品、美術的故事融入課堂,拓寬美術教學的范疇。鼓勵學生思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從中獲取情感認同,培養(yǎng)對美的賞析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
(二)提高美術素養(yǎng)
小學美術老師在教學中以游戲性、故事性為教學宗旨,變教學為互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 促進全面發(fā)展。
二、打造與保持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熱情有效策略
在兒童美術教育階段,有學習熱情,學生才會產生較強的學習欲望,才會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有學習熱情和沒有學習熱情,其學習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學生容易理解的內容,難易適度,有新意的授課內容,營造積極的美術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教學中運用游戲形式,調動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熱情
游戲是兒童的本能,一般參與積極性都很高。用游戲的方式開展美術教育,讓小學生在自由的游戲中掌握知識,使課堂變得簡單快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的特點,抓住學生最喜歡玩游戲的心理特點,設計適合游戲類型的教學內容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關注,與學生玩美術游戲,學生更樂意參與到教學中來。如一年級美術《春天的色彩》一課,就可以帶領孩子到操場上或者花園里尋找一下春天,感受一下春天的色彩,看看花草樹木,觀察它們的色彩和形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游戲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童趣故事引入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精彩、有趣的小故事是小學生的最愛聽的,在美術教材內容中,也蘊藏小故事,小孩子的天性是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不持久。如《春天的色彩》里邊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春姑娘的故事,這樣學生會對春天產生興趣,增強好奇感。充滿趣味性和童話性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寓教于樂,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也能隨之提高。
(三)教學中讓學生走進生活,感覺美術魅力
藝術源于生活。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寫生課程,用自己的雙眼去看世界,感悟自然,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大自然中主動觀察自然界的事物變化,用畫筆將所看畫出來,使學生們體會到生活處處皆有美,生活處處離不開美術。任何情感、故事、畫面都可以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將繪畫逐漸培養(yǎng)成一種學生表達情感的方式。這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視野,還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愛上美術課。
(四)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貪玩和好玩,理解能力不強,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手段,如在講透視規(guī)律時,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的優(yōu)勢,可以運用動畫將“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實遠虛”的透視規(guī)律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老師再加以理論講解,二者配合可以輕松讓學生理解掌握教學難點,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美術教學,加強直觀教學,有助于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五)開展多樣化的繪畫實踐活動,喚起學生參與熱情
開展美術比賽、美術墻等課外實踐活動,通學生通過參與而有更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各種繪畫比賽或是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美術是快樂而有趣的事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會很有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其學習興趣就會得以持續(xù)、深入地發(fā)展。
(六)鼓勵性評價,讓小學生獲得對美術的持久興趣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肯定和稱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老師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形成對美術持久的興趣是基礎教育藝術課程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在課堂上經常鼓勵與表揚學生,促進學生將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長久保持下去。
愛因斯坦說:“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小學階段,在美術教學中要想保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需求,對教學方案和內容做出適當調整,采用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美術課堂變得越來越生動、有趣.學生感受美術的魅力,不斷開發(fā)豐富新穎的教學素材,為學生營造不同的藝術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淑芳.淺析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J].新課程(上),2017 (02)
[2]梁娜.淺析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J].時代教育,2017 (6)
[3]黃小強.關注特點 改變方式 打造快樂課堂——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 (03)
[4]陳曉莉.打造生動形象氛圍,提高學生美術課堂興趣[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 (6)
[5]王犇.生活化教學,讓小學美術綻放精彩[J].情感讀本,2017 (29)
[6]陳秀政.從多維課堂刺激中增進美術學習熱情[J].華夏教師,2018,No.105 (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