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摘 要:信息技術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工具,是幫助學生深入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而微課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應用。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結合微課開展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就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微課教學的方法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小學數(shù)學
微課,是一種以課堂教學視頻為主要內容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具有碎片化學習的特點。微課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都非常短,通常一個微課中只包含一個教學主題。運用微課開展數(shù)學教學,能夠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來制訂學習計劃,進行視頻的觀看與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制作精品內容,引導自主學習
微課是新時代數(shù)字化教學的產(chǎn)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在開展教學時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運用微課開展教學時,首先要做的是結合微課教學時間短、案例經(jīng)典、學習自主等特點精心制作,只有經(jīng)典的案例、精彩的內容才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展示如下畫面:一只小羊被拴在樹樁上,繩子的長度為3米。問,小羊可以吃到多大面積的草?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學習,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習中占據(jù)主體地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注重微課趣味,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更喜歡有趣的東西,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時,學生往往能夠迸發(fā)出巨大的熱情,而小學數(shù)學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枯燥性,學生很難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而微課能夠以視頻的形式吸引學生打開教學資源進行觀看,其內容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在觀看的同時學習相應的知識,一個趣味性強的微課,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微課的強烈興趣,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接觸和學習數(shù)學知識,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注重微課內容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微課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王爺爺家中有兩個兒子,有一天,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叫了過來,為自己的兒子進行分家,王爺爺自己有兩塊形狀不一樣的土地,其中一塊土地是長方形,另一塊則是平行四邊形,最終大兒子分到了長方形的地,二兒子分到了平行四邊形的地,已知平行四邊形的地與長方形的地長度相同,同時平行四邊形兩條長邊之間的最大距離與長方形的寬相同。用視頻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探究知識,隨后教師在微課中對學生進行演示,將平行四邊形分為一個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將其中一個三角形平移到另一個三角形旁邊,進行互補,此時的平行四邊形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三、促進知識鞏固,幫助查漏補缺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是非常重要的,關系著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微課能夠打破教師不在學生身邊的限制,學生運用微課進行知識的整理與復習,能夠充分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在閑暇之余利用微課進行觀看學習,復習所學的知識,在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更能夠反復進行觀看學習,逐步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注意運用微課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進行查漏補缺。
例如,教師在制作正比例一課的微課時,首先要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即正比例的定義,以汽車在馬路上勻速行駛為例為學生說明,在微課的結尾,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小明有每天看書的好習慣,每天在睡覺前他都會看上10頁書,從不間斷,最近他又新看了一本書,第一天看了10頁,那么小明看書的總頁數(shù)和他看書的時間呈什么關系?第十天,他能夠看多少頁書?讓學生在觀看微課完成學習后解答微課最后的問題,在解答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學生也可以返回去觀看微課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四、結束語
微課是信息技術時代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因此,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在教學中嘗試將微課納入自身的教學體系,積極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開展小學數(shù)學微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宋現(xiàn)芬,姜榮環(huán).微課資源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