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芬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為主要依據(jù),從班主任需要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不斷豐富、對嚴格和寬容的關系進行良好把握、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信任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班級管理質(zhì)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情感教育;班級管理
引言: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小學班主任應用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相處,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新時代背景下,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明確,對自身的任務和職責進行確定,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作為重點的管理內(nèi)容。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情感教育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和價值,使學生的身心可以得到健康成長。
1.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年齡較小,在該階段中學生的思想和智力都在發(fā)展階段,并且也是小學生形成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1]。但是,由于當代小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下,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任性和淘氣等問題。并且,由于小學生心智還沒有發(fā)育完全,導致小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會出現(xiàn)失落沮喪的問題。而通過情感教育,班主任以朋友的形式和學生相處,
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進而對學生內(nèi)心的變化及時進行掌握和了解,以便于班主任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引和教育。因此,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2.1班主任需要做到以身作則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使班主任可以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2]。在日常的學習中和生活中,班主任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愛心,進而使學生可以抱著愛心,對事物進行看待,特別是在人格的塑造方面。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時刻對自身的言行舉止進行注意和規(guī)范,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需要以足夠的耐心,避免對學生隨便進行打罵,或者是通過武力來對學生存在的紀律問題進行解決。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一定的管理效果,但是很難使學生形成自主遵守紀律的習慣,甚至還會使學生有一種抵觸的情緒。針對此種情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通過以身作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形成。班主任需要做到待人和善,通過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來對待學生和工作,使學生可以對自身的閃光點進行發(fā)現(xiàn),進而使學生可以在無形中受到情感教育。并且,班主任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提升學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團結互助中使學生獲得成績感,進而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完成情感教育目的,提升班級管理工作質(zhì)量。
2.2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不斷豐富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提升各項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和水平,并且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晚會、辯論賽、運動會等等,有效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班級凝聚力,使班主任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使學生和班主任之間可以在思想情感方面達成共識。并且,在活動中,班主任需要在無形中把樂觀和積極的思想傳遞給學生,進而使班級活動具有常態(tài)化的特點。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班會或者是晨會,使學生可以把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和聽過的事故分享給搭建,并且利用分享故事,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可以產(chǎn)生共鳴。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還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班主任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參與一些獻愛心和社會公益活動,進而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活動中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尊老敬老的意識,對家人的愛護與關懷更加愛護。
2.3對嚴格和寬容的關系進行良好把握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想要獲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需要準確把握嚴格和寬容之間的關系,不能太過嚴格,也不能太過寬容,班主任需要掌握好度。寬容,并不是指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犯的錯誤進行放縱和漠視,而是需要以寬容的態(tài)度,使學生可以有主動承認錯誤和主動改正錯誤的機會。在該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意識到寬容和嚴格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若學生做出了一些破壞原則性的問題,這時班主任需要嚴格進行要求和處理。特別是針對小學生,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能力相對較為薄弱,犯錯誤是無法避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不應一味的職責和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全面分析錯誤性質(zhì),并對原因進行詳細了解,然后利用寬容的態(tài)度指引學生對問題進行正視和改正。
2.4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想要有效且有序的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班主任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共同的目標要求和相似的情感態(tài)度,進而充分展現(xiàn)學校教書育人的作用和價值[3]。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保持著公正、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學生,從根本上和學生創(chuàng)建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關系。只有這樣,班主任才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并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發(fā)現(xiàn)和指引以及糾正。并且,班主任在管理不同的學生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利用差異化的管理模式,使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班主任的信任和關懷。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實現(xiàn)公平公正的對待每個學生,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健康積極的班級環(huán)境,提升情感教育的質(zhì)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給予情感教育正確的認識,和學生之間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使小學生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長。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在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中應用情感教育,進而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進而使班主任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細膩,對學生的真實想法進行了解。針對學生的變化,班主任需要給予充分的關注,進而構建和諧良好的班集體,使學生可以在班級中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柳雁.談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才智,2018 (20):92.
[2]劉慧桃,施秀軍.論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中華少年,2016 (34).
[3]郭孔來.情到濃時,格外“醇”——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