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為契合當下的思政思潮,教育部提出要將思政教學與高校的課程相結合,其中,思政教學與音樂的結合具有很強的必要性。由于音樂具有德育功能以及美學魅力,在大學生身心發(fā)展以及社會人格形成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必要性。本文將著重分析音樂素養(yǎng)的作用以及音樂與思政教學結合對于調整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必要性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思政教學;音樂素養(yǎng);必要性;作用
1 目前高校音樂素養(yǎng)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高校缺乏音樂課程以及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在綜合類大學以及專科性大學中,為了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僅在師范專業(yè)和音樂專業(yè)設有音樂課程,導致音樂素質教育在高中后基本結束,如有繼續(xù)學習音樂,普遍是在校外進行培訓輔導。其次,高校中的音樂課程多數是音樂類的選修課和公共課,只是為了普及音樂理論知識和基本音樂欣賞的審美意識,同時,音樂課程的教師大部分來自音樂專業(yè)教師,使用的教學語言過于專業(yè),非專業(yè)的學生比較難懂,高校在設置課程時沒有最大程度地發(fā)揮音樂的德育作用。最后,加強音樂教師思政師資隊伍建設,能使音樂專業(yè)與思政教學的聯系更加緊密。
1.2 大學生音樂審美以流行音樂為主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如今“95后”大學生多喜歡流行音樂和西方說唱音樂,認為高雅的古典音樂是“無聊的音樂”,沒有思想上的情感共鳴,但西方的說唱音樂屬于地下音樂,部分歌曲內容存在消極、暴力、黑暗、扭曲的負能量觀念,這種音樂風格轉播的思想會影響大學生人生觀和思想道德的形成。
2 思政觀下提高音樂素質的必要性和作用
2.1 拓寬學科綜合思維,培養(yǎng)更加全面的思維能力
音樂課程與思政課程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科,思政課程以理論課程為主,上課形式比較單一、枯燥,相反,音樂課程是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一種科目,具有實踐性。對于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思政理論較為缺乏,音樂教師可在音樂思想中加入思政思維,以促進音樂專業(yè)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發(fā)展。另外,也可以在較為枯燥的思政理論教學中加入高雅音樂和具有正能量的音樂,調動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上課興趣和激情,讓課堂環(huán)節(jié)豐富多彩。如今,學科綜合已是大勢所趨,單一學科思維的教學一定會被淘汰。音樂和思政學科的綜合優(yōu)勢,有利于幫助高校大學生思維全面發(fā)展,并形成更加全面的學科思維能力。
2.2 發(fā)揮音樂教育的德育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音樂教育具有德育功能??鬃印墩撜Z·泰伯》中提到“興于詩,立于禮”,認為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升華內心情感,并具有影響觀念的作用。大學是學生邁向社會的最后一個過渡期,為了迎合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需要,我們需要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年輕新力量,因此,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要充分發(fā)揮音樂教育的德育作用,使學生有興趣地接受觀念轉化。音樂的德育作用有利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大學階段是一個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它是學生向社會邁進的過程,為此,高??膳叛菀魳穭。愿咝4髮W生的生活為題材,內容富含積極的人生觀,有助于大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
2.3 提高音樂審美修養(yǎng),了解思政與美學
音樂美學在道德感化方面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思想文化中,強調音樂美學作用的著作《樂記》中就闡述了音樂能陶冶人內心,提倡用樂教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傳播美,使人的內心在不知不覺中向高尚的思想靠攏,說明音樂美學的魅力也可以投射出思政美學的精髓。不做固化的教學形式,將理論課程藝術化,審美情感向道德內化驅動。音樂美學也可以發(fā)揮提高心理素質的作用。由于大學生容易產生學業(yè)壓力,造成壓抑和抑郁心理,為此,高??梢栽谡n間廣播播放古典樂曲以及交響樂,以愉悅的藝術化形式,營造輕松的氛圍,調解大學生心理情緒,為其灌輸積極的正能量。
當下,高校教育課程與思政教學的結合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各高校也在組織思政與各個專業(yè)的師資隊伍以及學科綜合建設。那么如何巧用思政與其他課程相結合的課程模式?音樂就是一種具有傳播思想道德觀念作用的手段,而是否還有更多的學科綜合形式?這值得我們思考。
參考文獻:
[1] 鐘以俊.教育美學簡論[J].教育研究,1991(6).
[2] 匡促聯.批判與導引:當代中國大學生德性的倫理反思[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1:111.
[3] 丁日明.音樂教育的德育滲透[J].林區(qū)教學,2007(4).
[4] 馬艷.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8(2).
[5] 王小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音樂融入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04):50-51.
作者簡介:劉曉雅(1996—),女,福建福州人,教育碩士,集美大學音樂學院學科教育(音樂)專業(yè),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