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春燕
摘 要:隨著英語教育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個領域對于英語教學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增加。但觀察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發(fā)現,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成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在課堂中只帶著學生讀單詞、畫短語,導致小學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頻率較低,一節(jié)課下來也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除此之外,周邊環(huán)境也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以“成績”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個人收獲及其具體發(fā)展并沒有明確目標,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有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深度融合
信息技術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諸多教學資源,為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多機會,將小學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進而實現學生想象力、思維能力的有效發(fā)展。但是,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融合仍然存在諸多誤區(qū),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當深入分析教學內容,保障當前課堂教學針對性,策劃好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融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
一、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尚未發(fā)育成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是他們這一年齡階段的主要特點。相較于課本中靜態(tài)事物來看,動態(tài)事物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可以讓課本中的英語知識“活”起來,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探究自主性。
(二)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新課改中最受歡迎,且應用效果最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在一些內容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適生動的情境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信息技術有形象性、趣味性等諸多明顯優(yōu)勢。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情感體驗,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三)有利于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課本幾乎就是課堂教學中的唯一資源。而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可幫助學生走出課本,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相關教學知識,實現英語知識的有效拓展,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擴大學生知識層面,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二、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聽說教學的融合
一直以來,如何提升學生聽說能力都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標準強調:小學英語教學應當以聽說為入手點,這不僅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也是兒童年齡發(fā)展的要求。調查表明,小學階段是學生聽說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當利用信息技術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1.激發(fā)學生表達興趣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轉變?yōu)榭吹靡?、摸得著的英語知識點,同時網絡資源信息量龐大,內容豐富且較為生動直觀,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聽說教學的融合,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結合游戲、競賽等多種學生較為喜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口語訓練,發(fā)現“說英語”的樂趣,進而有效提升其交際能力。
比如在“Where are you going?”句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不同語境:Im going to school/park/supermarket/zoo. 在每個情境中都會有卡通人物在做不同的事情。而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某一課件,進入情境,并利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 want to go ... 或者 Where is he going?What does he want to do?He wants to go to ...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情境交流中完成簡單句式應用,進而有效培養(yǎng)其交際能力,提升其創(chuàng)新精神,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其口語表達興趣,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句型。
2.開拓學生學習視野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活潑可愛、生動形象的卡通形象有著極大的向往,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聽說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搜尋大量生動有趣的卡通圖片,而后依據自身教學需求,對其進行分析整合,并配以簡單對話讓學生觀看。
比如在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建造”一個動態(tài)農場,而后引導學生“走入”農場。在學生“走入”農場后,教師不必分派任務,只需要加以引導學生就會利用自己所學知識來描述農場,這比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好得多,即使有學生不會表達,也會及時向其他學生或者教師求救。在剛剛進入農場后,學生就會說:“There are many duck-lings on the farm. I like it very much. Its lovely.”學生看到屏幕上的農民伯伯正在努力勞作,學生就會說:“There are many fruits on the farm. I can help him pick fruit,milk the cow and collect eggs.”在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片空曠的農場,讓學生共同完成設計,有了上述鋪墊后,學生早已按捺不住,紛紛加入農場設計中。
再如在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口語能力,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cute,lion,elephant,monkey,fat等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并向學生展示相關影視片段。在觀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聰明猜猜猜”的游戲:將班級學生平均分為兩個小組,一組出謎語,另一組猜測答案。如:I am very clever and I like having peaches(monkey). I have long nose. I am the biggest animal on land(elephants). I am black and white,I like eating(pandas). 此種方式通過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聽力、視覺等多種感官,在學生初步記憶完成后,通過游戲方式加以鞏固,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教學內容,而且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融合
1.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實踐
小學生年紀尚小,好奇心較強,注意力不集中,且英語并非母語,所以不具備良好的語言培養(yǎng)環(huán)境,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虛擬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多種英語實踐交流機會。
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圖畫、文字、音頻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新奇感,引起學生注意。不僅如此,生動形象的信息技術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更為全面地理解文章知識,鞏固學生記憶。
比如在五年級上冊Hobbies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藝術學?!鼻榫?,隨著輕松愉快的音樂,教師一邊介紹鋼琴、舞蹈等多種藝術項目,一邊和學生對話,讓學生在此情境中熟悉本節(jié)教學內容。在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有基本了解后,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課文中的句子,讓學生對比分析自己說的話和課文中句子的不同,解析文章句子組成結構,進而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2.進行交際,提升能力
網絡信息中所包含的教育資源是任何教師、任何教材無法比擬的。其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學信息,在網絡傳播信息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點信息差,教師可以以信息差激發(fā)學生英語交流興趣,進而實現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以聽說認讀為主要教學目標,對學生在特定語境下的領悟和應用語言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實現真正有意義的閱讀學習,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比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通過教材中的文字、圖片來對Chinese New Year進行了解,這種老師講、學生讀的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一個中英文交流網站,輸入“ New Year”。然后選擇一個學生較為喜歡的、內容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網頁,伴隨著歡快的新年歌曲,為大家介紹Chinese New Year以及西方的圣誕節(jié)習俗。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瀏覽網頁中多個板塊的內容,提升學生閱讀量。不僅如此,在中英文對照過程中,學生會學習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新單詞,增加自身詞匯儲備。若還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為自己的朋友、家長設計新年賀卡,并用英語送上自己的祝福。布置這一任務后,很多學生迫不及待地加入卡片設計中,一會兒觀察思考,一會兒比對分析,一會兒交流探討,儼然一副小設計師的樣子。由此可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交際平臺,完善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而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融合
1.利用Q群、e-mail拓展學生寫作方式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溝通方式也在逐漸增多。QQ聊天、微信聊天是當前小學生最為喜歡的一種交流方式,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方便師生、生生之間的實時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盡可能應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在較為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寫作練習,進而有效提升其寫作效率。
比如在“pen friend”教學過程中,教材中講述了Liu Yun和Alice以e-mail形式交朋友的過程,要求學生學會如何發(fā)送電子郵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對e-mail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此時教師要抓住時機,順勢而入,為學生布置下交筆友這一課下任務,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寫作進行有效融合。在寫作過程中,英語學習較差的學生可以仿寫,英語基礎較好的可以自由發(fā)揮。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fā),學習能力也有明顯提升。
2.借助網絡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如果說詞匯是寫作中的磚瓦,那么素材就是寫作中的鋼筋水泥,要想建筑好“寫作”的房子就必須要有好的語言素材作為基礎,網絡中有很多閱讀資源、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搜集相關素材,幫助學生走出課堂。
比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以讀促寫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第一步,教師可以PPT的形式展示學生一天中涉及的不同情境;第二步,利用圖片、聲音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學習文中內容;第三步,教師在課件上做一些超鏈接,將不同角色的一天給學生呈現出來,然后讓學生嘗試利用口語描述其一天內的具體活動。還可以搜集一些優(yōu)秀的日常生活作文供學生欣賞分析,為學生寫作積累更多素材。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的深度融合,既有效推進了教學的現代化進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對教育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又優(yōu)化了英語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信息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學生學英語不僅僅靠老師,也可以有效利用網絡,到網絡中找到自己關注、能幫助自己學習的可利用資源,豐富自己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杜慶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的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9(6):74-75.
[2]冷美玉.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促進學生興趣的方法[J].學周刊,2019(6):78-79.
[3]倪龍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原則[J].大眾文藝,2019(1):190-191.
[4]徐娜.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08-109.
[5]張競競.新媒體新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82.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