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念民
摘 要:主要針對講讀課和作文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可以結合小學語文講讀課和作文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講讀課;作文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方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而講讀課可以作為全方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并且作文又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表達方式,那么也就是說,要是想全面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可以通過有效結合小學語文講讀課和作文教學的形式,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講讀課和作文教學之間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小學語文講讀課和作文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不僅要讓學生自然而然學會課文內(nèi)容,還需要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同時,有效講解課文當中的寫作知識點,從而為小學生后期寫作奠定良好基礎:第一,字詞句的基礎。當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課文知識點時,需要把重點詞給學生講解清楚。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整改,學生所要學習的課文內(nèi)容和篇目正在不斷增多,學生需要學會對多種事物進行恰當?shù)拿鑼?,并且還要讓學生學會修辭方法的使用,從而為作文做好充足的語言文字基礎。第二,在講解課程內(nèi)容時需要高度重視講解文章結構。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總—分—總”的結構形式,應當讓學生了解“設置文眼、過渡和首尾照應”等文章結構。第三,小學語文教師要給學生講清六要素,并讓學生在寫敘事文章時,確保自己寫作內(nèi)容包含六要素。第四,每一篇文章當中都只有一個中心,其他文字則是圍繞中心來寫,文章主題要突出,不僅要在講讀課中讓學生體會課文中心,還要在寫作中緊緊圍繞中心開始寫作,突出主題。教師通過有效結合講讀課和作文教學的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思考能力[1]。
二、小學語文講讀課和作文教學的有效結合
1.針對學生加大作文訓練和實踐
現(xiàn)如今,小學語文教師要是想有效結合講讀課和作文教學,需要針對學生加大作文訓練。而在作文訓練當中最為方便的就是口語作文,口語作文包含復述、模仿、敘述和創(chuàng)作幾種形式,其中復述是指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已經(jīng)學習過的課文內(nèi)容;模仿則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依照所學課文內(nèi)容結構進行口語作文;敘述也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隨意口述作文;最后的創(chuàng)作,需要學生根據(jù)自身生活經(jīng)歷,加大自身想象力或聯(lián)想,進行口述較高水平的文章內(nèi)容。將在多樣化的口語作文訓練當中,高度重視模仿過的課文,合理運用詞語,確保整篇文章語句通順等;作文實踐主要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寫作,寫作的文章內(nèi)容是學生仔細觀察自然和生活且進行思考后的結果,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寫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實感。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再把參觀的過程、內(nèi)容以及感想表達出來。
2.構建平臺訓練學生語言表達
小學教育界開展語文課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表達,所以,在每節(jié)講讀課學生了解和掌握文本內(nèi)容之后,教師應當為學生構建語言訓練平臺,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所搭建的平臺當中,探討文本的重點段落,或評價文中人物。語文課當中的寫作是檢驗學生字詞、語法應用綜合能力的一種方式。在語文教學當中,說明文一直都是困擾小學生進行學習的問題,當學生學完一篇說明文課文,并學完說明文眾多寫作方法之后,學生可以有效運用說明方法,進行仿寫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事物和場景,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3.在小學語文講讀課中實現(xiàn)積累
寫作是人們抒發(fā)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表達形式,同時寫作還具有釋放性特點,但是寫作的前提則是需要進行積累和吸收,所謂“厚積而薄發(fā)”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具有真實情感的文章[2]。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在表達積累的重要性。而且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當中也曾提出“語文教學需要高度重視積累,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由此可以看出,在講讀課中不僅需要學生不斷積累課文語言,還需要進行積累一些有關課文語言的詞匯、片段和句式等,從而為后期寫作奠定良好基礎。
4.在語文講讀課中掌握寫作技巧
在小學語文講讀課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講讀課中充分掌握寫作技術。首先,要善于挖掘?qū)懽饔柧氈攸c,因為每一篇課文內(nèi)容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美文,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每一單元和每篇文章當中都存有自己的寫作訓練重點,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善于挖掘?qū)懽饔柧氈攸c,全面分析在課文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促使學生能夠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充分掌握寫作技巧;其次,還需要高度重視文章開頭和結尾的結合,開頭作為文章內(nèi)容的第一筆,而結尾則能起到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最后,在講讀課的教學中做好批注,在一邊讀文章時,一邊把自己所思、所想之處增添批注,方便自己讀完之后整理整篇思路,這也是一種讀書的方式和學習能力[3]。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作文教學和講讀課之間有著密切關系,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效整改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全面考慮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把講讀課和作文教學有效結合,促使小學生能夠在講讀的過程當中獲取寫作靈感,同時還使其在寫作當中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寫作時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陶曉嵐.小學語文講讀課“四步”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林區(qū)教學,2017(7):28-29.
[2]李建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8):92-93.
[3]宋志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的整合教學策略探討[J].學苑教育,2018(9):37.
編輯 李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