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禹文 龔龍龍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不斷的融入運動心理教學,以有效為學生加強心理教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以及綜合素養(yǎng)。就學生而言,在我國高校內(nèi)體育教學當中融入心理教育,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學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以及體育項目的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以及體育實踐能力,這就說明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以及針對學生的具體做法做出了深入的討論。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 運動心理學 教育分析
一、簡要分析運動心理學
運動心理學是指能夠被應用于體育教育以及運動教學方面的一種心理教學方法,當前,我國的各大高校體育教學當中都能夠應用運動心理學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給教師的體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能夠更好地揣摩學生的運動心理。運動心理學是屬于心理學范疇的一種心理學種類,它主要是通過研究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的心理變化以及心理過程作為主要依據(jù)來對學生進行具體化的心理指導,運動心理學的分布范圍十分的廣泛,在各種體育競技方面都有著廣泛的覆蓋程度。其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三種運動形式為校園內(nèi)的體育競技活動、綜合體育訓練活動和校園內(nèi)部體育教育。這三個方面都廣泛的應用了運動心理學的教學范疇,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教學指導。
運動心理學,在以前是對我國的各大運動員進行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但是到目前為止,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運動心理學逐漸應用到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當中,對學生進行體育心理素質(zhì)的全面培養(yǎng)。
二、在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推廣運動心理學的必要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運動心理學在我國各大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不難看出,在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推廣運動心理學是當前的時代所需。
運動心理學融入體育教學當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運動心理素質(zhì),如果學校在舉行重大的體育活動時,學生可以一種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去應對,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在我國當前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學生體育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而造成我國高校內(nèi)學生體育素質(zhì)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捏w育心理教學,這就導致學生的運動心理素質(zhì)低下,不能夠進行正常且適當?shù)捏w育運動,造成了學生回避體育運動以及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因為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時,往往會因為心理素質(zhì)不佳而對體育訓練造成一定的誤解,不能夠進行正常的體育訓練,也不利于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學生往往會因為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運動心理引導,從而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訓練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畏縮心理,導致學生在進行正常課程訓練時,不愿意主動的參與。
三、學生在高校體育教學期間增強綜合素養(yǎng)的做法
運動心理學能夠有效地抓住學生的運動心理,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況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估以及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教師的體育訓練當中。筆者作為一名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到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訓練時的內(nèi)心活動,所以在這方面也更有發(fā)言權,為此,筆者針對學生如何才能夠應對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深入貫徹、落實運動心理學的教學做出了具體應對措施討論。
首先,學生應當積極地配合教師的運動心理學引導,積極的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以及配合教師進行適當?shù)捏w育活動,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體育綜合能力。由于運動心理學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枯燥乏味,所以作為學生一般都不愿意去積極的聽教師的講課內(nèi)容,這就導致運動心理學的教學課堂氛圍低下,我國的體育教學質(zhì)量也達不到國家的標準。因此,作為學生就必須要提高對于運動心理學學習的積極性,積極的去融入教師的課堂,認真地聽取教師講解有關運動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課程,從而不斷地在體育訓練中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活動,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加強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來進行高強度的體育訓練,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體育實踐能力。
其次,學生應當充分的了解到運動心理學的具體內(nèi)涵,才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運動心理學的教學指導,學生要在體育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例如,在面對大型的體育活動時,學生應當有一個強大的心理作為支撐,才能夠更好的完成體育項目的比賽活動,從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學生也可以在進行重大比賽時進行自我心理活動的調(diào)試以及調(diào)整,可以通過做深呼吸以及聽音樂的形式來平復自己緊張的心情,從而更好的進行體育活動的訓練。
最后,學生應當積極的配合教師的運動心理療法,通過各種運動心理療法的實際教學訓練來不斷的加強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心理控制的方式來進行體育運動前心理的調(diào)試,積極的投入到課堂體育教學活動當中。與此同時,學生應當不斷的進行消極情緒的控制以及處理。針對在體育課堂上所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學生要進行自我的情緒控制,進而能夠把消極的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的情緒投入到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應當緊跟教師步伐,通過教師的一系列心理活動訓練來促進培養(yǎng)自己的積極學習態(tài)度,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體育訓練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言不難看出,在我國當前的時代發(fā)展背景下,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成為了我國高校的一項重大教學培養(yǎng)內(nèi)容。學生要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積極的進行運動心理課程的學習,才能更好地在體育課程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進而能夠更好的進行體育訓練項目的高效化培訓,也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體育實踐能力。因此,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當中融入運動心理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極大的積極影響,尤其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讓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情緒投入到體育訓練活動中。
參考文獻:
[1]石紅.慕課視域下運動心理學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2018,(04):38-39.
[2]李紅香.高校心理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6,(02):79-80.
[3]宋淑英.體育學院運動心理學教學現(xiàn)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8):20-21.
[4]游蘊琦.運動心理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