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早剛 黃青青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我們責無旁貸的承載著國家的新希望,建設祖國,為祖國做貢獻。因此,我們應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精神本質,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明確學習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第一要務,明白我們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將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研究
胡錦濤同志曾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盵1]當代大學生正成長于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承擔著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當代大學生是規(guī)模龐大且最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超越意識的特殊社會群體,走出高校后,是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他們具有什么樣的價值觀,不僅影響著自身的價值實現(xiàn),而且也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新世紀以來,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總體上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與此同時,一些大學生思想觀念中也存在著不健康的因素,困擾著他們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大眾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因此,深入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發(fā)展而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面精神旗幟。這種精神是一種理想、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進入了一個經(jīng)濟大發(fā)展、社會大變革、生活大變化、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這個時代必須要有一個統(tǒng)一價值的取向,方能在這存在多種矛盾交織、思想涌動、信仰并存的背景下走出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胡錦濤在黨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這連用三個倡導,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次提出價值準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發(fā)展規(guī)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有深厚的傳統(tǒng)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能夠發(fā)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二、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1.是維持社會穩(wěn)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價值觀承載著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是基于對價值共識、價值整合和價值輸出三個方面的需要。價值共識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精神支柱,價值整合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價值輸出是宣揚中華文化、樹立國家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促進社會發(fā)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與歷史意義。
2.是凝聚社會共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習總書記說:“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中華民族幾代人的不懈追求,也是青少年的追求。只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千千萬萬青少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對社會凝聚力的增強具有重大意義。
3.是樹立國家良好形象、抵御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沖擊的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當今的世界,文化逐漸成為各個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要求愈加緊迫,文化輸出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中國文化輸出,有助于樹立國家良好形象。同時,文化軟實力的競爭代表著不同文化的價值觀之間的競爭,加強文化軟實力是抵御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沖擊的迫切需要。
三、大學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途徑
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對探索和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1.構建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了解國家形勢政策。[6]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還是我們建黨立國的指導。在我們以后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時代前行步伐。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唯有付諸行動才能實現(xiàn)價值。作為中國的公民應該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全體公民的事情,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而身為大學生的我們, 應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學習,努力踐行,認識到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拓展,讓國家能有一個明亮和美好的未來。
2.正確培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端正人生前進方向
理想與信念作為人生前進的方向,需要正確科學的理念來引導。面領著一系列人生課題的我們,首先要堅定崇高的信念,培養(yǎng)明確的理想,確立正確的目標。為此,我們更要學會抵制不良誘惑,拒絕不良思想侵蝕,這就要做到善于抉擇,明辨是非,端正觀念。當今世界是復雜多變的,在面對這物欲縱橫、魚龍混雜、繽紛多彩的社會現(xiàn)態(tài),如何端正自己態(tài)度,把握前行的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善思考,作明辨,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此為鏡,觀社會萬象,自會洞若觀火,得是非抉擇,方能真正實現(xiàn)人生價值,使生命之樹開出理想之花,結出成才之果。
3.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鍛煉道德修養(yǎng)
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產(chǎn)生,發(fā)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做一個知榮辱講道德的人。有人說:思想有多遠,路就走多遠;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而人生的價值在于有夢有追求,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在遵守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前提下,加強鍛煉思想道德修養(yǎng),努力提升科學文化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用實際行動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國夢而奮斗,做到勿空談、重行動、踏實地,讓自己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習近平.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
[3]胡錦濤.十八大報告·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8.
[4]李美旭.社會轉型時期大學生價值取向調查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7(3).
[5]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6]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作者簡介:李早剛(1998-),男,廣東清遠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2017級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學生。黃青青(1984-),女,安徽安慶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