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玥佶 龍昱 劉美玲 肖瓊 李妍
摘 要:如今,教學活動之中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盎ヂ?lián)網(wǎng)+課堂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多機會。文章以“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為切入點,對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的內涵進行了分析,并對這種混合教學模式在該科目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SPOC;混合教學模式;“生物化學”課程
一、SPOC教學模式概況
SPOC教學又可以被稱之為“私播課”,是一種規(guī)模小且對參與者具有一定限制性的在線課程。SPOC與MOOC不同,它的課程開設、教師入駐、學生參與都受到更多的限制;在這種線上課程之中,同時參與的學生數(shù)量一般不超過500人,學生進入網(wǎng)絡課堂學習需要提前申請,只有滿足課程申請條件的學生才會被納入SPOC課程。
如今,SPOC在高校中的應用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利用SPOC實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教師提前向學生發(fā)布課程相關視頻,讓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先行預習和學習,然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由教師負責答疑;教師需要在答疑過程中為學生梳理全部的知識點,根據(jù)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把控學生的學習進度,然后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更靈活地開展教學活動。第二種,學生通過申請參與SPOC課程。SPOC課程會根據(jù)特定的申請條件篩選來自全球的準入申請,將大約500名申請者納入課程之中。所有參與課程學習的人員必須保證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能夠適應本門課程的學習強度;所有人可以參與在線討論,且需要在學習后完成相應的作業(yè)和考試,課程結束后會獲得相應的證書。參與課程申請但未成功者可以充當SPOC課程的旁聽生,同樣可以收看教學視頻,且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規(guī)定學習速度,學習節(jié)奏可由自己掌控但是學習過程中不能與教師進行互動,課程結束后不會獲得證書。目前,SPOC教學模式已經(jīng)開始應用于國內高校,成了突破保守教學模式的新方法。
二、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應用
1.混合教學模式在課前預習階段的應用
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就下載或在線觀看相關的教學視頻,將教學資源開放給特定的學生人群,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SPOC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互動的開展方式,也讓學生的自學方法變得更加多樣[1]。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會為學生劃出預習范圍,并向學生強調預習的重點。但是許多內容過于深奧和抽象,且部分實驗內容在實踐操作的情況下根本達不到預習效果,致使課程預習的有效性不高。而SPOC的應用,極大程度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與課上教學內容相差無幾的教學視頻,可以滿足學生的預習需求,實現(xiàn)“翻轉教學”。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可以更快速、深刻地記憶課程重點,以便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時展開重點學習,“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成效就以得到明顯的提升。
我們以“生物化學”課程預習活動為例。開課教師首先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其次將在線觀看網(wǎng)址或下載后的視頻發(fā)送到班級微信群當中,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教學資料與課本完成自主預習,讓他們對教學內容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實驗課程開展之前,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觀看SPOC視頻,還應讓學生重點記憶實驗操作方法和流程,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內容進行模擬實驗想象,以便他們在實踐操作時能更快地進入狀態(tài),提高實驗教學的成效。
2.混合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階段的應用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模式合作共贏的絕佳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實現(xiàn)面對面交流,教師能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以及語言反饋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多數(shù)情況下是教師在講而學生在記,如果課堂教學節(jié)奏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符,那么課堂教學的成效就難以提升[2]。而在混合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預習對課堂教學內容有了基礎認識,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時就會現(xiàn)得更為從容。
比如,在“生物化學”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應用SPOC混合教學模式,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不僅是坐在課堂上的本校學生,還有包括在線觀看的外校學生。教師在授課前就將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打開,并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以便其他高校的學生也能與課堂內的學生實現(xiàn)同步學習。這種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應用,讓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影響力大大提升。教師以“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課堂。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來自不同院校的學生可以實現(xiàn)共同討論,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率能得到有效提升?;旌辖虒W模式的應用讓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各大高校之間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的共享,學生可以參與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之中,對“生物化學”課程開展十分有利。
3.混合教學模式在課后復習階段的應用
課后復習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鞏固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的延展?;赟POC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讓復習變得更具趣味性,可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再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成效。比如,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學生開展了實驗操作,在實驗室中親手完成了“蛋白質的兩性反應與等電點測定的”實驗。許多學生在操作中出現(xiàn)了失誤,但是受到時間以及材料的限制,他們不能再次進行實驗,只能在課后復習時不斷反思自我?;旌辖虒W模式的應用,讓他們可以在課下觀看本節(jié)課錄制的視頻,再一次地學習規(guī)范操作,還可以觀看其他學校開展同樣內容的課程視頻,讓他們通過反復觀看強化記憶,達到復習和自省的目的,進而提高復習效率。
綜上所述,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生物化學”課程之中,能進一步拓展教學覆蓋面,讓高校學生可以同時實現(xiàn)線上自學與線下學習。這種模式的應用,創(chuàng)新了生物化學教學方法,讓師生都有了新的選擇。教師可以利用這樣具有一定私密性和個性化的課程,實施翻轉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克龍,李璐,劉巖巖,等.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混合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9(1).
[2]肖順華.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課堂模式混合的生物化學教學模式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3).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湘教通〔2017〕452號-511);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信息化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湘教通〔2018〕436號-795)。
作者簡介:羅玥佶(1983—),女,湖南株洲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
通信作者:李妍(1983—),女,湖南岳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