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嫦
【摘要】? 課堂時間是寶貴而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來提高農(nóng)村中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我們長期探究的問題。筆者認為課前5分鐘小測驗有其重要的作用。針對農(nóng)村中學生的特點,教師課前應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從默寫、朗讀、寫作等方面采用有效的小測驗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堅持實施課前5分鐘小測驗,以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 課前5分鐘 農(nóng)村中學生 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063-020
40分鐘的語文課堂教學,授課任務重、時間緊,教師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對課前5分鐘小測驗不重視或略過不用,還有小測的形式單一,效果不顯著,這都是農(nóng)村中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課前五分鐘小測驗沒有有效利用,從而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薄墩Z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使我們教師認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學好語文,是探究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
我認為農(nóng)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前5分鐘小測驗是很有必要的,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
課前5分鐘小測驗,它能及時收到學生的課前反饋,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己教學的效果,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又能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語文素養(yǎng)。它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若能利用得當,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前5分鐘小測驗如何有效施行?這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因而課前5分鐘小測驗不是幾天就能出效果的,教師需根據(jù)語文科的特點及考試大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一系列有針對性和持續(xù)性的測試訓練。筆者通過對中考題型的探究分析,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中考題型有選擇性地進行課前訓練測試,總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默寫,加深理解
2019年廣東語文中考,考綱要求學生背誦默寫40首古詩,19篇文言文,共59篇目。大多數(shù)學生能按要求背誦相關篇目,但默寫總是錯漏百出,許多學生都是臨時識記,這次默寫滿分,隔一段時間又遺忘了,課前5分鐘小測驗可強化古詩文的默寫,鞏固記憶,加深理解。
1.轉換角色,學生出題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師生共同成長與交流的舞臺。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識記,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語文課堂,真正發(fā)揮5分鐘小測驗的有效性。傳統(tǒng)的古詩文默寫是由老師出題和批改,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夠,記憶也不夠深刻。因此,在課堂上,筆者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實際情況實現(xiàn)角色轉換:有時我是“指導員”,指導學生進行古詩文默寫的訓練;有時學生是“小老師”,由學生來出題,小測驗后相互批改或小組互相批改。如預先布置明天小測的范圍3—5首古詩、古文1—2篇,讓學生課后識記。默寫關鍵句子或字詞由學生決定,學生可選自己認為最容易寫錯的字給大家默寫。學生亦可以自己出題,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的下一句,《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角色轉換后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學生考慮到自己有機會出題,課后學生會主動識記布置的小測內(nèi)容,會思考出什么題目更好一些,還會互相討論研究,甚至比較誰出的題目價值性更高。
2.小組競賽,激發(fā)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合理的競賽活動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農(nóng)村中學生古詩文的鑒賞水平不高,興趣不濃厚,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采用了分組競賽的合作學習。課后預先布置幾條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習的內(nèi)容要適量,如對古詩文字詞的理解,可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字為什么不能寫成“漢”字?“征蓬出漢塞”的“蓬”字為什么是草花頭?學生課后通過查找資料,合作探究,完成任務。第二天課前5分鐘的小測驗可分組競賽,由原來的默寫測驗轉變成“說”的小測驗,比一比哪個組說的更好,由老師和小組長打分,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優(yōu)勝學員。分組競賽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平時課堂上不敢說的同學都紛紛舉手,這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加深了對字詞的理解,減少寫錯字的現(xiàn)象,提升了學生古詩文的鑒賞水平。
二、有效利用朗讀,提升能力
課前5分鐘小測驗形式多樣,并不局限于書面上的測驗,亦可進行朗讀小測驗?!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些流傳千古的名言,總結了古人寶貴的治學經(jīng)驗,包含著我國古代語文教法的精髓。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jīng)常朗讀有助于理解文章,加強記憶,還能豐富詞匯,提高寫作能力;朗讀是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教學中應注重朗讀能力的訓練。
農(nóng)村中學生普通話不佳,學習自覺性不夠,課后布置的朗讀任務不予重視,常常偷工減料,甚至不讀;農(nóng)村中學生往往過于羞澀,不愛表現(xiàn),課堂的朗讀有些學生不愿讀,有的濫竽充數(shù),情感不足,很難聽到激情洋溢,令人心曠神怡、熱淚盈眶的朗讀。針對以上現(xiàn)象,課前5分鐘我進行了分組朗讀小測驗,學生站起來,各小組在指定地點圍成一小圈,學生預先準備好朗讀的材料,如一首詩歌或一段課文。教師預先定好評分標準,各小組根據(jù)評分標準相互評分,把每次朗讀的分數(shù)記錄下來,選出最大進步獎和朗讀好手,一學期下來,學生在讀中受到熏陶,在讀中有所積累和領悟,朗讀的熱情高漲了,水平也隨之提升。
三、有效利用寫作,激發(fā)興趣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試題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數(shù);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質更是語文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教師們共同關注的問題。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行的。農(nóng)村中學生平時寫作訓練不足是導致寫作水平提高緩慢的因素之一。課前5分鐘,我們可以大膽嘗試,把它放到寫作這一塊。
口頭作文是訓練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教學活動,它可以在口頭表達能力、情感表達能力、思維判斷能力和思想邏輯能力等方面有效訓練學生,且能有效地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敏度與速度。課前5分鐘用來口頭作文小測驗是大有裨益的。在測驗中我預先準備好一些題目。同學們像朗讀測試那樣分組站在一塊,由小組長指揮組員口頭作文,教師鼓勵學生,有多少說多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口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平時活躍的學生可以先說,帶動哪些不愛發(fā)言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在挑選題目上,我盡量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題目,如《假如我是孫悟空》、《二十年后的我》、《難忘的一天》……,有時直接觀看圖片說出自己的感想。圍繞主題大膽“說”,聲音清晰的60分,條理清晰,用詞較好的適當加分。組長根據(jù)組員的表現(xiàn)來打分,并做好記錄,等到作文課時,各組展示小組成果并選出優(yōu)秀學員當堂口頭作文展示才藝,把口頭作文落到實處,這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亦得到了提高。
堅持一段時間的課前的5分鐘小測驗,所教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和素養(yǎng)確實有了明顯的提高。由于語文的題型較多,課前小測可供選擇的內(nèi)容較多,我們應針對農(nóng)村中學生的特點和薄弱點,因材施教,靈活變通,堅持實施課前5分鐘小測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農(nóng)村中學語文課前5分鐘小測驗有效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17315)】
[ 參? 考? 文? 獻 ]
[1]北京未來新世紀教育科學研究所《有效教學方法選編》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P2頁第20-21行P3頁第1行2007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