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瑩瑩
“幼小銜接”這一詞的意思是指幼兒園的孩子升到小學一年級的這一段時間,這一個銜接段是幼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此時,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涯已經(jīng)告一段落,即將要開啟他們的小學生涯,這一階段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以后的學習生活有不可磨滅的作用。下面,我將對這一現(xiàn)階段的工作進行分析,并給出教學策略。
一、 確立幼小銜接教育基地,做好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之間的日常聯(lián)系工作
幼小銜接這一時間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涉及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沖突,在幼兒園中,教師們大都對孩子要求不嚴格,一般實行邊玩邊學的教學策略,只起到有限的引導作用。但是,進入了小學后,其學習情況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了較為正式的學習。所以,幼兒園要在學校附近確立一所小學作為這一階段的教育基地,使得小學和幼兒園中的教師能進行更為密切的交流,相互了解對方,交流不同的教學經(jīng)驗,并且開展一定的教學研討會等活動,使得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后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校制度。
幼兒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小學學習制度,才能夠更好地處理這一重要的銜接段工作,需要了解的內容大致分為課程的安排、教學的具體形式和對孩子的詳細要求等。相對的,小學教師也要對幼兒園的教學特點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并且以此為基礎,依據(jù)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大綱制定出更為適合這一階段學生的教學方式,在開學前不斷進行模擬訓練,通過開展教學競賽評比出教學方式更好的教師等,以此激起小學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只有做好了以上幾點,這一銜接段的后續(xù)工作才能得到更為順利的開展。
二、從大班幼兒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幼小銜接教育目標
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年紀較小,所以智力發(fā)育還不夠完善,不同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也較大,所以要依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分析幼兒學習的特點,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以培養(yǎng)幼兒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以開展與學習有關的游戲為手段,以學習知識為載體,不斷促使幼兒開發(fā)出更大的潛力,以學習為主要目標促使孩子全方位發(fā)展。
在這一銜接段中,要充分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根據(jù)不同孩子的不同學習習慣和學習表現(xiàn)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要對孩子施加更多的包容。與此同時,也要依據(jù)大班幼兒的特點開展具體的銜接段教學活動,把活動的主要目標設置為為幼兒打好更為堅實的基礎,但是不能使用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教材,因為使用這些教材不僅不會對兒童有益處,甚至會使幼兒產生非常大的壓力,出現(xiàn)極度不適應的現(xiàn)象,降低了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有關活動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相關的綱要,促使幼兒全方位發(fā)展。
三、加強幼兒養(yǎng)成教育,做好幼兒入學前的心理準備
要想順利開展幼小銜接這一階段的工作,實現(xiàn)真正的柔性銜接,幼兒的心理養(yǎng)成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對于幼兒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首先,要加強幼兒的身體素質訓練,重視幼兒的心理和身體發(fā)展,使他們能夠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不僅如此,在訓練中要磨煉孩子的耐性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幼兒能夠適應更高強度的小學學習生活;培養(yǎng)自律能力,一步一步地引導這些幼兒自覺收拾學習用具和床鋪等;其次,也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孩子上課的專注度和課下的自主復習能力,不斷強調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最后,也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精神品質,不斷對孩子灌輸中華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使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促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四、注重家園共育,指導家長掌握正確的幼小銜接方法
在幼小銜接這一特殊的階段中,家長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長的主要工作大概包含糾正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全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特點等幾個大方面。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很多的家長對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了解,甚至有些家長對此存在著錯誤認識。例如:很多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太過嚴格,認為學習就要從小開始重視,對他們造成了過多不必要的壓力,使孩子養(yǎng)成了不合理的學習方式;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幼兒要學會正確讀寫常見的漢字,盡量多地做習題,購買很多的練習題,并不斷要求孩子進行課下練習;對于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夠了解就一味灌輸自己的思想等,這些都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家長要與孩子進行更多的交流溝通,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以此為基礎激起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僅如此,家長還要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和小學的作息時間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家長要在孩子上大班后就開始逐漸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一點一滴地促使孩子養(yǎng)成更為健康并且適合小學生活的作息方式,要對孩子講述規(guī)范作息時間的重要性,促使孩子更早地擁有更強的時間觀念。
五、創(chuàng)設安全、溫馨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教室環(huán)境
在如何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能力這個問題上,學習環(huán)境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學習心情。所以,為了讓孩子們在學習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要為孩子們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教室的墻壁上貼一些名人軼事,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了解更多的知識。
(二) 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課堂氣氛也是影響孩子們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孩子們在輕快,歡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效率。和諧、輕快的課堂氣氛不會讓孩子在課堂上有太大的壓力,課堂氣氛相較于以往更加活躍,增多了孩子同教師的交流,減少了孩子內心中的困惑,能讓孩子更加輕松地學習到新知識。教師也要改變以往的形象,和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融入整個班級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孩子更好地學習。
六、結語
幼小銜接段這一特殊的時間段需要家長、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學生們規(guī)劃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家長也要在課下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使孩子在升入小學后能更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