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玉彪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自漢朝以來更是享有“獨尊儒術”的特殊地位。在近代社會,儒家思想?yún)s遭受了嚴厲的批判,尤其以五四運動和文革時期最為激烈。在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又體現(xiàn)出來了。那么如何正確地看待儒家思想呢?本文筆者在相關研究資料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儒家思想在各個歷史階段的地位,并探討了儒家思想的現(xiàn)實價值。
關鍵詞:儒家思想;歷史地位;現(xiàn)實價值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許多人認為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不信教的國家,但是非要說一個宗教的話,那么就是儒教。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當中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教化、哺育著中華民族,是中華文明形成和延續(xù)的思想根基。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創(chuàng)立的,并由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發(fā)揚光大,是封建社會時期的思想主流,也構成了封建社會的文化基本形態(tài)。儒家的許多思想到今天仍散發(fā)著光輝,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外交發(fā)展都有著深刻的啟示。
一、儒家思想在各個歷史階段的地位
1、先秦時期——諸多思想流派中的一種
先秦時期,是指的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鬃觿?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但是在孔子所在的時期,儒家思想并不是唯一的思想,也不是受到官方承認的思想,孔子思想和其他思想流派一樣,并不享有獨尊地位。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誕生了許多思想流派,包括道家、法家、陰陽家、墨家等等,諸侯會根據(jù)自己的統(tǒng)治需要來選擇相應的思想,但是影響最大的還是法家思想,這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2、漢朝之后——官方推崇的正統(tǒng)思想
在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對儒生很不屑,看不起讀書人,但是陸賈對他說:“您能‘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馬上’治天下啊?!钡窃谇爻瘯r期是以法家作為政權的統(tǒng)治思想,而漢朝前期崇尚黃老學說,也就是道家思想。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睆拇艘院?,儒家思想也就成為正統(tǒng)的思想,而研究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學也就成為了顯學。在漢朝以后,儒學的地位有所下降,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盛行,但是在唐朝儒家思想又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社會同時也滲透了道家和佛教思想。宋代時期,將儒學發(fā)展為理學,明清時期也一直沿用。
3、近代社會——受到質(zhì)疑、批判和打壓
近代社會的開端是鴉片戰(zhàn)爭,英國的軍艦大炮叩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逐漸淪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附庸,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也經(jīng)受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在這一時期,西方的民主、科學、自由等也傳入到了中國,在五四運動時期,儒學受到了嚴厲的批判,甚至將中國近代落后的原因歸罪于儒學、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跌入到了低潮,人們的思想雖然得到解放,但是儒學逐漸式微。文化大革命時期,儒家思想再一次受到了沖擊,孔廟甚至遭到了破壞,人們認為儒家思想是落后的、腐朽的、不科學的,應該受到批判,也理應遭到遺棄。
二、儒家思想的現(xiàn)實價值
1、有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臺灣一名著名的學者南懷瑾曾談到儒、道、釋三家的歷史地位時,作了形象的比喻:“佛學像百貨店,人們可以去可不去;道家像藥店,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是糧食店,是天天好吃的?!比寮宜枷胧侵袊鴤鹘y(tǒng)文化的主流,中華民族的精神和人格就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比如仁義禮智信等,在當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孔子說:“人無信也,不知其可也?!闭\信的重要性不言而言,儒學思想還倡導入世思想,主張人應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需要我們積極為社會奉獻。
2、有助于豐富和充實現(xiàn)代教育思想
儒學思想對現(xiàn)代教育思想也有著重要的啟示。在當今,教育是我國重要的發(fā)展戰(zhàn)略,是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必要條件。孔子也倡導將教育放在治國治民的首要位置,同時也強調(diào)在人的發(fā)展中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同時,在人才的選拔上,儒學思想也有著獨到的見解,比如“禮賢下士”、“舉賢才”??鬃舆€主張在教育當中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比如講述詩、書、禮、易、樂等等,這種教育思想在當今仍然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在素質(zhì)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孔子的思想更應該得到挖掘和重視。在一些學習方法和學習思想上,儒學思想也有許多高論,比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薄皽毓识拢梢詾閹熞??!?/p>
3、對我國的外交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啟示
外交是十分重要的,儒家思想對當今中國外交也有著深刻的啟示。以下我就選取幾個方面來敘述,第一,“中庸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呢?就是一種平衡關系,不偏不倚,周總理提出的“求同存異”,提倡放下分歧尋找共同點正是這種思想的實踐。第二,忠恕之道。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边@就要求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學會換位思考,中國的外交政策更是一以貫之,主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三,和睦思想。儒家思想主張“和為貴”、“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中國對外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外交旗幟,比如“新絲綢之路”等構想正是要謀求互利共贏。
總而言之,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立足點和落腳點,也是中國歷史上一朵燦爛的文化奇葩。儒家思想經(jīng)歷了巨大的變遷,有過巔峰,也有過低谷,在當今仍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偉大中國夢的實現(xiàn)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金虎. 儒學的形成及其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D].西北師范大學,2010.
[2]顧萍. 儒學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研究[D].東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