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州
摘 要:課堂導入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好的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能順利開展下去的前提,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如何才能進行好的課堂導入應該成為現(xiàn)在小學數學教師深思的問題,本文主要是針對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存在問題;對策
引言: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能讓學生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不過,現(xiàn)階段仍然有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夠重視,他們沒有認識到課堂導入對于整節(jié)課中學生的狀態(tài)和課堂教學效率都有決定性作用,這嚴重導致在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很多不利于課堂有效進行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教師多年的工作經驗進行研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可實施的對策。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夠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只是作為輔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它只會占用課堂時間的一小部分,起到引出教學內容的作用。由于課堂導入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吸引學生關注本節(jié)課上需要學習的內容并不是本質上的教學內容,所以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就忽略了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教學中,直接跳過了課堂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事實上,在剛上課的時候學生的大腦還處于放松和興奮的狀態(tài),無法在短時間內投入到學習中,而課堂導入就能有效地讓學生從放松的狀態(tài)轉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讓他們更好的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低
由于年齡的主觀因素影響,小學生的自制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薄弱。特別是在面對偏于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很多時候都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識的本質,這既是學生面臨的難關,對于教師來說也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小學數學教師一般會對學生實行題海戰(zhàn)術以及讓他們背誦相關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實施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學習態(tài)度。雖然課堂導入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也只是暫時性的。
(三)師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
對于教師來說,要完全的掌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需求是非常難的,相同的,要學生理解教師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是有難度的,這就導致他們很容易在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就產生反抗的心理和情緒,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也沒有真正起到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和教師沒有充分的進行交流,雙方難以產生共鳴。缺乏有效互動的課堂導入難以產生好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相關有效對策
(一)故事導入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好玩和活潑都是他們的天性。對于有趣的故事,他們都會表現(xiàn)出喜歡。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性,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緊扣教材上的相關內容,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知識編排成生動有趣并且具有吸引力的數學小故事。然后根據故事需要,可以選擇利用多媒體播放故事、老師講解故事或者選取部分學生在課后進行排練然后在課堂前幾分鐘以情景對話或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故事。在進行多媒體播放故事的時候,要注意適當的設計動畫,過程中以選擇小學生喜歡的動畫角色為主。而在進行講解時,應該更加注重學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需要教師將肢體語言和形象講解相結合。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加減法的過程中,數字都是比較枯乏的,要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進行以下設置:一天小猴子到田里摘了一個西瓜,然后回來跟三個小伙伴分著吃,其中一個小猴子提議將西瓜分成四大塊,然后每人一塊,但是摘西瓜的猴子覺得吃一塊太少了,于是另一個小猴子又提出將西瓜分成八塊,每人兩塊的提議,摘西瓜的猴子還是嫌少,最后他們將西瓜分成了十二塊,每人三塊。然后教師順勢提問每只小猴子到底吃了多少塊西瓜呢?這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能成功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懸念導入
懸念導入主要是指在課堂之前向學生提出問題,而學生只有通過跟隨老師投入到課堂中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所以能很好地調動他們對于答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且當他們解決問題之后還能感受到成就感和學習的樂趣,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比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數學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出一道與以往的整數除法不同的題目,學生解不出來就會產生某種疑惑,有利于懸念的設置。如:11÷2學生會發(fā)現(xiàn)算式無法整除,這時教師就可以告訴他們有些整數是不能被整除的,下面就由我們一起來學習處理不能整除的算式的方法。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直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且時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新課標改革下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然后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能力,尋找具有針對性并且有可實施性的相關策略,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白琴.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8(08):134-135.
[2]劉曉東. 小學低年級數學新課導入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