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
摘 要:自讀課文長年以來不列入考試范圍,教師和學生忽視了自讀文章的存在意義。但自讀課文是服務于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旁批的有效運用可以幫助自讀課文實現價值,重塑地位。緊抓旁批,用好旁批,深化旁批,在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理解中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讓自讀課文煥發(fā)光彩。
關鍵詞:旁批;初一語文;自讀課文;有效運用
中學語文閱讀課一般分為課內講讀課、課內自讀課、課外自讀課三種類型。自讀課文已成為初中語文教材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旁批在自讀課文中的有效運用對發(fā)掘自讀課文服務于語文教育教學尤為關鍵。
學生緊抓旁批評點和問題,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自讀水平;巧用旁批評點和問題,歸納感悟深入思考,整合信息自主學習;深化旁批評點和問題,衍生課文內容,創(chuàng)新自我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旁批的有效運用將更好地克服自讀課文被忽視和用錯的客觀現象。
一、緊抓旁批評點和問題,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自讀水平部編版初一語文教材共有六個單元,每個單元設計了一篇自讀課文,包括《雨的四季》《散文詩兩首》《再塑生命的人》《走一步,再走一步》《動物笑談》《女蝸造人》和課外四篇古詩詞。旁批就是在文章的旁邊作的批語[1]。它屬于一種讀書方法,可以是讀書心得、評語,也可以是文章內容的問題思考。評點和問題有機組合,評點對文章段落作用、重點詞句賞析、文章語言特點歸納等方面進行點撥和評價;問題是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的提示和疏導。一篇文章中出現的評點和問題正是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突破口,評點的地方需要學生反復閱讀,讀出味道。有問題的地方需要學生邊讀邊思,結合上下文去解決問題。例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中,共有九處旁批,包括三處評點和六處問題。學生看到第一處評點是“交代自己身體狀況不佳,埋下伏筆”,文章一開始就讓學生對故事背景產生認識,知道自己通過閱讀本課要學到什么內容,大大激發(fā)了自讀興趣。沈從文認為,所有的作品都還只能說是一個開端,遠遠沒有達到自我的目標[2]。那么本課第一處評點就是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開端,它誘發(fā)學生向故事的深處前進。而興趣會對人的認識和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針對這篇自讀課文,學生的首要工作便是閱讀,興趣的推動和目標的追求恰好是學生自讀水平提高的動力。
二、巧用旁批評點和問題,形成深入思考,實現自主學習部編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自讀課文結合具體文章內容提出了有效思考問題,一步步啟發(fā)學生閱讀相應段落和整篇文章,包括閱讀方法的推薦、閱讀重點的提示、還有閱讀資料的補充等。例如,在《女媧造人》一文中,第二處旁批問題“‘說也奇怪’是神話、童話等作品中常用的話,作者為什么要這么說?這個問題是在強調本課的學習重難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神話和童話異同點,加強對此文章故事深度解讀,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文章第三處的旁批問題“女媧用黃泥造人,而我們常把土地比作母親,你能從這個“巧合”中讀出什么嗎?”旁批問題設計層層推薦,第二處“說來奇怪”和第三處“巧合”又相得益彰,兩個旁批問題的提示,正像一條針線,帶著讀者穿梭在全文當中,有始有終,回味無窮。不僅此文,其他文章的旁批問題也有相似作用,學生結合上下問題,整理關聯信息,就可以順水推舟,自主學習。
三、深化旁批評點和問題,衍生課文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按部就班地抓住和運用文章旁批評點和問題,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但有時卻過于膚淺。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力求通過助學系統加大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的區(qū)分度,教材中的自讀課文滲透著自主學習理念,強調學生利用教讀課文所學方法舉一反三閱讀[3]。正如上文所說,旁批應隨文設置,主要是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思考,或點撥重點、疑難、精妙之處。旁批是基于自讀課文而設計,是學生隨文自學的輔助利器。旁批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使用者是學生,最終受益者還是學生。他們不但要抓住旁批評點和問題,還要進一步深化。結合旁批反復自讀,邊讀邊繼續(xù)在文章空白處作旁批??梢允菍υ信耘男牡皿w會,可以是對問題解答后的質疑和能力的總結歸納,也可以是對本課所學知識的實踐比較和探究性反思,或者可以將本課所學運用到一個新的情境中,完成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總之,不能停留在課文表面,學生要轉變學習思維理念,不是讓教師逼著學,而是自我研讀學習。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自讀學習文章者,一定能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旁批,是一種讀書方法,更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利用三五分鐘在文章處三言兩語,即可點出文章的奧秘。促進讀書,碰撞思想,讓每一篇自讀課文實現應有價值,讓自讀課文真正服務于語文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清)蔣士栓.臨川夢·寄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沈從文.沈從文散文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3]劉光成,李思雯.自讀課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改進策略[J].中學語文,2018(19).
[4]李思雯.部編本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旁批設計審視[J].中學語文,2017(28).
[5]肖培東.巧借旁批讀桃樹——我教賈平凹的《一棵小桃樹》[J].語文教學通訊,2017(35).
[6]劉文會.旁批特點淺析及其使用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