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文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課內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是拓展,后者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的發(fā)展空間,換言之,課外閱讀儼然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诖耍疚牡难芯繉⑨槍φn外閱讀興趣激發(fā)著手,從九年級學生教學出發(fā)提出幾點實踐經(jīng)驗,以期提升初中生課外閱讀的學習效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心智發(fā)展和思想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實現(xiàn)廣泛且有效的課外閱讀,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能發(fā)揮課外閱讀素材的品德教育價值,對學生成長和成才意義重大。現(xiàn)階段,很多初中生對課外閱讀提不起興趣,需要語文老師這一引導者從中發(fā)揮作用,激發(fā)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興趣,做好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提升課外閱讀的價值。
一、初中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分析
青春期的初中生正處于人格快速發(fā)展、習慣快速養(yǎng)成的重要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是有重要價值的。
(1)有利于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語文課外閱讀的豐富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感受不同作者構建的文章情境。閱讀和寫作是人類文化活動中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閱讀是將知識輸入的過程,寫作則是將輸入知識融合個人思維和看法進行輸出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相生相伴。創(chuàng)作時的詞匯需要以豐富的課外閱讀來支撐,創(chuàng)作主題的構建更需要豐富的課外閱讀,閱讀量的提升會逐漸從量變到質變,讀者也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作者,學生的寫作也就迎刃有余。
(2)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
語文學科是包羅萬象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輔助作用。課外閱讀的內容不僅局限于文學類作品,科技、歷史、奇幻、生活、哲理、藝術、情感、幽默等各領域的書籍都可閱讀。閱讀種類豐富的書籍,猶如在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對話,能夠獲取很多課內學習中涉及不到的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全面提升對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興趣。
(3)有利于學生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的發(fā)展
一本好書,是能讓學生受益終生的。借助語文課外閱讀,學生們在內心樹立英雄形象或學習榜樣,在閱讀中潛意識將個人思想和行為與書中人物形象進行對比,在實踐中學習和模仿,無形之中提升了個人思想素質和道德素養(yǎng),有利于初中生們人格的健全。
二、初中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fā)策略
興趣是初中生們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需要老師以課內文本資源為引導,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課外書籍,提升他們課外閱讀的技能,優(yōu)化家庭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
(1)借助文本資源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欲望
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有賴于課內文本作用的發(fā)揮,初中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投入到語文閱讀課堂當中,學生在產生強烈的讀書欲望后,自然會積極主動閱讀相關書籍,作為課內閱讀的補充。文本資源的教學在教學大綱中是主要的教學內容,老師在完成授課時要做好課外閱讀的延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在閱讀九年級上冊《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課時,學生讀完林徽因的詩歌總有意猶未盡之感,對生命、對新生事物油然而生的強烈贊美之情,引導學生下課后閱讀林徽因的其他作品集,查閱林徽因的相關資料,學生的探索欲望被激發(fā)出來,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自然也會大大提升。
(2)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籍
新課程教育體系下,初中語文老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也要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課外閱讀是新課程改革中重視度大大提升的一環(huán),這一環(huán)中語文老師依然要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不能完全放任學生隨意閱讀書籍,也不能對學生過多地控制。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書籍,能夠以興趣為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有清晰的指示,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大約為四百萬字,為有效實現(xiàn)這一課外閱讀目標,語文老師要向學生推薦好書,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推薦學生愿意閱讀的書。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的《出師表》一課時,學生對諸葛亮這一人物的好奇心大大增強,為全面了解三國風云,老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三國志》一書,學生在課余時間細細品味,了解三國時代的歷史。語文老師的課外閱讀書籍推薦要遵循以下兩原則。首先,課外書籍的推薦要充分考慮九年級學生們的閱讀水平,以這一年齡階段適合閱讀的書籍刊物為基礎整理書目列表,供學生自主選擇和閱讀。其次,選擇課外讀物應該遵循內容健康、思想端正的前提,合適的書籍才能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為學生“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3)傳授課外閱讀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
初中生心理素質和生理條件都處于青春期這一成長關鍵階段,閱讀過程中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課外閱讀中缺乏語文老師的實時指引,往往會缺乏思考。基于此,要讓學生對課外閱讀有興趣并實施有效課外閱讀,就要注重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能閱讀、會閱讀?!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也就是說,初中語文老師要通過課外閱讀方法教學防止學生盲目閱讀。閱讀九年級下冊的《孔乙己》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做出閱讀方法步驟的引導,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四步:首先,略讀文章,了解文章大致情節(jié),理解關鍵字詞;其次,細讀文章,標記文章中的優(yōu)美字、詞、句或段落,標注出閱讀理解中的疑惑之處;另外,重點閱讀文章中的關鍵部分,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與感悟;最后,將閱讀中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與人討論的形式解決,并及時寫下個人的閱讀收獲,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正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語文老師在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后,為長久地保持這種閱讀積極性,可以通過課外閱讀競賽的形式激勵學生,及時獎勵那些課外閱讀中有一定進步的學生,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為學生未來成長提供良好條件。
(4)贏得家長支持,改善家庭課外閱讀環(huán)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激發(fā)個體對某一事物的興趣除主觀因素影響外,客觀環(huán)境因素也會受到影響。在校期間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基本得到保障,老師需要和家長溝通,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課外閱讀環(huán)境。學生對課外閱讀真正的興趣形成有賴于父母、老師和同學的影響,初中語文老師在倡導課外閱讀教學時,注重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是前提,同時還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一方面要及時轉變家長唯課內學習和閱讀至上的理念,在九年級學生升學壓力大、學習時間緊張的現(xiàn)實中,能夠認可和接受適量課外閱讀的正面價值,另一方面還要讓家長參與到課外閱讀當中,盡自己所能多抽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這種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家長從心底以及行動上配合教師的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督促孩子多讀好書,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課外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終身享用人類文化財富的一條必經(jīng)之路。因此,為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教學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貫徹落實新課程的思想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為其未來的正向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藍鳳云.中學生課外閱讀物狀況分析[J].中小學管理,2018(11):131-133.
[2]王冬云.優(yōu)化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7(2).
[3]陳大兵.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策略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6).
[4]朱麗萍.做好初中生書海中的導航員——談談如何引導初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J].教研視點,2012(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