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摘 ?要: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中,美育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本文主要從繪畫、欣賞以及手工制作三方面闡述了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美術;美語教學;途徑與方法
一、繪畫中的美育教學
繪畫幾乎是所有美術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繪畫的內容不再是小學的鉛筆畫、蠟筆畫,而更多的是素描、漫畫、抽象畫、山水畫、寫意畫等。繪畫課是美育教學的重要途徑,針對不同的繪畫內容,其中所表現(xiàn)的美育教學情感也是不同的。比如在學習《筆情墨意抒胸臆》這一課程時,通過寫意花鳥作品的欣賞,讓學生理解筆墨的表現(xiàn)是為了達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讓學生了解寫意花鳥畫用墨用色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寫意畫主動性,能夠放開手腳,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意,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感受,以此充分喚起學生在學習生活的情感,用寫意花鳥畫的形式表達個人的志向和情懷。讓學生欣賞徐渭的《墨葡萄圖》,該畫以草書形式作畫,用行云流水般的水墨表現(xiàn)出葡萄和葡萄葉,用酣暢淋漓的筆墨揮發(fā)出畫家的情感,以此將水墨的表現(xiàn)力度更向上提升。教師在和學生一起欣賞完這幅作品之后,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嘗試用墨和彩一同來對花卉、鳥等進行作畫,讓學生體會到用中國的花鳥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讓學生體會到中國畫獨有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的傳統(tǒng)繪畫藝術,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
二、欣賞中的美育教學
美術欣賞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能夠影響學生的思想、感情、心理、語言和行動等方面,思想、感情、心理的培養(yǎng)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因此,利用美術欣賞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初中美術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可以用來欣賞,比如一些人物肖像畫、雕塑、浮雕、山水畫、建筑、招貼畫、照片和藍印花布等內容,還有一些中國傳統(tǒng)的剪紙、風箏、年畫、刺繡、書法、陶瓷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祖國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感受到傳統(tǒng)藝術的美,還要善于學習一些西方繪畫的精髓。比如在學《藍白之美》這一課程時,教師先向學生介紹藍印花布歷史由來,藍印花布起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時期,是我國傳統(tǒng)染織藝術中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它以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以及素雅的風韻來給人們清新的感受,是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手工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品。此次欣賞課的安排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藍印花布的藝術美,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在學習《凝固的音樂——建筑》這一課時,讓學生欣賞風格各異的建筑,激發(fā)出學生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包容。讓學生在傾聽音樂中,欣賞各個國家標志性建筑。欣賞北京故宮建筑風格,感受黃色屋頂與紅色墻面帶來的一種金碧輝煌的感覺,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還有一些外國的建筑,感受泰姬陵的簡單幾何之美、凡爾賽宮的富麗堂皇、科隆大教堂的高聳入云等,讓學生體會古今內外不同建筑風格的感受,感受到國家傳統(tǒng)建筑的魅力和燦爛的建筑文化,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欣賞藝術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藝術——中國工藝美術》進行教學時,讓學生欣賞《黑陶高腳杯》的圖片,感受其中由紅變黑的顏色變化,教師向學生介紹黑陶的工藝,讓學生體會陶器的對稱性,感受到陶器作為人類文明的開端所對思維和審美形成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三、手工中的美育教學
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手工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手工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動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技藝鬼斧神工,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且還是我國我國民族文化的濃縮,比如在學習《剪紙藝術》這一課程時,讓學生對剪紙藝術的起源、發(fā)展、以及剪紙基礎知識等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讓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過去和未來的發(fā)展,喚醒學生對中國剪紙藝術的熱愛,讓學生能夠為我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發(fā)展起到傳承作用。對于學生制作的剪紙作品,教師可以在課內或課外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手工自信心,以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再比如,在學習《打開的喜悅》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準備好一個自制的立體賀卡作品,讓學生通過觀看和欣賞這個賀卡,來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制作立體賀卡的欲望,讓學生感知立體賀卡獨有的藝術魅力。立體賀卡的形式主要有二折式、三折式、對折式、臺歷式、像框式和開窗式等。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利用各種各樣的裝飾品來制作自己想要制作的賀卡,將學生制作好的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價,在展示過程中,讓學生講解自己制作賀卡時情感以及賀卡要送給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制作創(chuàng)意、色彩搭配、造型設計、使用材料等方面進行評價,推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造型獎、最佳色彩獎等獎項,以此來活躍美術教學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手工制作的能力,進而逐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學會用美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強化學生對藝術和生活的喜愛。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xiàn)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美術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除了上述三點美育教學之外,教師還可以課外美術實踐、參觀展品、參與比賽等來進行美育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美術教材中的內容,發(fā)現(xiàn)其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向,讓學生能夠通過繪畫、欣賞和手工制作來感受到傳統(tǒng)藝術的巨大魅力,讓學生了解歷史、傳承歷史文化,進而擁有發(fā)現(xiàn)藝術之美的眼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增強愛國情懷,并且熱愛勞動,從而促進學生整體提高綜合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文沖.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教學途徑與方法[J].學周刊,2018(19):167-168.
[2] ?辛瑞芳.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育的途徑和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8(08):148.
[3] ?陳琪.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美育教育途徑和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