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葉 張平蘭
摘要:在一帶一路文化建設下,對外貿易在各國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趨增,商貿英語的應用也更為廣泛。本文以FIDIC國際合同條款英譯為例依據“外宣三貼近”原則為商貿文本的英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參考,它強調在翻譯過程中,采用適當的翻譯方法,實現譯文的準確度。英漢在句子邏輯、語法及句式結構等特點上存在較大差異。本文在“三貼近”原則的指導下,探索商貿文本的英譯方法,以期提高商貿文本翻譯質量。
關鍵詞:商貿文本;三貼近原則;翻譯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01-0032-03
0引言
FIDIC是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genieurs-Conseils的法文縮寫,中文譯為“菲迪克”。該合同條款屬正式文本,具有法律效應,在翻譯中需嚴謹、準確。此外,東西方國家在文化思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譯者在翻譯中會遇到一定的問題。而黃友義提出的“三貼近原則”會為譯者的翻譯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三貼近原則”則主要遵循“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要,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的原則。重點關照原語和目的語讀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通過此原則探討商貿合同條款翻譯的難點。與此同時,并結合其主要語言特點、信息等值及句子結構等方面對商貿英語進行詳細分析,以此為商貿合同文本翻譯提供借鑒。
1商貿合同文本特征
商貿英語作為一種專門用途英語,其合同文本具有專業(yè)性、條理性及規(guī)范性等特征。
(1)專業(yè)性:商貿合同涉及各領域,有正式的法律條款,富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因此譯者在翻譯商貿合同文本時需做到詞句表達的專業(yè)性。
(2)條理性:語言邏輯的表達離不開商貿合同的條理性,譯文文本及語言條理清晰需注重結構的一致性。因此,條理性是商貿合同在翻譯過程中需注意保持的基本特征。
(3)規(guī)范性:由于商貿合同是維護雙方各自權益的法定書面依據,受法律保護。因此,句子的表達需正式,規(guī)范且不能隨意更改。
2翻譯“三貼近原則”簡述
著名學者黃友義所提出的外宣翻譯“三貼近原則是他從長期外宣翻譯工作經驗中總結而成,這一原則對翻譯實踐有著重要的幫助。不管是外宣翻譯還是商貿合同條款翻譯,都需考慮實際情況、信息需求以及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同時這一原則是除“信、達、雅”翻譯標準之外,需及時熟知、掌握及運用的理論指導。
3“三貼近原則”指導下FIDIC國際合同條款英譯翻譯實踐分析
3.1信息等值
信息等值是翻譯的一個重要標準,適用于所有文本類型的翻譯,商貿合同條款的翻譯需貼近實際,達到翻譯的信息等值。在貼近實際的情況下,合同條款的翻譯需嚴謹。因此,內容翻譯必須做到忠實原文核心信息、價值信息以及其他信息。此外,信息等值還體現目的受眾者對源語信息的接受程度。在商貿合同翻譯中,對信息等值的接受不僅是對詞匯的理解,更是對合同條款的理解。在FIDIC合同17章中,例如:
原文:本條款中,…………的索賠。
譯文:In this Sub-Clause,…………infringement,
分析:此句話屬于概念信息,整句話主要是對本條款中的“侵權”與“索賠”進行了合理的解釋。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沒有對整句話過多的增加或刪減,使得源語與譯語的信息等同,運用準確的翻譯體現了信息的等值,以便于目的受眾者對本條款的準確理解,貼近信息的實際性,便于雙方在簽訂合同時不會出現對信息接受的誤差。
信息等值是準確理解翻譯的一大重要原則,此外,在翻譯的同時需考慮到句式的重要性,句子是具有層次性的,對于每個層次都應做出準確的理解,給與相應的重視。對予信息等值翻譯應使用專業(yè)性的語言,邏輯緊密,以此達到翻譯的準確性。
3.2語言特點
FIDIC合同條款內容翻譯的語言特點集中體現在語法上,語法有助于目的受眾對合同條款內容的準確理解。
總體而言,FIDIC合同條款中主要特征是句子冗長、復雜,大量運用被動句及條件狀語從句,這在商貿合同中較為常見,其目的是突出句子的嚴謹性及專業(yè)性。例如:
原文:如果………………承包商。
譯文:If the…………………this date,
分析:原文中的“任何”對應譯文中“any”形式看似冗長,但其內容上使合同條款更為嚴謹。該句中被動句出現三次,be fixed by,be remedied,be given,被動語態(tài)的應用突出了承包商的責任與義務。譯文If條件狀語從句開頭,使語氣較為委婉,以假設的情況盡可能地避免可能出現的矛盾。
在FIDIC合同條款的英譯文本中主要呈現出if條件狀語從句、被動句、以及看似冗長的句法特點。有利于目的受眾者對條款信息的掌握,貼近目的受眾對于合同條款信息的需求。在對于語言特點方面,譯者需考慮句子結構的分析,考慮用詞修飾的嚴謹性。
3.3詞以及句子結構
詞與句子結構在翻譯中起決定性作用,詞與句子結構是構成整句話的關鍵。此外合同條款的翻譯需用詞準確,句子結構完整、精煉。譯者在針對詞與句子的翻譯時需考慮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要以主要接受者為核心,力求達到接受者同等的效果,以此做到對原文內容的準確認識。
3.3.1詞
商貿合同具有法律效果,因此在翻譯中選詞需規(guī)范、嚴謹。
專業(yè)詞匯:在FIDIC國際合同條款中大量使用了國際專業(yè)術語,其主要的目的是確保雙方在商務交易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范。使用較多的專業(yè)術語便于目的受眾對……合同條款的掌握,在該合同條款各章節(jié)中使用大量專業(yè)術語。例如:在合同中出現的“爭端裁決委員會”在英譯中就直接用了縮略詞“DAB”專業(yè)術語,簡單明了,便于理解。此外,合同中含有一定的專業(yè)術語,如:最終報表(Final Statement)、暫列金額(Provisional Sum)、報表(Statement)、分項工程(Section)、竣工(As-built)工程所在國(Country)等。
分析:一些普通詞匯在不同的領域有特殊的用法,如:statement一詞普通含義為“聲明、敘述”,在合同條款里譯為“報表”;section一詞普通含義為“章節(jié)、部分”,在合同條款里譯為“報表”,普通詞匯的專業(yè)用法更能彰顯商貿合同條款選詞的規(guī)范性。以此實現目的受眾對合同條款的準確理解。
情態(tài)動詞:在FIDIC合同條款中大量使用了的情態(tài)動詞“shall”,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所規(guī)定的強制性,相當于“must”,但在合同中一般不使用“must”而通常都使用“will”,突顯語氣比較正式。例如:
原文:通知…………盡快發(fā)出。
譯文:The notice………to the claim,
分析:該句子中的“shall”表明了雇主在了解了索賠情況后需立即發(fā)出通知,以便于另一方及時處理或做準備。
此外,在FIDIC同條款中多次使用情態(tài)動詞“may”,其詞義相當于“can”,表示“可能”、“可以”,因此,在商貿合同中用“may”不同于其他非合同語境下的使用。詞匯的選擇要掌握大量專業(yè)詞匯,此方法目的是避免使用口語化詞匯,優(yōu)先選擇正式、規(guī)范、標準的專業(yè)詞匯。
3.3.2句子結構
中英文在句子表達方式中存在著較大差異,中文短句多,英文長句多,而對商貿合同翻譯時不對原文信息進行生搬硬套,而是應該以國外受眾為主,對原文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加工或刪減,增加相應的背景文化知識,求其文本的可理解性。在PDF合同中中英文句子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例如:
原文:其后…………承包商。
譯文The Employer………the Contractor.
分析:通過對比中英文句式,中英文在句子結構的表達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性,英文在翻譯的過程中采用了靈活的句式,用定語從句進行修飾,避免句子結構的繁瑣,沒有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生搬硬套的翻譯,適合貼近目的受眾的思維習慣,使得句子簡單準確。
在詞語句子結構的把握中,譯者需要多了解商貿英語的相關專業(yè)詞匯,對于句子結構需層次分析,以此達到準確、嚴謹。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三貼近原則”理論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FIDIC同條款的分析,探索了商貿文本的英譯方法,對商貿文本翻譯需采用靈活的句式,注意專業(yè)詞匯的積累以及句子結構層次的分析。以此來提高翻譯的準確性,使譯文具有很高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商貿文本的翻譯準確性,推動國際間的友好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