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榮
關鍵詞:實驗法;游戲教學法;傳統教學法
足球在當今世界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一項運動,發(fā)展越來越迅速,在各國之中備受重視,各個國家更是將對青少年足球的訓練作為重中之重?,F代教育倡導寓教于樂。在目前校園足球如火如荼開展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已是一個重大的研究課題。繼而探討游戲教學法在足球教學中的作用也就顯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從基層實踐出發(fā),力在為足球教學的應用提供一些依據。
一、實驗組、參照組實驗前基本情況
鄉(xiāng)寧三中初一151和153班的學生都是剛從小學升到初中,他們在此之前并沒有深入的接觸過足球,可以說他們的足球基礎為零。而初中的分班是隨機的,這樣就確保了已知和未知的混雜因素對實驗組和參照組的影響,使得研究結果更有說服力。
二、實驗組、參照組測試成績
(一)參照組測試成績
經過四個月的傳統教學法教學,在參照組男20人,女10人的整體成績中,踢球入門的總數為68個,繞竿的總數為464.8秒;踢球入門的平均值在2.3個,繞竿的平均值在15.5秒。
(二)實驗組測試成績
經過四個月的游戲教學法教學,在實驗組男20人,女10人的整體成績中,踢球入門的總數為105個,繞竿的總數為447.4秒;踢球入門的平均值在3.5個,繞竿的平均值在14.9秒。
三、實驗組、參照組實驗后技能學習分析
(一)實驗前技能學習分析
實驗前實驗組和參照組的技能學習能力沒有明顯差異,表明條件相對一致。這是保證實驗結果準確的前提。
(二)實驗后技能成績分析
由表1可知,實驗后,對學生采用相同的測試方法進行測試,說明游戲教學法對提高學生成績有顯著作用。這是因為實驗組進行游戲教學法后學生對足球有了濃厚的興趣和更深入的了解。在游戲教學法下,學生學得快,原因是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將技術動作進行游戲化設計,從課的一開始到結束盡可能多的使用游戲,每節(jié)課都會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分為兩隊進行足球比賽。而參照組的則是使用傳統的講解、示范、重復的練習等教學步驟進行授課,導致學生對足球動作理解不到位,掌握不牢靠。參照組很少進行比賽,學生學習了技術動作卻不會實際運用,但足球這項運動本就是要在比賽和競爭中才能得到提高。
四、兩種教學方法下教學效果分析
(一)傳統教學法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對鄉(xiāng)寧三中七年級153班進行傳統教學法教學,發(fā)現剛開始上課時學生課堂積極性很高,但一到課堂中間部分時,學生課的積極性明顯下降,而此刻正是教學中的關鍵時期,課堂的重點內容基本都在這個時間段。通過觀察學生的態(tài)度、行為,發(fā)現原因是學生認為課堂枯燥、乏味;學生課堂參與程度低;課堂滿足感不高,在課堂上沒有成功、喜悅的體驗。但現在我國大多數學校一個班人數基本都在五十左右,而一節(jié)課一個老師根本顧及不到所有的學生,因此學生如果自己不主動就會被忽略。這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切實存在的。
(二)游戲教學法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對鄉(xiāng)寧三中七年級151班進行游戲教學法教學,發(fā)現原來不喜歡上足球課的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分析原因主要是游戲教學法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且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多元化和科學化。其次,通過在游戲教學法中加入更多競爭、娛樂等因素,充分調動起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在游戲中體會到足球運動的魅力。
五、結論
在體育課中運用游戲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將無聊的體育課變成充滿樂趣的課堂。通過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師生間的互動更加密切,讓學生在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中形成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意識。
六、建議
游戲教學法盡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足球教學的實際效果,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其豐富性和完善性仍有待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合理的選擇恰當的游戲,并在課下積極總結課堂出現的情況,不斷總結改進,注重游戲的實際效果,避免形式上過于花哨,不易操作的現象出現。
參考文獻:
[1]周濤.足球游戲訓練法在小學體育課中教學效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2]唐永亮.淺析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09):79+129.